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新思维

作 者:

作者简介:
殷庆威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四系政委、副教授; 钟新海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政教室副主任、讲师。青岛,266041

原文出处:
《东方论坛》

内容提要: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新发展观包含着生态持续性原则、经济持续性原则和社会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为主客体关系的重构带来三方面影响:一是主客体关系在当代的时空拓展;二是主客体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人与自然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之间的消极互动向积极互动的转变;三是开辟了主客体关系中理性与价值双重尺度整合的可能性。可持续发展观为当代人类自我中心化的扬弃提供了逻辑和实践的契机:一是它带来了极限意识的觉醒;二是它带来了不同地域和民族文化间的互为“他者”及“对话”关系的确立。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7110(2001)02-0009-07

      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为人类社会跨世纪发展,昭示了一种广阔的前景,其实践结果必将极大地改变并优化人们的存在方式。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21页。)因此,从哲学层面解析可持续发展观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其二者关系的新思维,对于人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未来命运,无疑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和深邃的理论价值。

      一、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观的新思维

      发展,是哲学思维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发展问题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发展已成为人们重新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核心与焦点问题,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审视并批判传统的发展观,探讨并描述未来的发展景象。

      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志着一种新发展观的诞生。报告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下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报告认为,人类社会在以往虽然获得了经济的迅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严重地限制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选择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以保证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新发展观的提出,得到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183个国家和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其中包括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阐述了有关两重性发展的40个领域的问题,提出了120个实施项目,以促进现有人类社会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使人类生存方式与地球的有限承受能力相适应。可以说,它是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的转折点。以此为标志,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主导思潮。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有其特定的现实原因和理论前提。它既是基于人类对以往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深刻反省,对过去的实际发展过程的总结,又是系统地概括和批判地吸收以往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的产物。

      人类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进展,尤其是20世纪以来,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为以往世纪所无法比拟。但它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口激增、粮食短缺、水资源匮乏、贫富悬殊、核威胁……,这一系列困境使得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严重障碍。要摆脱困境,已不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事情,而必须诉诸于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通过全球性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人们因此把寻求新的发展战略,转变传统发展观念,选择新的发展模式提上了日程。

      在以往的发展研究中,对未来的预测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思路:一是悲观派观点,一是乐观派观点。前者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该组织1972年发表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探索了全球关切的5个主要趋势:加速工业化、快速的人口增长、普遍的营养不良、不可再生资源的耗尽、环境的恶化,认为“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进行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一百年中发生。”因此,悲观派选择了中止增长的做法。尽管它对未来的预测有许多内容并未被证实,但它的预警作用则是不可否认的。与悲观派针锋相对,乐观派则认为,所谓增长的极限是虚幻的,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终将走出目前的危机,从而实现没有极限的增长。应当说,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对这两种片面观点加以辩证扬弃的结果。它一方面借鉴乐观派观点,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又吸收悲观派观点的合理成分,充分注意到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突破增长的相对极限开辟了可能的前景。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在时间上,它体现着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统一;在空间上,它体现着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在文化上,它体现着理性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在这种新发展观看来,“发展”不再等同于“经济增长”,而是一个广义的总体概念。它突破了那种把经济和技术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全部的传统观念,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人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这种新发展观至少包含着三个基本原则。

      1.生态持续性原则。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重要变量,人类活动必然影响着生态平衡,但必须把它限制在自然生态能够容纳的范围内,即以不威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复制能力的限度。否则,其后果将危及人类生存本身。

      2.经济持续性原则。经济增长应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现有公平的效率和有效率的公平,同时,经济增长必须计算环境成本,力求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3.社会持续性原则。社会发展作为一种整体转型,必须保持整个社会诸子系统之间的平衡和相互协同,以避免因某一因素的滞后而限制总体的发展。

      因此,同传统的发展观相比,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了三个根本转变;第一,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过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外延的扩大上。新发展观则要求超越粗放型的经营模式,转向内涵的提高。在人的生活方面,以往主要测重于人的温饱问题,现在则应当更注重人的生存质量,即发展和享受问题。第二,由成果的积累向能力的增强转变。旧发展观主要满足于已有发展成果的积累,而忽视以往发展对未来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可能带来的影响。新发展观更注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及发展能力的预先培养和提高。第三,由单值还原向系统发展转变。过去人们往往把社会发展归结为某一单项因素的突破,认为只要抓住了这一初始因素,一切都会随之迎刃而解,实践证明,这种还原论模式忽略了社会有机体的网络特征。离开了社会总体系统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往往难以实现真正的突破。因此,社会发展实质上是一个诸要素协同的整体跃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