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1)8-0005-06 一 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在什么是《手稿》的核心概念问题上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立足于只有在马克思谈到譬如人性、异化等哲学概念的地方才有他的哲学思想的观点,那么,整个《手稿》的核心概念就显然是“异化”。由此,马克思在《手稿》中的整体哲学思路就是与费尔巴哈的观点处于同一理论层面的抽象人本主义,只是在对“人本”的含义的理解上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不同而已。我以为,这种解释模式尽管与马克思在《手稿》中多次提到了对费尔巴哈的理论成就的赞美的话相一致,但却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理论假设基础上的:马克思当时对自己的哲学思想的定位是准确和全面的。而我们知道,早年的马克思是简单地延续着德国古典哲学关于哲学含义的理解来定位哲学的,后来的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哲学恰恰是建立在对这样一种关于哲学的理解的超越之上的。这样,我们沿着早年马克思对自己哲学思想的说明的线索来解读马克思哲学的成长过程,自然就会有较大的局限性。如果借用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的话,那么,这样的分析方法也是不符合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的方法论原则的。现在,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手稿》。马克思《手稿》中的哲学思想应该包括经验历史主义与抽象人本主义的双重线索,它是一种复调式的哲学思想格局。立足于这一视点,我们就可以看到,《手稿》的核心概念恰恰是“实践”而不是“异化”。马克思只是在“第一笔记本”中,在谈完了对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的经验实证式的分析之后,才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种具体表现形式。而从“第二笔记本”开始,正像马克思在“第一笔记本”的结尾处所提到的,他主要是在研究人是怎么使自己的劳动异化的,这种异化又是怎么以人的发展的本质为根据的。也就是说,在后两个笔记本中,马克思展开的主要是以历史性话语为基础的“异化”的生成过程。“第二笔记本”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这种异化的生成过程的。在“第三笔记本”中,马克思通过把经济学的观点提升到哲学的话语层面,实际上又得出了这样的思想:人恰恰是在对象化劳动,即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经历并扬弃异化,从而达成自己的类本质的。从“第二笔记本”开始,马克思论述的重点不在于人的类本质的具体内容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现实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异化特征,而是人通过对象化劳动的实践经历并扬弃劳动异化关系的过程。因此,从整个《手稿》的完整内容来看,马克思“异化”的逻辑只是其中的一个子内容,而主导的内容则是建立在“实践”的逻辑的基础上扬弃“异化”的理论思路。 我以为,“第一笔记本”在马克思整个《手稿》的理论思路中只是一个前奏,它是隶属于由后两个笔记本所阐发出的“实践”性的扬弃异化的理论思路的。理解了这一点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当马克思在“第一笔记本”中使用实践概念时,他更多地是站在与异化劳动相并列,或者说不交叉的思想层面上的。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节中,他首先从“实践”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对象化劳动的本真内容,“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指植物、动物、石头、空气等自然界中的客观存在物——本文作者注)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在这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实践”遭到异化后的状态,这就是他对异化劳动四种表现形式的说明。在这一笔记本中,尽管马克思谈到像“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这样的话,但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句话中说的是人通过对他人的实践活动产生出自我异化的关系。这踉后面所讲的人正是在对象化劳动的实践活动中扬弃自我异化的关系还是两码事,它基本上还是处在对象化劳动与异化劳动两者并列的理论线索之中。仅把实践理解为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还不够,还要认识到实践是异化借以扬弃的途径。我以为,这是区别《手稿》“第一笔记本”和后两个笔记本的重要理论质点。 在“第二笔记本”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从地产到“本身自为地构成的工业”的发展历程作了梳理之后,在“第三笔记本”中,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运用显然有了明显的不同。尽管此时的“实践”依然不是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客观性社会实践,依然是单方面地处在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线索上的对象化劳动的含义,但它却已经包含了人在这种实践中不断扬弃异化、不断获得自身之本质内涵的意思。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节中,马克思尽管对已经扬弃私有财产的条件下人的类本质的内涵作了不少阐述,但从这一小节的整个内容的前后联系来看,主导的线索是人通过“历史的全部运动”达到“共产主义”的过程。他说,“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它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着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这段极具黑格尔哲学“味道”的话所表达的实际上跟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史同时是它的自我认识史的观点是相类似的。马克思的意思是说,人的对象化劳动过程,即实践的过程,既是它作为经验存在的生成过程,又是它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本质的过程。这跟在这段话之前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的观点是一致的。“共产主义”正是建立在人通过对象化劳动而扬弃自我异化的基础之上的。为了强调这种“过程性”,马克思还强调指出,“不难看到,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在“经济的运动”中为共产主义运动找到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当然不是指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建立在社会经济生活的现实矛盾运动的基础上的,他此时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他是从异化劳动的运动的角度来理解私有财产的运动的。他在这里所表达的意思是,人的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必然不断剥离和扬弃自我异化的关系,并进而达到“共产主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