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82(2001)04-0005-05 一 市场经济时代对人学的呼唤 经过许多的曲折探索,在人类历史要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终于确认了我们民族的唯一前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由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历史发展反复证明,这是我们国家唯一的正确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学者多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转型的角度出发,认为转型的内容就是:在经济方面,实现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到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方式的过渡;在政治方面,完成从君主、军阀专制的官僚政治向自由、平等的民主政治的转轨。但他们完全忽略了转型的最核心的内容:人的现代化,即从群体主体社会中的传统人向个体主体社会中的现代人的转换。“身处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如果没有经历人格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1] 对个体主体性的肯定和张扬是市场经济社会的最主要特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市场经济是一种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实现有限资源最佳配置和劳动力合理分配的经济机制。市场机制的运行,客观上要求商品交易的双方必须是平等的、自由意志的利益主体。因为,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交易双方在价值规律面前是完全平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它否认任何基于血缘、地域的特权;它肯定交易主体利益的权利和正当性,鼓励、刺激主体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创造;它要求交易主体必须对自己的交易行为和后果负完全的责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即普遍化了的具有利益性、独立、平等特质的个体是其最基本的社会特征。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从根本上讲,就是使具有利益性、独立、平等特质的个体普遍化,即建设一个个体本位的社会,使人的存在方式从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化,群体走向单个人的分化;使人从人身依附和等级从属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成为具有独立实质的人。否认个体的主体性,经济和政治的现代转型也就失去了根本依托,无异于缘木求鱼,市场经济社会的建设也就丧失了意义,不可能有实际的发展。因此,有学者指出:当今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最大历史作用和人文价值就是促进“独立个人”的形成,而“独立个人”的形成对我国现代化和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战略意义[2]。 全世界几百年来正反两方面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在促进物质生产的巨大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等方面确实发挥了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它打破了束缚人的独立性、主体性的枷锁,促使人摆脱物化及自我异化,为向“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的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相分离的特点,必然造成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主体地位的片面性。一方面,对物质利益的极端追求造成了个人对货币的盲目崇拜,“在货币中表现出异化的物对人的全面统治”[3];另一方面,无数个体创造活动所汇聚而成的总成果却不能为每个个体所支配。市场经济的这种片面性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人的自我遮蔽和自我迷失,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人性被严重扭曲,人的本质被非人化。我国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客观上也存在着这种片面发展的可能性。而且,由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历史特别长,群体本位的社会特征表现的尤其明显,大大增加了以市场经济形态为基础的个体本位社会转型的难度。而我国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既定利益格局的大幅度调整,也使个体的主体性建设呈现更为复杂的状态。事实上,我国已经出现了政治腐败、道德滑坡等不正常现象。这是我国目前个体主体性建设落后的表现,客观上阻碍着我们由群体本位社会向个体本位社会的转变。市场经济社会的个体主体性原则和目前我们国家个体主体性建设落后的现实,迫使着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哲学和历史学的研究——加强对人的研究。从人的对象世界回归到人自身,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开创一个全新的“人学世纪”。 二 哲学人学的启示与困惑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哲学界就一直关注“人的问题”,先后开展了人道主义、人的异化、人的主体性、人的现代化等问题的集中研究和讨论。但是,这一时期“人的问题”的探讨,从根本上说,由于缺乏基本社会事实的依托,只是对“文革”时期人的生存权利被粗暴践踏的一种本能反抗和感性探索。直到党的十五大召开才明确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才真正为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确立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制度保障。这一时期的哲学人学研究具有了理性和自觉的特点,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形成了名副其实的“人学热”。它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缺陷和不足也是很明显的,这对我们的人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