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克隆技术社会意义的伦理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明昆(1968-),男,河南信阳人,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98级硕士,主要从事科学社会学、社会哲学研究。(浙江 金华 321004)

原文出处:
《理论观察》

内容提要:

克隆技术早已“沸沸扬扬”,但是我们并未揭开它那似明非明的“面纱”,要识其“庐山真面目”,远非指日可待。但“克隆”的备受关注,表明科学本身影响力在扩大、科学在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人类对“自我”的认识在深化。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克隆”(clone),在一般意义上用来指用无性生殖产生个体有机体或细胞的遗传拷贝。它涉及一系列技术,包括胚胎分裂、将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以及用细胞培养建立来源于一个体细胞的细胞系。[1]克隆技术大致经历了植物克隆、微生物克隆、生物大分子克隆和动物克隆四个阶段,这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从1973年美国研究人员限制性酶切割技术的运用到1997年“多利”的诞生,也只经历了短短的二十余年。

      一、拷问“克隆”——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克隆技术作为基因工程的关键性技术,在未来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类的命运。一方面,人类的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口、健康、粮食、资源等一系列问题,在当今特定的条件下,粮食的增长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是有限的,克隆等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些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克隆技术的实施和深入,又会引发一系列的伦理价值问题,尤其是人的克隆,将对人本身及社会、经济、文化带来重大影响。我们究竟应以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作为行为的准则呢?正像二十年前没有人料到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一样,若干年后,人类延续了上万年的繁衍方式会不会受到克隆技术的挑战?这一技术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方式?人类社会的结构会不会因此而改变?

      据有关科学家预言,十年之内将会克隆出完整的新器官——人体的心脏、肾等,届时,医院就像一个汽车配件商店。生物世纪(21世纪)将给人类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富——转基因植物及动物产品可以解决饥饿人口的温饱问题;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能源及纤维可构筑一个“可再生的”新社会;借助效果神奇的药物及基因疗法可以生出更健康的婴儿,使人消除病痛,延年益寿。[2]但是得到上述一切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自多利羊问世以来,克隆动物的家族先后又添了牛、猪和猴子等。但它们肩负的重任都是服务于医疗研究,而不是满足于商人赚钱的目的。2000年4月,一种具有极高科学价值的商品——克隆金鱼,由美国一家基因复制公司投市。克隆宠物鱼的上市,一方面使克隆技术一改生命科学的严肃面孔,走近了普通人家;同时,它那高额的回报、巨大的商机,又可能诱发一片市场新天地。可以预见,不久就会有克隆鲑鱼、克隆鲇鱼等上市,你吃还是不吃?

      “多利”的问世,表明人类离克隆自己仅“一步之遥”了,到时候两个完全相同的“我”站在一起,是觉得有趣还是觉得伤心,是可喜还是可悲?许多人对此很是悚然。许多国家和组织已经以立法形式予以禁止,但是否禁得了?事实上,有关克隆人的实验仍在许多地方进行。1998年一家美国公司(先进细胞技术公司)宣布把人的体细胞移植在去核的牛卵细胞里。据说在体外已开始像胚胎一样地进行细胞分裂,只是实验到此为止没有再做下去。1999年初,韩国一家医学院做了人的体细胞克隆,把妇女的卵丘细胞移到妇女的去核的卵细胞里,在体外让其分裂,这一实验做到胚胎细胞分裂,没有再做下去。[3]从以上情况看,尽管各个国家都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事实上还是有人在做。那么,克隆人究竟该不该做?到时真的能克隆出一个真正的“爱因斯坦”来吗?

      最后,再看看植物克隆。作为克隆技术的最丰硕成果的转基因农产品,如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等早已进入百姓世家。但近年来,世界性的反对转基因作物的呼声却日渐高涨。因为,人们担心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转基因植物的扩展可能会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系统。尽管有关人士一再声称转基因食品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仍然小心翼翼。同时,生态学家们担心转基因作物所具有的新特性可能会转移给附近的野生植物,会导致野草蔓延和虫害成灾。据《参考消息》报2000年6月3日版报道,有一种转基因大豆可能会被放弃,因为它可能引起变态反应。不堪重负的地球,到底需不需要转基因食品?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克隆等基因工程所揭示的前景也完全是双重的。它在基础学科领域和许多其他领域给人类展现出的前景是辉煌的,将会给未来社会的高度文明奠定基础,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个空前壮举。但是,也应该认真注意它的另一面——它对人和人类潜在的威胁是极端重要的,归根结底它触动生命本身。要知道,由于科学家的一时疏忽或别有所图,或被人胁持或利用,或由于商业活动的干扰扭曲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等等,都可能“放出妖魔”,造成无可挽回的、对于整个人类构成严重威胁的后果。因为在科技上可行的、经济上有利可图的事情,不一定对社会是可取的,更不用说在道德和伦理上是可容许的了。而当今科技发展是如此迅速,根本使人们来不及制定相当的配套而严整的规则来规范科技的发展,且科技本身也并不能说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现实本身也并不能立刻做出判断。因此,价值观、基本信念、戒律(即道德规范)也许将成为一种更为重要的东西。

      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扮演上帝的权能无可避免地放在了人的手中。人能否扮演上帝而不失去理智呢?

      二、“克隆”之辩——我们到底应该克隆什么?

      自克隆技术问世以来,便引起了社会学家、环境学家及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争议。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更是触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关于克隆技术,尤其是克隆人的自然、社会和伦理道德的大讨论。大讨论所涉及到的人类伦理价值观念的层面,却是科学本身怎么也无法厘清的难题。岂今为止,大讨论意尤未酣,莫衷一是,综合比较,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人类不应该发展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令人担忧的,它将从根本上破坏自然生存法则,破坏生物个体的独一无二性。因为自然界是长期进化的产物,任何一个生物物种都是经过上万年甚至上亿年自然选择、进化出来的,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适应力。而克隆产生的新物种,不是生物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而是按人的意志、人的需要“嫁接”出来的物种,很难想象它能经受住自然选择的考验,它也可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意想不到的影响,甚至直接对人的生存构成威胁。英国的疯牛病、美洲的杀人蜂、“多利”和中国的克隆山羊“元元”的“早逝”都不同程度的说明了这些问题。至于人的克隆更是违背人类伦理,应予坚决制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