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今的网络潮流中,青年一代的崛起显然最为突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第五代人”,构成了网络文化的主力军,网络文化从特征看几乎就是青年一代的文化。1996年瀛海威网络调查显示,71.04%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而1998年的Chinanet用户调查显示30岁以下者比例上升至87.9%,20-24岁者超过总人数一半,占50.7%。另有报道称,35岁以下群体占中国Internet用户的90%以上。网络化对于现代青年的生活和心态的影响比他们的长辈要深刻得多。在社会各阶层中,青年群体是最富有创造热情和超越意识的,他们在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代一直走在现代化最前列。20世纪末的文化变革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变革中,也是由青年充当了发轫者、领潮人的角色。鉴于青年是目前中国上网一族的主体和先驱,又鉴于他们同样是21世纪社会的主体,本文将以上网的青年人(一般不超过35岁)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他们的上网动机为切入点,尝试揭示和分析青年的上网心态。 一、青年上网心态面面观 互联网络作为一种复合性的信息资源,其内容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因此青年上网的动机可说是千姿百态、不一而足。究其根本,大概可分成如下几种: 1.信息查询型。1998年Chinanet调查显示,在上网主要目的上,选择“为获得更多信息而上网”的最多,占总体48.2%。其中又可分为正规型和非正规型。正规型的信息查询者一般出于工作或学习的需要,上网查找有关资料。28岁的张先生是某电视台足球节目的主持人,上网已有4年,主要去国内外足球站点,网络给了他的节目第一手的资料。他说:“网络是我开展工作的帮手,获取信息的桥梁,让我真正做到足不出户也可知天下事。当我体会到网络的魅力时,我就再也离不开它了。”24岁的陆先生是某大学生物系的在读研究生,他把上网作为了解国外学术界动态、搜集学术资料的手段。“我们专业国内研究相对美国总是滞后的,依靠文字传媒获取学术信息实在太慢。有了互联网,我写论文不用在图书馆大海捞针,上网用搜索引擎一查,有关网页目录尽收眼底。选中需要的内容下载,一切简单多了。”22岁的林小姐是一位正忙着找工作的大四学生,网络对于她则是一大求职去处。“我现在每天都会去人才信息网、无忧工作网转转,查查有没有合适的应聘职位。还可以查看有关公司排名,了解详细情况。如果有意向,就把履历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该公司,省去了许多麻烦。” 正规的信息查询者上网目的性很明确,态度比较严肃,不大去网上聊天。网络对于他们就是一个全面的资料库、信息源。而非正规的信息查询者心态则一般较轻松,上网没有很明确的目的,只是在信息的海洋中随波逐流,在网上自由自在地“冲浪”。21岁的大学生吴小姐这样描述她和同学日常上网的过程:“先进入上海热线或163的主页,看看新闻,网上的新闻一般比报纸和电视上的快,而且内幕消息多,英语好的还去YAHOO读国际新闻。然后就随便点感兴趣的分类标题,经济、体育、娱乐、文学、时尚,通过超级链接从这个页面跳到那个页面,常常忘了是从哪里开始的,看到有趣的图片和文章就下载,或者放入收藏夹,以后不上网也可以看。有时点击一些广告网站或者个人主页,拍卖网站也会进去转一圈,不大会买,但可以了解市场行情。最近又新开了不少休闲网站,像亿唐网站校园版做得不错,我们也经常上去。这样一逛就是几个小时,感觉信息量特丰富。” 2.通信联络型。据统计,约有46.3%的人上网主要内容是通过收发电子邮件(Email)与他人保持联系。申请一个电子信箱,敲几下键盘,立刻就能和不论距离相隔多远的亲友交流,共享各种网络资源(如可转发文件、图片、声音等),此种先进的通讯手段当然非文字通信可及。23岁的姜小姐自男友去了北京工作,便一直与他每天通Email,这已成了她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是以前,写信一来一去少说得一星期,等死了。而且写信特别讲究心情,字斟句酌的,有时一拖就是好久。现在我们可以天天联系,想到什么就写两句,马上发掉,又轻松又迅速。当然,周末我们会打电话,可是长途多贵呀,还是网上交流实惠。”23岁的陈先生说:“以前跟在法国的朋友通一次信,邮票老贵不讲,信寄出去起码半个月才收到,圣诞节寄张卡,邮局要收十几块钱。Email就方便多啦,贺卡网站有的是电子卡,挑一张发给朋友,不要太爽噢。” 通信联络对于一些上网者具有和信息查询相似的功能,即为他们的工作、学习服务。29岁的金先生是某跨国公司驻上海办事处的代理,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连线上网,看看有没有来自国外总部的最新指示和消息。而他在上海的业务也要通过网络向总部汇报。和客户之间的联系,很大程度上也借助于Email。“在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里,速度就是优势,信息就是优势。网络对我们的工作影响太大了。”21岁的钱小姐准备出国留学,刚考完“托福”,每天上网发信收信也是必修课。“我把自己的成绩单和推荐信发给国外各大学,然后等回复,比寄信快多了,也很保险,资料不会中途遗失,联系非常方便。” 3.交友聊天型。这是相当一部分人上网的主要动机和乐趣所在。在网上有各种类型的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板),上网者可加入其中就某个话题与别人交流,以网上代号相称,嘻笑怒骂,无所顾忌,自由随意。上过BBS的人都知道,聊天者们发明了一套特有的语言符号系统,如"MM"(音“美眉”)指女孩,“东东”指“东西”,“大虾”指“大侠”即聊天者,“灌水”指在网上发表观点,透射出一种谐谑的游戏式心态。李先生是电子工程专业的二年级大学生,年方20却已是校园网BBS上的风云人物,他说:“我每天都要到BBS找人聊1-2个小时,不然就浑身不自在。在网上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胡吹海侃,很痛快。我们寝室的兄弟都去聊天,大家各取别名,网上遇见谁也不认识谁,然后凭感觉猜,一一辨认,特别带劲。” 而在一些范围较广的网络聊天室里,聊天者们来自四面八方,一般互相根本不认识,既可以在交谈中隐藏自己的性别、年龄、身份,也同样无法获知别人的信息。这就使聊天带上了试探性的虚拟色彩,变成了一种人际交往游戏。22岁的职员于小姐这样形容她上网聊天的感受:“一开始,我喜欢上网和素未谋面的人聊天,有一种神秘感和兴奋感,有点刺激。后来通过聊天结识了许多朋友,我们有时约好一块上聊天室,有时谁好久不来,大家都会关心地问起。我现在有喜欢这种温暖的大家庭的感觉,网络把我们联在一起了。”的确,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渴望通过上网结交朋友,作为情感的寄托,由此还引发了不少真真假假的“网络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