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德尔裴神庙有一些用哲理警句写成的铭文,其中最著名的是“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它作为自己思想的主要部分,要求他的学生用毕生精力研究它。从此它成为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我国对它的研究也有不少,但最近看到更多的是关于认识自我、战胜自我、经营自我的一些大部头出版物,罗列了一系列这方面的技巧。这样做恰恰可能违背了苏格拉底的原意。有一位学者在为《中学生百科》写的仅五百字的短文——“珍惜生命资源”中写道:上天赋予人类的生命资源有智慧、财富、美貌、健康、爱情、友谊……,但并非每人都能拥有其全部,拥有两三项就算有福了。然而“有的人拥有丰富的生命资源却不知善用,而有的人虽然拥有极其有限的生命资源却能发挥到极致,将自己的一生演绎得有声有色,风生云起。而能否对自己的生命资源善加利用,全在于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与对环境的把握。这种认识发轫于青少年时期。”(注:何清涟著:《我们仍然在仰望星空》,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将认识自己与生命资源相联系,又一语道破它与青少年的重要关系,言简意赅,给青少年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而这也就是苏格拉底鼓励我们去完成的任务。这需要多学科的努力,正因为如此,笔者特别将它提出来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 一 前不久《宇宙与人》科教人文大片上映,受到大、中学生热烈欢迎,这是非常可喜的事情。其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启蒙。150亿年前宇宙诞生;50亿年前太阳系诞生;40亿年前生命诞生;500万年前人类诞生;400年前人类发现日心说,直到现在人类进入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这部影片以及《宇宙与人》一书(注:忻迎一著:《宇宙与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让我们更仔细、更清晰、更完整地了解到这个创造了人类的庞大物质系统,以及它的操作方式。影片最后解说道:“宇宙,它的伟大在于,它用纯粹的物质,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它的智慧生命。”人类的出现,最终实现了宇宙的物质向精神的飞跃。人是宇宙的物质发展、有机进化过程的最伟大的成果。然而,它何其来之不易!经过了40亿年的生命史,才为人类的出现提供了全部生理上的准备,在此后的500万年间,一些灵长类试图放弃动物的本能,以智能的方式去寻求生存,许多尝试遭到惨败,许多过渡状态的生物遭到灭绝,以如此巨大的代价终于迎来了人类的诞生。在无穷无尽的宇宙中,理应有同样的生命形式存在,但至今我们尚不能证明它在遥远的何方。因此,生命和人是宇宙中最最稀罕的现象。在500万年人类的进化历程中,那些惨遭灭绝的同类何等悲壮。而从史前文明开始,那些为了认识宇宙和人自己而孜孜以求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布鲁诺等又为同类处死,就更显得悲壮了。想到这一切,我们每个人作为人类的一份子,能够出现在宇宙中,享受到现代的文明,真是千载难逢,何其难能可贵!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既然人类是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求得发展的,人类最初阶段的知识便只能涉及外部的世界。“走向人的理智和文化生活的那些最初步骤,可以说是一些包含着对直接环境进行某种心理适应的行为。但是在人类的文化进展方面,我们立即就遇见了人类生活的一个相反倾向。从人类意识最初萌发之时起,我们就发现一种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并补充着那种外向观察。人类的文化越往后发展,这种内向观察就变得越加显著。”(注:[德]卡西尔著:《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这种现象在古典哲学与宗教中都有反映,那时对世界起源的探索就与人的起源问题交织在一起。宗教的发展给神话传说以新的形态与深度,认识自己就曾经被宗教认定为人的基本职责。不过这还只是一种直观认识,尚未意识到认识中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使有些西方学者怀疑理性的作用,为基督教哲学的兴起提供了基础,神或上帝创造了人的虚假观念得以流行——尽管也遭到过反对,只是到了文艺复兴以后,由于一些自然科学家的努力,将人类起源的解释立足于生物进化论的自然科学基础上,才摆脱了宗教神学的蒙蔽,再加上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失落了的主体又得以恢复,在自我认识的历程中,形成了人的自我发现的思潮。从此,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一直是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成为卢梭、康德等一些著名思想家的指导思想,致力于研究人、人的本性与人类社会。而以人的自由和人类解放作为自己奋斗目标的马克思,其学说正是上述精神与哲学的一贯发展,并达到了新的里程碑。 人类的历史表明,人类既然是宇宙中罕有的智慧生命,它就从来没有满足于现实存在的状态,他总是在力求创造新的生活,创造新的存在状况。“人并没有一种绝对标准的所谓人的存在状况和绝对标准的所谓人的规定性。人的未完成,蕴含着可塑性和创造性,因而他总是处在不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创造之中。”“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人的进化发展过程。因此,人对自我的内向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注:夏甄陶著:《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页;)但是,不可否认,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最新发展,包括基因技术在内,对人的生物与社会存在的认识,已达到了它应有的极高的现代水平。从人类开始认识自己起,直到现代积累起来的一切人文知识,就是人类认识自己的成果的总和。杜维明教授也说过:“文史哲是对人的自我反思、自我理解、自我认同的最贴切、最直接的学问。”(注:朱汉明、肖永明编选:《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这里当然包括了以探讨身心为主、被称为“内学”的中国人文知识。正如我们在前面论述的,这是关于宇宙中最珍贵的生命的知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所在,与掌握谋生的手段相比,前者才是目的,后者毕竟只是手段。现在,我们正大力提倡并着手向青少年普及自然科学知识,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仅止于此还是一条腿走路,而且也未昭显中国文化的精髓。为了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全成长,使他们懂得珍惜生命,珍视作为人的尊严与价值,提高他们达到“心事浩渺连广宇”的精神境界,应该同时提倡普及人文知识,成为他们的必修课。杜维明教授说得好:“面向21世纪,如果你不能发展文化能力,不能发挥伦理价值,不能发展精神文明、精神价值,只发展科技,发展经济,将来在复杂的现代化过程中是没有办法稳步前进的。”(注:朱汉明、肖永明编选:《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这可以从人们剖析亚洲具有前现代性的“裙带资本主义”引起的病痛得到某些印证。最近,秦晖在纪念清华大学九十周年的文章中,谈到技术专家治国的局限性,也可以补充上述的论点。他写道:“市场经济与军营式的计划经济相比,与其说是更有效率,不如说最主要的是更为人道。它对精英的要求,自然也就加重了人文的色彩。关于这一点,只要看当代发达国家与苏联式国家精英层学历结构的极大区别,就可见一斑了。”(注:2001年第6期《南风窗》杂志,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