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事求是”含义的演变与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新民(1953-),男,河北省磁县人,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助理巡视员,主要从事党务工作和党建理论研究。中共河北省委 宣传部,河北 石家庄 050052

原文出处:
《河北学刊》

内容提要:

本文意在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一历史考察。从“实事求是”一词作为一种求实学风的提出,一直到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人从世界观的高度对“实本求是”赋予新的含义,揭示了“实事求是”含义的演变和发展。希冀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事求是”的含义,更好地树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1)04-0093-04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逐步总结出来的。我们党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蓬勃发展、兴旺发达;什么时候违背了它,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到挫折或失败,就会给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线,是各级干部从政的必修课。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实事求是的含义,对于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非常重要。

      一、“实事求是”的原义

      “实事求是”一语,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班固在撰写《汉书》时,对河间献王刘德的一句评语。为了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含义,了解实事求是思想发展的历史,有必要熟悉一下刘德其人其事。

      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二子,生于公元前172年,卒于公元前130年。在汉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被册封为河间王,国都乐城,治所在今河北献县城东南7.5公里处。刘德身为帝王之子,知书达礼,好学不倦。当时,列国诸侯大都骄奢淫逸,灯红酒绿,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与刘德同父异母的弟弟刘胜,被封为中山靖王,史书称他“为人乐酒好内”。前些年他的墓在河北满城被发掘后,随葬品中出土了不少酒器,可见其奢侈。惟献王刘德洁身自好,爱古博雅,专以圣人法度遗落为忧。刘德在位26年,于汉武帝元光五年病逝。汉武帝因其聪明睿智追谥为“献王”。

      刘德一生喜书好儒。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古籍文献散失,人们不敢公开喜好经典,只得心诵、腹背、壁藏、岩埋。汉初,独尊黄老之术,与民休养生息,遂有“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但儒家文献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搜集整理。汉武帝即位后,一改汉初崇尚黄老的政策,转而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为儒学复兴创造了良好环境。在西汉儒学复兴初期,刘德作出了很大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表现在搜集古书上。《汉书·河间献王传》记载:“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刘德每遇儒家典籍,便高价收购。如对方不售,则千方百计借来,手抄笔录,以副本送给书主,将真本留藏,以此获书不少。诸如《周官》、《尚书》、《礼记》、《孟子》、《老子》等,数量与当时汉朝宫室存书不相上下。后来,刘德入朝献书,武帝将所献之书藏于秘阁,当时并未流行于世。至西汉末,刘歆整理秘阁发现后,才使之流传。民间也有把“献王”理解为献书有功,俗称“献书王”。

      其次,表现在整理古籍上。刘德以当时名儒毛公和贯公为经学博士,继而广招齐、鲁、燕、赵的儒学名土,把搜集到的古籍进行整理,勘误订正,校理成册。据《献县志》记载,刘德为方便群儒校勘古籍,特在乐城南12.5公里的古驿道旁建日华宫(今河北省泊头市严家铺)。宫内置馆20余所,房屋数百间,集名儒学者数百,昼夜讲读、校理,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儒学研究中心。在搜集整理德学书籍上,刘德的贡献,集中体现在《毛诗》和《左传》的辑传上。《毛诗》又称《毛氏诗经》,由河间人毛亨、赵人毛苌所传,刘德审定而成。为与当时流行的《齐诗》、《鲁诗》、《韩诗》加以区别,谓之《毛诗》。齐、鲁诗早已亡佚,韩诗也仅有《外传》,惟《毛诗》流传至今,成为后人义疏、笺释《诗经》的根据。至于《春秋左氏传》,汉初北平侯张苍及梁太傅贾谊、京兆尹张献等皆曾编修,贾谊传授给贯公,贯公被召为河间国博士才辗转传至刘德之手。刘德视《春秋左氏传》为宝,经日华宫核实校正,才整理为今天的《左传》。难能可贵的是,刘德整理古籍的态度非常认真,多方考证,一丝不苟。

      再次,表现在崇尚儒术上。《汉书·河间献王传》说刘德“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颜师古注:“被服,言常居处其中也。造次,谓所向(必)所行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刘德经常研修礼乐,衣着服饰以及所作所为都仿效儒士的样子。山东的儒士因此都归附于他。有一次,武帝在三雍宫召见,向其询问了30多个问题。他的对答按照儒学推论,语言精炼而中心明确,朝中文武都很敬佩。刘德一生还撰写了不少文章,后人辑为《河间献王书》,刘向的《说苑》曾收入刘德佚文四则。为说明问题起见,这里摘选两篇。第一篇:

      河间献王曰:“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人一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

      第二篇:

      河间献王曰:“禹称:‘民无食,则我不能使也,功成而不利于人,则我不能劝也。’故疏河以导之,凿江通于九派,酾五湖而定东海。民亦劳矣,然而不怨苦者,利归于民也。”

      从中不难看出,刘德非常推崇尧、舜、禹、汤、周公、孔子等先圣之德,从其之道,崇尚礼乐,以民为本,推行德治。这些都是与儒家学说一脉相承的。

      纵观刘德一生,班固给他下了八个字的评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颜师古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从刘德的生平和事迹来理解这句话,意思是刘德在修礼乐、学经典时,喜好先秦诸子的古书,对旧书“求真是”,“留其正本”。也就是说,刘德的“实事求是”是考证古书时求真是,讲的是实证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一种求实的学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