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时期的以德治国思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成惠,1952年生,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副教授。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 210029

原文出处:
《学海》

内容提要:

先秦时期国家开始形成,以德治国思想随之发轫。人性是德治的立论基点,仁政是德治的基本主张,德行是德治的伦理构架,治身是德治的个体修养,尚贤是德治的人才要求,教化是德治的重要途径。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统治体系——国家机器开始形成。这是一个称之为“轴心的时代”。“思想家在盘算人们怎样才能够最好生活在一块,怎样才能最好地对他们加以管理和统治。”(注:[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人的历史》,转引自《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页。)这一时期,奴隶社会及其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为适应维护统治者利益需要而产生的阶级观点、伦理观念和治国方略,客观上为以德治国思想的产生形成了社会基础。先秦诸子百家以德治国的思想体系创新而恢宏,丰富又深邃。以后历数千年的德治理论皆滥觞于此,及至今日,仍可资我们继承与发扬。

      一、人性——德治的立论基点

      社会统治,从本质上说是治理人。了解人性,即人的自然质性,则成为古代思想家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先秦时期围绕人性探讨纷争的焦点是人性的善恶问题,并由此作为各种德治思想的立论基点。

      关于人性善恶发端于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注:《论语·阳货》。)孔子认为,人的性情是相近的,也即人的天赋素质大体平等,并没有好坏善恶、贫富贵贱之分。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天赋平等的人性思想。但他也认为,人与生俱来是“性相近”,但并非完全平等,而是有智愚之别。“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注:《论语·季氏》。)他还认为,人的智愚之差是先天具备的、不可改变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注:《论语·阳货》。)在他的思想中含有“上智”之人会性善,“下愚”之人易性恶的先验论。同时他看出天生的善人和恶人均为少数,绝大多数的人性是“相近”的。孔子的这一思想开创了对德治主客体关系本质的认识。孔子的“习相远”的论述,则揭示对德治环境和意义的认识。孔子意识到人的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完全是与生俱有的,主要是人们所处的环境习染不同所致,是后天作用的结果。德治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环境影响,就其综合作用而言,可远超出先天的禀赋。这一思想充分明确了德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切地说,孔子并没有具体记述人性之善恶。但他的“性相近”的思想,成了孟子“性善”论的源头,而“习相远”则是荀子“性恶”论之发端。

      “人性善”是孟子关于人的性质的一个著名论点。“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注:《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是,人的本质在于人性,人性既是人的伦理道德生活的根据,又是人施行政治主张的基础。因为人有善性,所以才能讲道德、行仁政。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注:《孟子·告子上》。)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仁义礼智根于心”,“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注:《孟子·告子上》。)。这是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萌芽。同时,孟子认为人的善性又是主观的、内在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崇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注:《孟子·告子上》。)既然人与生俱有善性,为何社会还会有人作恶呢?在孟子看来,这是因为受了社会环境的客观影响所致,即“善端”受到了“陷溺”而丧失。故孟子认为,人天生的善端要注意不断地扩充,培养善性,才能达到“尽心”、“知性”、“知天”、“事天”、“成圣”的神境。

      与孟子相反,荀子则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注:《荀子·性恶》。)。人性由恶变善,是后天人之所为。这个变化过程称之为“化性起伪”。这是荀子“本性恶”的基本论点。“人之性恶”是人的共性,“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为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舜之所用也。”(注:《荀子·性恶》。)“君子之与个人,其性一也。”(注:《荀子·性恶》。)在荀子的思想中,“人欲善”也是人性恶的表现。“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的欲望,“求礼义”、“知礼义”的思虑,表面看是“为善”的行为,实际正是人之性恶的证明。由此,荀子提出,要改变人性之恶,就要“化性起伪”,就要“积善不息”。他说,人性是恶的,但“天性则伪之大所加,天伪则性不能矣”(注:《荀子·论礼》。)。这是说,人性虽恶然而没有这个“恶性”,就失去了改造教育的对象,但是对“恶性”不改造,人性就不能达到完善的境界。韩非则进一步深化了荀子“人性恶”的思想,认为人都有利欲之心,追逐名利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他说:“为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喜利畏罪,人莫不然。”(注:《韩非子·难二》。)“人情皆喜贵而恶贱。”(注:《韩非子·难三》。)由此韩非在肯定道德教化的同时,更强调的则是“以法为教”的“法治”思想。(注:《韩非子·五蠹》。)

      老子从自然主义出发,则认为人的本性无善无恶。老子认为人的本性“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注:《老子》第十章。)。“道”是产生一切的根源,“道”又是“天道”,“天道”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无善无恶。庄子也从“天性”出发,认为生命的自然流行,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当然也就无所谓善、恶了。就是他所说的“不知吾所以然而,命也”(注:《庄子集释·达生第十九》。)。由此,庄、老既反对孟子的扩充善端,又反对荀子的化性起伪,他们则奉行“天道自然,无知无欲”的德治思想。

      二、仁政——德治的基本主张

      大约在奴隶社会的西周,开始吸取商、夏崇尚武力,实施暴政的教训,继而采取“敬天保民”的方针。周公制礼作乐,兴学设教,实行“德治”、“仁政”,重视“礼乐”教化。正如孔子所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注:《论语·八佾》。)为了维护贵族的统治,必须注意改善人民的利益,这是仁政的真正动机。周公的“天惟时求民主”,(注:《尚书·多方》。)“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思想因子,(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引〈泰誓〉》。)开启了先秦时期大兴民本思潮的先河。周朝以德为本、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的显著特点,是将“民”与“德”联系起来,“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注:《左传·僖公五年》。)“德”主要从“民”那里体现出来,即“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注:《尚书·酒诰》。)。同时将“德”的“获得”的含义引申到“如何获得”,又将“德”的为何获得归落到“民”的身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