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笔谈

作者简介:
程天权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徐惟诚 中国人民大学道德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罗国杰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立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启贤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先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夏伟东 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俊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焦国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龚群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葛晨虹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博士

原文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 呼唤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以德治国”的提出强烈表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全社会的法治,而且必须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建立一整套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提出这一个明确的目标其针对性是十分明显的。一段时期来破烈立弱:文革的破坏;西方文化对传统价值道德的冲击;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快速转换引起的缺空;文化多样性下主导道德未被高扬,对传统道德冲击破坏之烈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一变革时期对于要加强刚性规范的建设,注意较多,呼声较高,而相比之下对柔性规范的建设,即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建设的注意却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不少道德失范的现象,党和人民是不满意的,事实上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因此而受到限制与束缚。

      然而体系的建设谈何容易,需要几代人身体力行,持续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当前特别需要做大量理论研究和阐述工作,尤其需要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以德治国”无疑是推陈出新的伟大创造,是制度创新。因为它曾是一个旧概念,因此从史学上就有一个廓清旧义、恰当评价、扬弃利用的问题。哲学上也有社会存在与多元价值下的道德取向问题。伦理学上就有必要研究传统的从血缘描述出发的社会关系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伦理基础的变迁。法学要研究与依法治国方略的关系。依法治国不仅不排斥道德体系,而且必须有道德体系与之依存互补。“徒法不足以自行”,“有良法无良吏”还不行。政治学既要研究官员的道德操守,还要研究在社会大系统中各种规范的区别与配合。中国古代尚认识到“礼、乐、刑、政,其极一也”,虽功能各有差异,但在维护统治,实现长治久安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在经济学领域及实践中关于信用、知识产权等等无不涉及商贸道德。心理学上对于道德内化、私人性和公益性关系,新闻传播学、社会学中关于道德受舆论影响和制约等,确非单科研究所能承当的。

      另外如何建设适合中国国情与时代特点的成为主导的社会道德,不同层次的、不同行为方面的比较完备的体系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事业,需要系统综合有理论和实践支撑的研究。还要研究一套实施的办法,这是有别于管理、强制、规定的特殊的教化、引导、内化、贬褒等的方法。历史上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也是要研究取舍的。首先体系的建设还在于要有一个人数众多的社会示范群体,他们身体力行,楷模影响。这一群体的形成与建设也是党建、群工等理论与实践部门的总结提升、研究推行过程。再次个人进修、家庭养成、学校教育、舆论臧否、价值引导、法律警示等等,总之是内化和外导的办法而不可简单化、工程化。

      面对这么复杂的大系统,多学科的通力合作研究势必是不可忽略,不可等待的。因此多学科的教育研究机构责无旁贷地应该开展此项综合研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加强道德建设的研究

      以德治国好像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我们的先贤们至少两千多年前就有了这个理想,但在今天这是一个新的课题。首先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不是对法制的否定而是对法制的加强。社会上有人困惑,说我们法制体系还没健全呢,怎么能避免国家治理中的随意性,怎样避免以言代法以人代法的现象出现,怎样保证社会公正、民主、有秩序地运行?等等。因此我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德治和法治的关系问题,两者的结合问题。

      我们碰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我也不完全赞成市场经济就是道德经济的提法,我觉得市场经济追逐利润所产生的不道德现象,以及由于分配上差距拉大而产生的效率与公平背离的问题,都是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市场经济是不能离开道德的,它至少要有一个道德前提。因为市场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为交换劳动而产生的,这种交换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我拿到的是正品,否则这种交换就无法进行。现在假货盛行,但实际上假货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不足1%。人们对社会还保持着基本的信任,这占百分之九十几, 这样的社会生活才能顺利运行。尽管古代也讲“言必信,行必果”,但在道德体系中是放在最末位的。因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交换不发达,人们对信用的需求不太大。现在我们讲信用,恐怕就要放在道德体系的首位了,我们研究员需要在其中花费很大的投入。这不仅是卖不卖假货的问题,还是一个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关系到社会交往问题。比如说现在电子商务发展很快,但是它对信用的要求也非常之高,这不是网络的硬件建设所能解决的问题。而且,电子商务的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问题而正是信用问题。出现信用问题与我们市场化程度不高有很大关系。在道德建设上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

      我们现在面临许多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进步太快。人们的交往范围急剧扩大,这就意味着人们的交往关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这种新的关系新的因素如果在200年300年内发生,人际的关系可以逐步协调,交往规范也可以逐步确立。英国工业化的时候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用了60年,他们出现的问题可以慢慢得到解决。我们现在如果用20年来翻一番,中国老百姓肯定都会不答应,认为太慢了,而在快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许多不适应,产生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在这样的时候,有效的道德建设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在道德建设过程中,我们既需要过去的经验,更需要创新。因为过去的经验属于过去慢节奏生活的产物,从来没有一个历史时期像现在这样快速发展,因此仅仅有过去的经验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创造,这是伦理学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