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展模式”初探

——深圳产业结构20年演化的实证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特区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1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经济的增长,是当代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追求。而经济增长率的实现,恰恰又受到了经济规律的制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超过10%时,被视为经济起飞;经济增长连续七八年超过10%时,堪称为经济奇迹。但是,如果得陇望蜀,还想提高百分点,那就超出了可能。要求鸡蛋直立,结果往往是鸡蛋的破裂,世界各国的经济史,包括我国大跃进的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出现了一个例外。在过去的20年里,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436.51亿元,年均递增31.2%。深圳为什么能够使不可能变为可能,经济规律为什么对深圳如此宽容?带着问题去观察深圳经济运行中产业结构的变化轨迹,分析资源、集聚、利用的方法,一个生动的深圳发展模式就会活跃在我们眼前:

      一、“两步并作一步走”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曲线

      三次产业的比例是产业结构的主层次。按照“配弟——克拉克定理”(Patty-Ciarke Theorem),三次产业的重心是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依次转移。对深圳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我们制表如下:

      深圳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9 100 37

      20.542.5

      1980 10028.9 2645.1

      1981 10026.9

      32.340.8

      1982 100 23

      38.138.9

      1983 10017.2

      42.640.2

      1984 10011.1

      45.543.2

      1985 100 6.7

      41.951.4

      1986 100 7.9

      39.252.9

      1987 100 8.3

      39.452.3

      1988 100 6.6

      41.352.1

      1989 100 5.9

      43.750.4

      1990 100 4.1

      44.851.1

      1991 100 3.4

      47.6 49

      1992 100 3.3 4848.7

      1993 100 2.5

      54.642.9

      1994 100 2.2

      54.743.1

      1995 100 1.6

      52.4 46

      1996 100 1.7

      50.3 48

      1997 100 1.4

      49.349.3

      1998 100 1.3 5048.7

      1999 100 1.9

      50.548.3

      首先,看一下第一产业下降的速度。1979年刚成立特区时,第一产业的比重是37%,仅用五年的时间,就降到了10%以下。且不说老牌的发达国家,就是被称为创造经济奇迹的日本, 其第一产业从1950 年的26%下降到1960年的14.9%,也花了十年的时间。

      然而,接下来的变化更使人费解。深圳第一产业当时所具备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规模与其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本属于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时点,俗称脚穿布鞋,身穿西装。因此,经济学家有理由认为,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会有一个稳定期。出乎意料的是,90年代以后,第一产业的比重继续下降,到1999年已下降到1.2%。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第一产业从1950年的7.5%下降到1984年的2.6%花了34年的时间,联邦德国从1960年的7.3%下降到1983年的3.3%,花了23年的时间,法国从1959年的10.5%下降到1984年的4.1%用了25年的时间。

      值得提出的是,在这一阶段,第一产业的总量仍在扩大,第一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也在进行调整升级。除粮食产品出现大幅度下降外,水果、蔬菜、牛奶、水产品、三鸟饲养量都在以快速的趋势上升,大量产品供应香港,其中奶制品就占领香港市场的60%。这说明,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并非自我收缩的结果。

      我们回过头来分析,深圳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除了城市经济的本身特性外,是两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一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挤占它的比重;二是它在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下的随机选择。如果办一个布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要比生产农产品带来更大的效益,他们没有理由不选择前者。这个选择的结果是:按照西方的历史统计数据,在现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上,第一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比重不相匹配。

      再分析一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通过分析可知,深圳根本没有出现过第二产业独领风骚的时期。在建立特区之初,深圳第三产业的比重就是“老大”。不过,这个“老大”并不强大。作为向香港输出农产品的通道,第三产业的产值,主要来自商品的零售和批发。这种业务形态在资本主义以前就存在,与我们今天说的第三产业不可同语。第三产业能够占有42.5%的比重,只是因为深圳经济还没有进入工业化的门槛,嬴弱的第二产业只占20.5%的比重。

      越出常规的变化是:在深圳经济起飞以后,第二产业的突飞猛进并没有导致第三产业比重的下降。在1982~1984年期间,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就大体持平,双方竞相上攀,一直延续至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