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的内在矛盾的再思考 ^

——兼论哲学思维的特点和功能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耕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志良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要通过思维的内在矛盾,即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建构性思维与反思性思维、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矛盾表现出来,从而使思维运动表现为自己构成自己的运动;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矛盾体现为意识是被意识到的意识,建构性思维与反思性思维的矛盾体现为思维是被反思着的思维,而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矛盾体现为思维操作是把运动的东西静止化;哲学思维是包含着反思的综合性思维,是对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结果”的综合,因而能对人类发展作出总体性、方向性和整体性的预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实践与认识的矛盾是人们认识活动中的基本矛盾。无疑,实践是认识、思维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实践本身不是思维,实践与认识的矛盾往往通过思维的内在矛盾表现出来。从整个思维史来看,思维的内在矛盾主要展示为三对矛盾,即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矛盾、建构性思维与反思性思维的矛盾、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矛盾。然而,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中,讨论的仅仅是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这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够的,因为仅仅停留在这一层次无法进入思维自己构成自己的领域,没有真正体现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实现的认识论变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及其划时代的贡献。本文则从实践与认识的矛盾深入到思维的内在矛盾,具体探讨实践与认识的矛盾如何通过思维的内在矛盾表现出来,从而从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矛盾进入到思维自己构成自己的领域,以此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

      一、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矛盾:意识是被意识到的意识

      通常,人们把意识仅仅理解为对对象的意识。实际上,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都是意识的最初成分,二者互为前提:没有自我意识到的对象意识是不存在的,人认识对象时,知道自己在认识对象,对象意识总是自我意识到的对象意识,而自我意识又总是对对象意识反思的产物。我们注意到,自我意识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如肉体感受的我、行为操作的我、心理定势的我、意识的我,但其核心是对意识的自我意识。由于自我意识能够对主体本身进行认识,能够对自我的利益、目的、能力进行认识,因而它又构成了实践推动认识发展的一个特殊的中介环节,即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必须自我意识到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换言之,实践中的问题、矛盾、规律必须被自我意识到,才有其自觉的促进作用。否则,就是盲目的、不自觉的认识。

      对人类认识史的反思使我们得知,自我意识构成了意识的最初因素,并且构成了意识发展的内在动力。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有无自我意识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最初的人类思维称为“纯粹畜群的意识”,但他并没有把人的意识等同于“畜群意识”。这里,马克思实际上是在作双向比较:他把人的最初意识同现代意识相比,认为前者只能是“纯粹畜群的意识”;反过来,又把人的最初意识同真正的畜群意识进行比较,认为“人和绵羊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5页。)。所谓“被意识到了的本能”,是一种最低的自我意识,即他知道自己的这些能力。所以,马克思的这一比较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实际上说明了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最初产生的人的行为思维就其水平而言,与动物意识类似;但就其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而言,它已构成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已经同动物心理区别开来,成为“人的意识”。

      马克思强调:“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动物没有“自我意识”,所以它与环境的关系只能是一种自在的自发的关系,不是对“我”的关系;而人因其有“自我意识”,所以他同环境的关系成为同“我”的关系。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又指出“我对我的环境的关系是我的意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4页。)。现代心理学、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证实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动物可以认定感觉的自我、心理的自我,但上升不到意识的自我,在自然状态下,动物不会自发地产生“自我意识”。在心理实践中,有的动物甚至学会200多个单词,也会用词表达一些简单的要求,在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形象时,能说“这是我”,但已经是经过训练的、在社会环境中生存着的特殊的高级动物了。从根本上说,自我意识是伴随着劳动、社会以及对象意识一起出现的,它构成了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

      从人的意识存在和发展来看,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最初要素之一,“自我”曾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坐标之一。马克思指出:“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4~35页。)。这就是说,人最初的意识有两个特征:一是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二是意识到自身个人与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即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前者是自我意识,后者是对象意识。思维史、人类学、语言学研究表明,人最初的意识更多的是从“我向”出发的,是把对自我的认识扩大到他物的过程,“万物有灵”、“图腾”都离不开自我的“我向思维”。

      马克思从来没有离开自我意识来给意识下定义。研究马克思的文本可以看出,马克思对意识有两个经典的定义:一是“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二是“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4页。)。这两个定义有着共同的特征,即二者除了强调意识是关于对象意识外,又强化了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是“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所谓“被意识到了的”,是指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也就是自我意识到的;所谓“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是指被人脑结构、知识结构、历史经验改造的“物质的东西”,是从主体角度来理解的现实,二者具有同样的意思。所以,自我意识是意识的内在要素,只要是“被意识到”、“有意识”,就必然包含着自我意识。换言之,思维只要是主体进行的,它就必定是自我意识的。人类认识史表明,人对自我的认识总是加深着人对世界的认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