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每一时代各种哲学思潮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包含着某种主导性的哲学理念。这是关于哲学自身的认识或体悟,其中包含着哲学家和人们关于哲学的定位、哲学的范式、哲学的视野、哲学的维度的理解。哲学的理念自觉或不自觉地规范和影响着每一时代哲学的存在方式和哲学家的致思方式,即哲学家“哲学着”的方式。由于哲学同人的存在的特殊的本质关联,在重大文明时代的更替中总是要发生哲学理念的嬗变。而哲学理念的每一次深刻的转变都是哲学的一次深刻的自我重新认识与重新定位。 不同时代哲学理念曾经发生过各种层面各种意义上的变化,如果要强制性地把这些变化纳入某一种固定的模式,肯定是独断和牵强的。但是,从比较大的历史尺度来看,我们可以认定,目前我们所置身于其中的全球化进程以其深刻的文化逻辑正在导引着人类哲学理念迄今为止最深刻的变化,这对于传统哲学来说,无异于一场深刻的哲学革命。 这里所说的“传统哲学”的含义比较宽泛,包括到黑格尔为止的大多数旧哲学,也包括与我们同时代的许多哲学研究。这些哲学研究虽然在观点和思想上有各种差异,但是,从哲学的定位上来说,它们均与马克思所分析的特定时代的分工状况密切相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类初始并不具有独立形态的意识,那时候,人的意识是同语言和物质生产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尚没有职业思想家独立地构造体系化的神学、形而上学、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真实地这样想像:它是某种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东西;它不用想像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像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够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1] 应当说,传统哲学的基本理念大多与这种深刻的社会分工状况直接相关,从总体上具有体系化、政治化、贵族化、独断化等特征。不仅哲学研究本身表现为超越一般社会生活的抽象的、思辨的理性活动,而且哲学理性的关注点或聚焦点也往往是现实的生活世界之外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传统哲学理性主要表现为生活世界的一种外在的教化,是普通民众的“立言人”和“代言人”,而不是生活世界内在的文化启蒙;由于定位于社会结构的最顶端的抽象的和思辨的理性王国,哲学往往成为真理和理性的垄断者,它虽然也关心人的行为的善恶是非,但其着眼点不是人的生存的觉醒与展开,而往往是对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的理性统治与约束,在这种意义上,传统哲学偏重于体系和理性教条;传统哲学往往没有把历史理解为人的生存活动的展开与生成,而是视作非人本的、无主体的“神律”或“他律”的自然进程,由此构造了以绝对物质、绝对精神、绝对理性、绝对神性等为核心的“实体形而上学”。 从19世纪中叶起,随着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观念的确立,同时伴随着实证主义的“拒斥形而上学”和唯意志论非理性主义对黑格尔哲学的挑战,各种现代哲学流派以不同方式冲击着体系化、政治化、贵族化、独断化的传统哲学理念。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学、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卢卡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哲学开始突破传统哲学的阈限,自觉地向生活世界回归。而全球化时代为上述哲学趋向的进一步发展,为当代人从根本上扬弃传统哲学理念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信息化与全球化不是人类社会的某种策略性变化,而是人类生存方式的深刻变革,它以多元、平等、对话、交往的文化逻辑,引起人类社会全方位的变革,而从人的生存的角度来看,其最深刻的变化是生存方式,即文化的变化,如经济与其他社会活动的知识含量和理性内涵的急剧增大;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生存导致交往范围的急剧扩大和交往主体的平等与自主选择;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使一切文化领域和文化成果从创作到使用或消费空前普及,呈现出多元化、民主化和平民化趋势,并导致政治等公共管理活动的进一步非神秘化和公开化,导致哲学等精神活动领域的非神圣化和个性化。 全球化的这种文化逻辑直接导致了传统哲学理念的衰落,它使哲学开始回归于一种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活动,具有扬弃体系、反对话语霸权、崇尚平民化和平等化等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哲学理念呈现出某种向古希腊哲学理念复归的特征。虽然哲学在希腊发端时就已经规定了自身的理性和思辨的本性,规定了哲学的形而上的定位。但是,作为闲暇阶层的爱智活动,哲学在古希腊更多地表现为文化批判层面上的对话、反思活动,表现为思想智慧的涌流,而较少具有后来传统哲学的体系化、抽象化、独断化和远离生活世界的特征。这从古希腊智者和哲人的“哲学”样式可以清楚地看出,如苏格拉底的辩术和对话方式,柏拉图的灵魂回忆和哲学学院(academy),亚里士多德的逍遥学派等。只是在后来的演进过程中,体系化、抽象化和教条化的话语霸权逐渐扼杀了哲学的这些原创精神。当然,全球化时代的哲学理念不可能是古希腊哲学理念的简单复归,准确地说,它是原初哲学理念的真正实现和开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哲学不再满足于“高处不胜寒”的思辨的理性“阴影王国”的定位,而是把目光专注于人在其中现实地交往与生存、现实地创造价值和意义的生活世界;哲学不再以外在的和超越性的理性实体的化身自居,而是向人的生存的本质性文化精神回归;哲学不再是少数独断的权威哲学家关于绝对真理的“独白”,而是丰富多彩、充满个性的哲学理性活动的“对话”;哲学不再热衷于颁布最终的体系和普遍适用的教条,而是回归到本真的哲学形态,即反思的、批判性的理性活动和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