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孝道的文化生态根源

作 者:
朱岚 

作者简介:
朱岚(1966-),女,兰州商学院社科部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传统伦理文化研究。朱岚,兰州商学院 社科部,甘肃 兰州 730030

原文出处: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孝道是传统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内容,从社会经济环境即物质产生方式上讲,孝是农业文明社会的道德结晶;从社会制度环境即社会组织结构而言,孝是血缘宗法社会的直接产物;从狭义的文化环境即社会心理基础来看,孝是祖先崇拜观念的突出反映。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孝是农业文明社会的道德结晶

      人类的精神生活及精神产品,都是以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为基础和前提的,是由特定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

      农业文明是中华民族观念文化的母体,她陶铸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孕育出传统的伦理型文化。正如冯友兰先生所指出的,农的眼界限制着中国哲学的内容,限制着中国哲学的方法论。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是对“农的渴望和灵感”的表达。[1]孝观念的产生和发达,恰好成为冯先生这一观点的注脚。

      首先,农业的早熟与繁盛,为人们生活提供了稳定的保障,也为养老、尊老以及孝观念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史料显示,世界上许多民族在历史上都曾有过食杀老人、父母的现象。达尔文访问火地岛原始部落时看到,在冬季食物严重匮乏之时,当地土人竟杀食老年妇女,而且先食老妇,然后再食猎狗。在解释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时,火地岛人称:“猎狗能捕捉水獭,而老太婆却什么也干不了。”[2]澳洲怀德湾的部落也是如此,他们:“不只食战阵上所杀死的敌人,而且食他们被杀死的伙伴,甚至于老死者,只要还可供食用,他们也是吃掉的。”[3]“中央亚非利加的土人将与他部落开战的时候,必先食其亲”,“老人反以被自己的儿子所食为福,儿子亦以食其亲为孝。”[4]《史记》记载匈奴民族曾经:“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5]值得注意的是,有食杀老人父母习俗的这些原始部落,大多是以狩猎、捕鱼为生的。由于他们的生活缺乏稳定的保障,因此当成年人失去了劳动能力时,就成为纯粹的劳动成果的消耗者,成为部落生存的负担。因而,“贱老弱”就成为无可非议的行为选择。

      与游牧民族不同,农业文明的优势恰恰在于,她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稳定的、持续不断的食物资源,提供了供养老人所必需的剩余劳动产品。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形成了“尚齿”、“养老”的传统。《礼记》中对此多有述及: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侯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四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二祭,玄衣而养老。

      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

      “国老”即有爵位的老人,“庶老人”即普通百姓中的老人。《礼记》这几段记述很有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自有虞氏至夏、商、周,虽然随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养老、尚齿的内涵也在不断调整、变化和发展,但四代“养老”、“尚齿”的传统却是以一贯之的,直到孟子还把“齿”与“爵”、“德”并称为三“达尊”。法律也对八、九十岁的老人网开一面:“虽有罪,不加刑焉。”[7]这种群体行为规范是孕育孝观念的重要的民族心理土壤。

      其次,从本质上讲,尊老、养老也是农耕生产的内在要求。

      古代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离不开日积月累的生产经验。事实上,许多农业生产的规律性的东西,都是大量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尤其在上古时期,岁时节律、天象气候的变化,没有什么工具、仪器去测度把握,只能依赖劳动者经验的积累,阅历的增长。有没有丰富的农时农事经验,对于农业收成的丰欠多寡,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8]所以,在农业社会,老人既是德的楷模,更是智的化身。后辈敬重和爱戴具有丰富经验的前辈长者,年轻者服从、侍奉老年人,乃是顺理成章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祖先的崇拜,就是人类自身对于历久以来的劳动经验的崇拜。”[9]周代的政治家都以尊老亲旧为善政,比如,当“宣王欲得国之能导训诸侯者”,樊穆宗向他推荐了鲁孝公,理由是孝公:“肃恭明神而敬事耈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10]叔向也说:“吾闻国有大事,必顺于典型,而访谘于耈老而后行之。”[11]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经验之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事实上,传统思维方式中,人们总是“向后看”,留恋、美化过去,按旧规矩、老道道行事,其根源正在于农业文明的特殊性。即使到今天,我们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可以看到,那些谙熟农耕规律的“把老式”的威望仍然是很高的。

      进而,当家庭成为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时,包括农业生产在内的家庭的大事项,自然而然要由父亲、祖父或曾祖父来决定。对有生产经验的长者的尊从,对父亲、祖父、曾祖父的服从,内化为心理情感和道德准则,便是“孝”。所以,就由氏族群体的尊老进而衍生出父权制下的孝亲这一点而言,尊老养老对于中华文化具有本源的意义。古人于此有明确论述:

      尧命羲和以钦授民时,东作西成,使民知耕之勿失其时;舜命羲和以黎民阻饥,播时百谷,使民内知种之各得其益。……承五代之弊,循汉唐之旧,追虞周之盛,列圣相继,惟在务农桑,足衣食。此礼义之所以起,孝悌之所以成,人情之所以固也。[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