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系列评论之三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特区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1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20年的伟大实践,深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业绩,充分展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机活力。这当中,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尤其值得大书一笔。

      二三百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困落后,愚昧无知”。新中国建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由于国际反华势力的封锁和“左”倾思想的干扰,我国几乎仍旧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圳,乃至整个中国命运的逆转,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定、睿智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拨转船头,扬起风帆,基于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对世界范围内日益高涨的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敏锐观察,吹响了古老中国对外开放的号角,他明确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实施对外开放的启动点和突破口。他称特区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基地”,他要通过经济特区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国全方位、多领域、多形式的对外开放。

      20年来,深圳没有辜负小平同志的期望,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截止1999年底,已有66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深圳投资,外资企业1.2万家,其中知名跨国公司1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76 家直接投资深圳87个项目,其中有55 个属于高新技术项目。 外商设立驻深机构2000家,外资金融机构52家。

      20年累计批准外资项目23608个,协议利用外资298.39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200.46亿美元,年均增长29.6%,利用外资对深圳资本形成的贡献率接近60%。

      20年累计出口3500多亿美元。1999年全市进出口总额504.28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是1979年的1047倍,年均增长41.6%,其中出口282.08亿美元,是1979年的1115倍,年均增长42%。1999 年深圳出口占全国出口比重达14.5%,连续七年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

      在亚非拉欧美共组织了30多个境外加工项目,协议金额达6000多万美元,涉及电话机、电视机、程控交换机等领域。37家高科技企业在国外设立了研发和生产机构,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全程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

      深圳还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在许多方面形成了符合国际惯例运作的体制和机制,培养了一大批比较熟悉国际经济的人才,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深圳的开放当然也包括对特区外省、市的开放。这种开放已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多形式的横向经济技术联合,既欢迎内资来深设立“窗口”企业,又鼓励“深资北伐”,参与西部大开发和内地国有企业改革、改造、改组。目前内地驻深企业9000多家,大批深圳企业或兼并、收购、参股、控股内地企业,或直接在内地投资办厂,涌现了享誉全国的“康佳模式”和“三九模式”。

      市政府每年从市区两级可支配财力中划出2 %成立了用于扶持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发展基金,同时支持深圳企业在内地建设出口加工基地,形成内地——深圳——国际市场“三点一线”发展格局,帮助内地走向世界。目前深圳在内地100多个地市兴办了2000多个项目, 投资额200多亿元,为全国共同富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

      数据是无声的,但数据背后所演绎的春天故事是鲜活的,它浓缩了深圳20年来对外开放的成就,也深深镌刻着特区人开拓进取的艰难足迹。

      深圳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

      ——“三来一补”与转手贸易阶段(从特区成立到80年代中期)。特区成立初期,由于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缺人才,就必须充分利用特区地理优势、政策优势和灵活措施,先引进一批“三来一补”,尽快打开对外开放局面,这样既可以收取工缴费,扩大出口,赚取外汇,获取特区发展的“原始积累”,又能安置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特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特区发展准备人才、技术、管理条件。对外商来说,利用深圳廉价劳动力、土地和特区优惠政策与灵活措施,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这个时期外贸主要是“三来一补”的转手贸易。

      ——“三资”企业与自产产品贸易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三来一补”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设备简陋,产品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大,加上“三来一补”企业从产品设计、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到企业管理均掌握在外商之手,决定了“三来一补”不能成为特区外向型经济的主角。从80年代中期开始,深圳市委市政府从政策上引导“三来一补”企业向“三资”企业转型,同时控制新开“三来一补”项目。“三资”企业有利于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有助于利用外商销售网络,扩大产品出口,实现以工业为主,扩大自产产品出口份额,提升外向型经济档次。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三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90年底,“三资”企业达3269家,“三资”企业自产产品进出口占全市进出口63.8%,外向型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高层次对外开放阶段(从90年代初至今)。这个时期对外开放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品出口飞速发展,二是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90年代初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深圳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引进外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世界500强也纷至沓来。1994年和1995年, 江泽民总书记两度视察深圳,提出特区“三个基本不变”,要发挥“四个作用”,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在江总书记讲话精神鼓舞下,特区开始增创产业新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它作为特区形象所在、未来希望所在、特色经济和第一经济增长点,出台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2条”优惠措施,吸引国外高科技企业、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来深设立研发与生产机构,其中有34所国内外著名大学进入深圳“虚拟大学园”,建立产学研基地。每年一度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为深圳成为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产业化基地和产品出口基地提供了良好外部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