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浪漫

——当代青年婚恋危机问题探视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志祥 张掖师专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浪漫在青年中维系着某种心理上的平衡,它使青年能够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是青年走向美好人生的一大驱动力。

      ●浪漫的远去与青年“爱情是各种条件组合”不无关系。而新“包办婚姻”和失语家庭的出现更使浪漫雪上加霜。

      ●结构性流动与婚姻危机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突出,并成为婚姻危机的客观原因。

      ●边缘感情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应正确地认识它,合理地驾驭它。

      ●从婚姻的社会性出发,评判婚姻质量的标准是变化的,既是义务的,也是情感的。

      ●浪漫主义的爱情是婚姻质量的最主要标准,同时浪漫的婚恋是不断发展的。

      一、追求浪漫:美好人生的一大驱动力

      向往美好生活,追求纯洁爱情,富于幻想的创造渴望,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热爱等都属于浪漫的内容。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和富有浪漫色彩的生活情调,都是青年梦寐以求的,可以说,没有了追求真善美的浪漫意识,就不会有青年文化,浪漫属于青年,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在过去一段不短的时期里,浪漫情调在中国曾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遭到百般责难和压制。从80年代初期开始,浪漫才被视为青年的正当需求。一时间,从《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到《巴山夜雨》一大批浪漫主义的歌曲和富有浪漫气息的影片大受青年青睐,与此同时兴起的服饰革命、旅游热潮、艺术热、吉他热、足球热、健美热等都反映出青年对浪漫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然而,不知是青年在一夜之间少年老成了,还是成人的目光在一夜之间变得温和了。在成年人看来,十分出格的青年浪漫行径已有所收敛,“过日子”的意识在青年中有所膨胀,服饰发式趋向于和谐沉稳,联欢联谊活动日渐稀少,油盐酱醋和家庭几大件的理想代替了诗人梦、作家梦、明星梦及郊外踏青野炊、高山流水等。就连征婚广告也无一例外地标出学历、经济收入、住房条件等;贯穿在爱情生活中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及山盟海誓等也不再占主导地位,代之以房子、票子、老子、车子等;对影视艺术的选择亦不再是“爱得死去活来”或春花秋月之类,而侧重于比较传统的伦理、礼仪及历史传记等。

      浪漫如艳丽的色彩点缀着青年的生活,这一色彩的逐渐暗淡似乎于整个社会无直接的利害关系,而且成人社会对青年因浪漫而干蠢事的担心也少了些,但问题在于,浪漫在青年中维系着某种心理上的平衡,它使青年能够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是青年走向美好人生的一大驱动力,一旦失却了,将可能发生什么?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浪漫在某种意义上把青年引向了现实生活的光明面,部分地转移了青年对现实阴暗面的注意力,这对于身心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年是十分必要的一种遮掩。假如这种遮掩撤去了,美丽与丑恶暴露无遗,那么,这对思想教育工作又将意味着什么?同时浪漫也是青春期的生理需求。假如生活中一旦失去了浪漫之情调,青年会不会仍将寻寻觅觅,最终以寻求刺激或沉沦填补这层需求的空白处?

      浪漫的远去与青年“爱情实各种条件组合”不无关系。而新“包办婚姻”和失语家庭的出现更使浪漫雪上加霜。

      二、新“包办婚姻”:浪漫人生的有形羁绊

      父母包办婚姻的现象已不再多见,而另一种“包办婚姻”似乎正愈演愈烈,这便是一些青年人的“自我包办”。他们往往首先想当然地“制定”出很高的择偶条件,有时几近苛刻,而后自己再拼命地“按图索骥”。因为过于理想化,到头来不免一脸疲惫、一身沉重。人在选择终身伴侣时,确实不该“凑合”、“将就”,这是对自己的情感负责;条件苛刻些,则表明现代人对婚姻质量的关注。

      女人究竟找什么样的男人,那完全是她们自己的事,不过最近在上海,有几位女子的“择偶计划”还是引起了人们不安的关注:一个现年30岁的女子对将来配偶的要求一是年薪不低于50万;二是要有自备车。一位刚刚大专毕业的女青年则提出了“七要”:年龄要27岁以下;身高要1.78米以上;学历要大学本科以上;月收入要8000元以上;英语要好;住房要三室一厅;还要是外企高级职员。另一位中学女教师则提出了“七不要”:苏北籍人士不要;戴眼镜的不要;月薪3000元以下不要;和本人相差6岁不要;A型血的不要;天蝎座的不要;属鸡、牛、狗的不要。

      如今,“男女平等”蔚然成风,而某些女性择偶时,为什么冥冥之中总在指望男人会给自己“撑面子”,指望男人给自己预备好一切享受的资本,指望嫁过去就吃好、穿好、玩好呢?说白了,这不正是自卑、依附心理的直接暴露吗?人们说,好女人是一所学校,难道你不想做“校长”、“教师”,而力争当“懒汉”、“懦妇”吗?在我看来,女人们在择偶开出高价的时候,人格上其实已在“大减价”了,上海的那位中学女教师,幸亏她是在挑对象,不是在挑学生。不过,我知道人的婚恋观,往往是他(她)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集中体现,那么,这样的人又将如何扮演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呢?

      人的天性总是向往自由的,可有人偏偏喜欢糟蹋自由,折腾自己,作贱自己,让自己难堪。据我了解,不少人因为“高不成低不就”耽搁下来,怪谁呢?只怪他们自我包办,自绝了爱路!

      三、失语家庭:浪漫人生的无形枷锁

      今天的家庭即使是在谈话的时候,又能说些什么呢?有多少夫妇还能在月光下面走一走,说一些漫无边际的痴话呢?老人对孩子生日的祝贺,变成电视上或报纸上的几句早由别人拟好的吉祥文字;而孩子对老人的祝福,则常常被一些包装精美的礼品给取代了;妻子或丈夫也不会有对方的一封书信。多少年来,这可是有文字以来情人之间最动人的一种表达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