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少年健全人格培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永智(1962-),男,陕西富平人,西北大学德育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伦理学、中国传统文化。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9 赵兴刚(1963-),男,陕西合阳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与政治、青年思想教育。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9

原文出处: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如何培育当代青少年的健全人格,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格培育的精华可资借鉴。在人格培育中,应该坚持个性人格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相统一;坚持人格尊严与正义、气节的培育相统一;坚持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与在社会群体中创建事功、实现人生价值的培育相统一;坚持道德完善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培育相统一。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1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 B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161(2001)02-0005-04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对人格的塑造始终是思想家、教育家最关注的问题。有关人格塑造的理论及实践既带有时代的烙印,同时又积淀着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与精髓。今天,当中华民族迈进新世纪,综罗百代、继往开来的时候,我们有责任汲取传统文化中人格塑造理论与实践的精华,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加以传递、弘扬,对青少年进行健全人格的培育和塑造,形成新时期中华民族人格培育的精神及理念。

      一

      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格的培育中,对主体的教育和养育是从哪些方面着手的呢?

      一、仁爱意识的培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意识的培育是人格养育的核心。孔子认为人是“仁”的存在本体,而仁者必须有爱人的意识和情怀。为此,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忠”即诚心诚意地对待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在根本的意义上,将人作为目的,尽应尽的道德义务。恕即宽恕、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愿人之加诸我也,我亦不加诸人”,平等待人,自然本真。在教育实践中,儒家提出了一系列教育的理论及实现方法,将为学与做人统一于知与行、理与事的合一之中,从胎教、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中落实开来,层层递进,培育人的道德意识及仁爱品质。南宋教育家朱熹认为:道德教育应从胎儿在母腹中开始,及儿童懂事时,要选择“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的家庭教师或父母兄长,教之以说话对答、整束衣冠、洒扫清洁等简单的礼节和文明行为举止。及八岁至十五岁而入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1]小学之教,重在让学生懂得事亲、敬长。及十五岁而入大学,“大人之学,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也。”其中最主要的是要由事入理,让学子领悟忠、信、孝、悌等道德规范,以达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所谓由事入理,就是,“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要求学生将“笃行之事”同穷理、修身、处事、接物结合起来,将学、问、思辨、落实到行上。

      儒家仁爱意识及知行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就是仁民爱众。“泛爱众,而亲仁”。[2]由爱民而利民、富民,直到追求“大同”世界的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同时,仁爱意识的实践不仅及于人类世界,而且推之于整个自然界。孟子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3]张载在《西铭·正蒙》中所讲:“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及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胞物与”的教育使主体的胸禁博大,关爱恒久,将“小我”同群体、宇宙万物融为一体,实现人己合一,人群合一,人与万物合一。其中,人格的崇高是在逐渐地实践与养育之中完成的。在仁爱意识的推动下,中国人民培育起了人类共生主义的道德理想,培养起仁爱主义、和平主义、群体主义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理想及信念,将个人的道德完善同群体的道德相统一,凝聚起民族的精神与民族的信念。

      二、谦恭与礼让品格的培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注重培养人的谦恭与礼让的品格。“谦”在于谦下、虚己。在这方面,道家以其哲理性的阐述给人们谦虚的品质注入了理性的色彩。老子言:“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4]谦下就能成大,就能生长出无限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而虚己的意义在于不自满。一个人的自满同高高在上一样,都预示着向衰落、失败的方向滑落。满而溢,溢而损。只有虚怀若谷,才能蕴育出无穷无尽的生命本有,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拥护而行道德于天下。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谦下与恭敬是密切相联的。他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恭敬的意义在于培养起忠心,一心一意,实实在在,行当行之道。孔子在谈到儿女对父母的态度时,极力强调要对父母孝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恭敬表明人对他人人格的尊敬,这是个人行道德,建立自己人格,并能得到他人及社会认同的重要方面。《周易》云:“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所谓“直内”,就是使内心正直。北宋哲学家二程认为:“涵养须用敬。”“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5]敬是主一,是不敢欺,不敢慢,是“慎独”,由此才能走向道德的自觉。

      如果说恭敬能使人自觉地要求自己,使内心保持一种自省、自警的话,那么,与“礼”相联的“文质彬彬”,则能使人外在显现的人格特征合于社会群体的规范与要求。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何使人将内在的“质”同外在的“文”结合起来,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人的行为应合于规范社会群体的准则——“礼”。在中国古代,“礼”的内容繁冗复杂,既有作为为社会等级制度服务而出现的“礼”,又有作为道德准则而出现的“礼”。因此,中国人在其中所受的规范和制约就具有多重性。在人格塑造上,从积极的方面说,人的行为合于社会群体的“当然”准则,在举止行为上能约束自己,具有彬彬有礼、外在美与内在美合一的性质;同时,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上能以礼待人,含有将人当人看,尊重人的意义。孔子在谈到仁与礼的关系时说:“人而不仁,如礼何?”“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因此,人的内在的道德品质如同“绘事”(白色底子),而外在的“礼”的规范就是“后素”(画花),这两方面的相互结合,才能实现人的道德理性自觉与道德行为自觉的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遵从礼,实践礼,最根本就是学会将个体融入到群体之中,融入到同他人的现实联系之中,做一个群体道德生活的自觉者和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实践者。孔子要求弟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在实践中,他给人们树立了谦恭而有礼的典范,他的弟子言及他每到一个国家就能听到有关的政事时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既是人行礼之本,又是人立足社会之本,还是人成就人格的重要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