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775;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161(2000)04-0009-03 青年兴则国家兴。世纪之交青年创新能力的高低,对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识青年创新教育的内涵、意义与途径。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创新是想人之未想,发人之未发,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晶。创造出新观念、新思想、新思路、新作法、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方法。因此,创新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年的创新教育,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培养青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关创造过程机制的研究表明,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聚合思维是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创造思维不仅是靠逻辑推断发现的,它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时常表现为直觉思维。培养分散思维的集中思维,发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二)培养青年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人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同时,丰富的想象,往往能激发青年的创新欲望。 (三)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即人们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人们根据周围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年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青年的自信心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密切相关,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增强自信心。如果一个青年形成了正确的自我意识,那么他必然是充满自信的;如果一个青年对自己的看法比较消极,那么他必然是自卑的。青年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才能充满信心地进行创造,发挥巨大的创造潜力。 (四)培养青年健全完整的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即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健全的青年,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勇于实践、勤学好问、廉虚诚实的的个性品质,远大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都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开发。 (五)培养青年创新的兴趣。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使人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一个对科学毫无兴趣的人,必然视学习为畏途,不可能有如醉如痴,废寝忘食,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当然不会有创新成果。 二、青年中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大发展及知识创新大发展带来的挑战,决定了必须对青年开展创新教育。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创新的大发展,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正在形成。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知识创新和应用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决定因素。美国经济从1993年3月复兴以来,已经持续八年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除了股市红利(从1992年1月的2000点上涨到1996年6月的1.1万点,上涨了5.5倍)与和平红利(苏联和华约解体后,从1990年以来美国军费少开支1万亿美元)外,就是美国重视知识创新,重视更新技术。美国商务部1998年4月发布的政府报告称,美国约有1/4强的经济增长率来自于创新的信息技术,美国信息产业的增长两倍于整个经济。据统计,美国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新的科技对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高达60-80%(我国近期才达35%)。GDP的50%来自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已占制造业产品出口的1/3以上。如果说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人力、物力(包括国土、矿藏等资源)、财力、军事力,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的话,那么在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经济时代,人力、资源、财力等因素的地位已逐渐下降,而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贡献率越来越成为主要的决定因素。一个国家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为在世界科学技术之林有一席之地,占有新的制高点,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知识创新,而且需要机制创新和各项工作创新。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要求当代青年具有创新能力,因而也就必须接受创新教育。 (二)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和十五大战略部署,决定了必须对青年创新教育。 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发展正进入关键时期,任务与形势非常艰巨,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和十五大的战略部署,青年必须具有开创精神和进取意识,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从执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乡镇企业,创办经济特区,实行全面改革,还是提出和实践“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无一不是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结果。在振兴祖国,实现党的根本战略目标过程中,青年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青年时期,体力、智力、成就处于人生的高峰期,提高青年的创新能力,将极大地促进智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对当代青年进行创新教育尤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