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进则近尽,退则节求”的理欲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俊相,齐齐哈尔大学文史学院政法系,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原文出处:
《道德与文明》

内容提要:

荀子全面地批判和继承了先秦思想家的理欲观,建立了以其宇宙观、人性论为基础的“进则近尽,退则节求”,“以道制欲”的,充满了辩证意识的理欲观。荀子的理欲观是先秦理欲观发展的顶峰,其中诸多有价值的东西于今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理欲观,即人们关于理和欲之间的关系的各种观点,理,指道理,即规律,原则,规范以及以之为基础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欲,指希求,即以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各种追求的总和。理和欲以及二者关系的问题,是人们随时都会遇到而又不能不回答的永恒课题,也是历代思想家们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思想家们的理论体系不同,其理欲观也不相同。中国具有理论形态的理欲观,奠基于先秦诸子学。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理欲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而荀子的理欲观,则具有博采众长,兼综儒道而集大成的特点。

      荀子的理欲观,是以其宇宙观、人性论为基础的。他批评了在他以前的很多人在宇宙观、人性论和理欲观上的片面性的错误:在宇宙观上,他指出,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下引《荀子》仅注篇名);有人性论上,他批评孟子的“人之性善”为“是不然”(《性恶》);在理欲观上,他既反对它嚣、魏牟的“纵情性”,又反对陈仲、史的“忍情性”(《非十二子》)。他认为,这些主张虽然“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同上),但又都是片面或错误的。只有他自己的理论才是“体常而尽变”(《解蔽》)的,具有真理性和全面性。在宇宙观上,他推自然(天)而重人事;在人性理论上,他既以自然的动物性的情欲为人之本性,又以社会的伦理道德作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理欲观上,他既从自然人性论的角度说明了人欲的合理性,又从社会人性论的角度说明了节欲的必要性,从而得出了“进则近尽,退则节求”(《正名》),“以道制欲”(《乐论》)的理欲观。荀子的理欲观全面而深邃,具有鲜明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特点,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进则近尽

      荀子对于“欲”有个基本的态度。他说:“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正名》)就是说,必须按照最高的法则“道”行事,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设法使欲望接近于满足;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则应当节制对欲望的追求,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原则了。

      荀子关于尽可能设法使人的欲望得到满足的“进则近尽”的主张,根于“天”而本于“性”。荀子的天,就是大自然。《天论》说:“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天”,即大自然的自然而然的生化功能,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为恶远也辍广”(同上),所以人们对自然界的规律只能尊重,而不能改变。

      在荀子看来,人与万物一样,也是天的产物,因而具有天性。《天论》说: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谓大凶。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

      就是说,人这个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包括人的情欲、感官和思维都是“天”生的,具有天性,都属于自然一类,不是人事所能改变的,因而,应该顺应人的自然要求来满足之,这就是“天政”。“天政”,就是自然规律。

      荀子又进一步把人由自然获得的情欲,归结为人的根本属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正名》)就是说,人性是天生就的,情是性的实际内容,情与外物相接而产生的欲望,实际上是情的一种反应。既然情欲是人自然生就的本性,当然也就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只能按照“天政”来使之得到满足。

      对于人的情欲的具体内容,荀子做了充分的揭示。首先,人的情欲属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荣辱》)

      同时,人们对于这些天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的追求,并不限于维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是满足得越多越好: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同上)

      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可免也。(《王霸》)

      这就是说,人们并不以吃饱、穿暖为满足,还要吃得好,穿得好,无限地积累财富。在享受上,人们的追求没有止境。其所谓“五綦”,就是人的五种感官的享受要求达到极至(綦)。

      还有,人们不仅追求生物学上的满足,还追求社会上的名利地位: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而王者兼而有是者也。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财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饮食甚厚,声乐甚大,台榭甚高,园囿甚广,臣使诸侯,一天下,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名声若日月,功绩如天地,天下之人,应之如影响,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而王者兼而有是者也。故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耳好声,而声乐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致繁,妇女莫众焉;形体好佚,而安重闲静莫愉焉;心好利,而谷禄莫厚焉,合天下之所同愿,兼而有之。(《王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