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1)05-0001-05 政治价值观是人们对所处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基本观点,是对政治现实和理想的基本评价,它受制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并集中体现于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与愿望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目前海峡两岸尚未实现统一,两岸青年长期生活在相互隔绝的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形成了两岸青年相异的社会政治心态和价值观念。“关注青年就可关注未来,赢得青年就可赢得未来。”两岸青年同宗同祖,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政治价值取向影响两岸社会的未来走向。在海峡两岸青少年沟通与交流不断扩大与加深的今天,比较和分析两岸青年的政治价值观的异同,对于全面认识两岸青年的社会政治心态和思想走向,正确有效地开展对台政策宣传,促进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了解和信任,对于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两岸青年政治价值观的差异性 政治价值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根植于社会政治现实之中,由于两岸社会政治背景的差异,受之影响的两岸青年的政治价值观念的相异之处也较为明显。 (一)在政治效能感上,大陆青年关心国家大事,政治参与意识强烈,而台湾青年不好政治议题,政治效能感较弱 政治效能感从总体上反映出青年对政治问题的关心、喜好程度和参与意识的强弱。在此问题上,两岸青年差异明显。大陆青年表现出一贯性的对政治问题较强的关心度和效能感,参与意识较强烈;而台湾青年则普遍不好政治议题,对政治问题关心热情低,参与意识淡薄。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年的相关调查,大陆青年中的多数非常关心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在1997年的调查中,当问及“您是否关心国内外政治大事”时,回答“很关心”的占19.5%,“比较关心”的占61.2%,两项之和为80.7%;当问及“您是否经常与他人谈论政治”时,回答,“每天必谈”占4.5%,“经常谈”占27.3%,“有时谈”占52.0%,三项之和为83.8%,[1]显示了大陆青年对政治问题的关注。大陆青年较强的政治效能感,还表现为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党团活动是多数青年的愿望与追求,从政成为青年学子就业意向的重要选择之一。另据1997年大陆学者对青年知识分子的调查,在回答“如果有人推荐您担任人大代表参政议政,你的态度如何”时,明确表示非常乐意或乐意的占72.7%。[2] 相比之下,当代台湾青年则表现出冷漠政治的取向。90年代初,一位美国学者在《台湾青年的十年变化》的研究报告中曾指出,学生参与政治的有限性及对报刊上政治新闻漠不关心表明,只有极少数青年是政治动物。90年代中期,台湾《联合晚报》曾作过调查,“你关心政治吗?”一项结果表明,当代年轻人认为政治毕竟是敏感的话题,事不关己一般不参与政治。近几年来,随着岛内政治裂变与转型,虽然有更多的青年在关注政治变革,但多数青年政治效能感低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据1999年岛内学者的调查,大学生对“我曾与同学积极讨论选举情况”一项,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的累计为23.2%,而选择“极不同意”和“不同意”的累计为38%。[3]在2000年“总统”选举中,20岁~23岁的“新新选民”的投票意愿比其他年龄段选民都要低,有2成表示不会去投票或要视情况而定,对于选举的关心度也较其他选民要低9个百分点。根据2000年11月的新近调查,台湾地区大学生中有62.6%的人不想参加政党活动,高达83.1%的学生表示未来不会从政。[4]表明在当前多党政治和政党纷争的背景下,台湾青年并未因台湾政治结构性变革而表现出太大的政治热情。 (二)在政治理想追求上,大陆青年思想信仰较明确和坚定,而台湾青年缺乏明确的政治追求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年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陆多数青年的政治心态与社会主导思想有较一致的认同,多数青年有较明确和坚定的政治理想追求。它除了反映在大陆青年关注政治,参政意识强外,还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被青年广泛认同与接受,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在青年思想信仰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1997年的调查中,当问及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您有何评价时,回答“非常正确”占70.3%,认为“可以”占24.9%,二者累计为95.2%[1]。在2000年的调查中,有56.6%的青年赞同“理论上坚定,政治上才能坚定”,67.3%的青年赞成“邓小平理论应当走进中学课堂”,56.6%的青年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前途光明、充满信心”[5]。另据全国万余名大学生的调查,60%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相互竞争”,“社会主义虽然遭到暂时的挫折,但最终可以战胜资本主义”[2]。另一项调查也显示,有64.9%的青年知识分子对“21世纪的中国将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坚信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