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给我们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指导思想:一个大局是让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照顾这个大局,支持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候,即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时,国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照顾这个大局,支持这个大局。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过2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个大局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实现第二个大局的时机已经成熟。党中央把握时机,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及时作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向西部大开发进军的号召,赋予全党全国人民为西部大开发多作贡献的光荣使命。经济特区过去在中西部地区的大力照顾、支持下率先发展起来了,如今在西部大开发中,居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作用,如何照顾、支持西部大开发大局,为西部大开发多作贡献?本文仅就此作一粗略探讨。 一、经济特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 在西部大开发中,经济特区居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经济特区为照顾、支持西部大开发大局多作贡献首先必须认清的问题。 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特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的新一轮腾飞,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已为人们所共识,而对西部地区来说,其地位也是可以肯定、不可取代的。 经济特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窗口”。邓小平1984年2月在视察广东、福建几个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区回到北京后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虽然当时这是就全国改革开放来说的,但今日对西部地区大开放来说也是适用的,没有过时。特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窗口”地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为西部地区提供宣传大开发政策的“橱窗”。西部地区在特区多设有办事处,可充分利用特区橱窗大力宣传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和各项方针政策,以及西部地区吸收外资的政策和投资领域的情况,使有意参加西部大开发的国外商家及早了解,把握商机,作出决策。二是可以为西部地区提供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接口”。特区已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同国际市场接了轨,又是外商投资企业集中的地区,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可使西部地区能及早了解和体察国际市场的情况,并作出抉择,板正连结的轨道,尽快对接。三是可以为西部地区提供信息交流“平台”。特区作为国内外两个市场交汇处,是信息集散地,信息量大,可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解国际直接投资流动方向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情况的观察站和交流“平台”。西部地区可以在此收集和发布信息,开展信息交流,获取西部大开发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2、特区是西部大开发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基地。建国50年来, 我国对西部地区有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开发,其中“三线”建设的情景至今人们记忆犹新。当时虽然崛起了一批“钢城”、“铜城”、“石油城”、“稀有金属城”、“航天城”,形成一批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的新兴工业生产基地和科研基地,为西部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却因其远离政治、商贸、文化中心城市而没有获得应有的效果。如今西部大开发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深化改革开放,以深化改革开放来促进和保障大开发的成功。但它改革开放的深化,除了依靠自身的力量推动外,还需要借助外力的促进。特区比西部地区改革开放早,处于改革开放的最高层次,可以作为西部地区借助外力促进自身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基地。从特区这里出发,外可以与国际市场衔接,走向国际市场,吸收世界人类文明先进成果;内可以特区为榜样,借鉴特区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对西部地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无疑是一股强劲的东风和巨大的推动力量。如果不以特区作为西部大开发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基地,那么,西部大开发的深化改革开放问题无疑将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摸索,付出更多的“学费”,甚至可能走弯路,从而延缓西部的大开发。 3、特区是西部大开发培养人才的伟大学校。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人才不足,迅速展开的西部大开发又急需众多的各类人才。经济特区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却是西部大开发培养人才不可多得的伟大学校。其实行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积累的改革开放经验,与国际的频繁交流,是这一大学校的绝好教材。过去,全国许多地区为促进本地区的改革开放,通过在特区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研修班、研讨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人才,尤其是参加研讨的各级领导干部,回去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如厦门特区受中央组织部的委托,于1998、1999两年间举办了7 期全国部分欠发达地区县委书记、县长研讨班,参加研讨班的县委书记、县长绝大多数是来自西部地区的。研讨班采取听当地领导报告、实地考察典型单位、联系本地区实际研讨、写出心得体会和改变本地区面貌的设想,并与当地有关单位洽谈挂钩等多种形式,培训了423名县级主要领导干部, 收到良好效果。深圳特区20年来也免费为中西部地区培训干部8600人。这些受训的一方主要领导,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的作用不是一般专门人才可以替代的。 4、特区是西部大开发沟通世界的重要桥梁。 尽管西部地区有着极其漫长的边界线与周边国家相连,但却远离海岸线。我国东部地区的改革开放、美国西部的大开发和前苏联西伯利亚的开发,都得益于濒临大洋,有延绵的海岸线,便于同世界各国发展经贸往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因此,西部地区除了利用原有的渠道并努力加以拓宽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及人员交流外,利用特区作为通向大洋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联系的桥梁,却是十分难得的。通过经济特区沟通世界各国的信息港、航空港、海港,可以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沟通联络,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情况,并加快融入这一进程的步伐。这不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大改善西部地区自身对外交通闭塞的情况,满足当前大开发之急需,而且在未来西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继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