展望2001年经济走势,海南经济发展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又存在着严峻的挑战,但总的来看,支撑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整体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首先,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将有较大的好转,为海南的加快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 从国际因素来看,2001年世界经济将比2000年有所好转,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预测报告,预计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将达到4.5%,贸易量增长7.8%。从地区和国别的情况来看,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比较牢固,亚洲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复苏的势头将继续保持,增长率达6%,我国周边国家的经济将普遍出现复苏和回升,如日本经济将增长2%,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国经济增长将高于6%。此外,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增长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5.5%,台湾省增长6%;美国经济将继续保持4.1%的较高增长速度;欧盟(欧元区)经济将进一步回升,经济增长率可能超过2000年;俄罗斯、中东欧国家经济增长可超过4%。此外,新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将进一步增强,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将为海南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国内因素看,宏观经济环境将有所宽松。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中国2001年及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将促使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加快增长,国家将继续加大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中国即将加入WTO,中美贸易关系的改善,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较快增长等。国家统计局预测,2001年全国GDP增长将达到8.0%,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内经济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将为海南企业引进内资、拓展国内市场提供客观条件。 其次,省内经济环境将继续趋好。 (1)建省以来,海南省的各项改革和社会经济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2001年全省的经济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当前海南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主要经济指标多数进入了景气区间,在经济运行惯性的作用下,2001年可望继续保持加快发展的态势。2000年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对2001年推进改革和大型工业交通建设项目的开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从近年海南的经济运行情况看,1995年增长4.3%,1996年增长4.8%,1997年增长6.7%,1998年增长8.3%,1999年增长8.6%,2000年预计增长8.8%。全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经济增长可望在去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适度快速增长。 (3)从需求角度看,支撑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会有所加强。其一,2000年采取的扩大内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其乘数效应经过一段时滞期后,将在2001年进一步显现,其效应会比前三年更充分的体现,投资需求将拉动投资品价格上扬,同时带动消费品价格上涨,进而刺激消费和投资,如物价已止跌回升,通货紧缩有所缓解;其二,2001年继续扩大内需、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需求将继续稳定增长,政府投资继续保持比较大的投资力度;与此同时,企业、社会、外商等民间的投资会比去年有所活跃,出口也会比去年好,消费需求增长也将有所加快。 (4)从生产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力度将加快,会促进农业继续较快发展;随着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逐步提高和新建设的一批工业项目相继发挥效益,工业对GDP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旅游业、房地产业、运输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等较快发展的带动下,将会加快增长。 而2001年制约海南经济的主要因素将主要是:部分企业经营仍较困难,在短时期内难以解决;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支柱产业、优势产业不强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不利于经济稳定、持久发展;城镇失业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压力加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公众的预期较差,投资者不够踊跃、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不会很高,以及居民消费断层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新的需求热点不旺;加入WTO,产品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对尚处于幼稚期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产生较大的冲击。 综合上述分析,2001年海南经济发展中虽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从总体上看,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利条件要大于制约因素,只要充分把握有利因素,克服困难,乘势前进,全省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增长率可望达到9%左右。 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对完成“十五”计划,实现海南新世纪的战略目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2001年,海南经济发展应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指导下,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巩固和发展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乘势前进。 (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 1、农业要坚持调优、调精、调高的方针,突出规模效益,充分发挥海南农产品的“季节差、名优特、无公害”三大优势。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比较效益最大化和生态平衡的原则,坚持调优、调精、调高的方针,突出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依靠科技进步,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