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J003-854X(2001)02-0039-03 正当人类跨入新的世纪之际,哲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推进哲学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我以为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一、强化哲学的反思功能 哲学具有很多功能,但我认为哲学的主要功能是反思,即对理论和现实的深沉思考。 反思的前提是怀疑。早在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也就是说,哲学产生于对问题的疑惑。亚里士多德就曾质疑过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论断,批评其不探究美德产生的方式;后来,W·蒙泰涅明确提出哲学就是怀疑;R·笛卡尔更是把怀疑作为哲学研究的普遍原则;D·狄德罗则认为怀疑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一切事物都需要检验,一切都需过滤筛选。这些都说明了怀疑在哲学思维中的重要性。对于宣称的真理表示某种怀疑,也一直是哲人们追求真理的基本态度。 有怀疑才会有反思。哲学的反思,既不完全是对意识的内在活动的观察(洛克语),也不完全是对思想本身进行反复的思索(黑格尔语),而主要是针对问题的原初起点,采用“什么”(本体意义)、“如何”(方法意义)、“为什么”(知识意义)、有何功能或作用(价值意义)的提问方式,寻追问题的真谛。 反思的结果是批判。哲学的批判不仅仅是从历史和逻辑的高度对已有的知识或理论的批判,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已有知识或理论的现实基础、前提进行考察。哲学的批判在指向理论特别是哲学自身的理论时,更要指向现实。换句话说,哲学不仅仅是对理论的批判,而且更重要的是对现实的批判。 在哲学史上,康德哲学以其批判的特性而著称。康德通过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来“判定一般形而上学是否可能的问题,规定它的来源、范围和界限——以及所有依据确定性原理的问题”(注:I·Kant:Critique of Pure Reason new york,1966,XXIV)。康德第一次明确地把哲学的批判规定为内在的或哲学的自我批判与外在的或非哲学的批判两种,并且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旨在反对哲学独断论有关终极性知识的观点。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各流派更是强调哲学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如马克斯·霍克海默尔、埃里希·弗洛姆、赫伯特·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日常生活批判,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认识批判,哈贝马斯的“商谈”,罗蒂的“文化批判”,都十分注重哲学的批判,还有当代西方文化中新产生的建构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社会广泛存在的“实利主义”、“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以及“二元论”、“机械论”、“人类中心主义”等倾向的否定,也可以说是一种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其他西方哲学各流派更具有批判的特征,从本质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哲学。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就充分显示出对资本主义制度及由此产生的“劳动异化”的深刻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就是在批判当时的“文化本文”即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由此形成的“劳动异化”基础上产生的。 当代哲学的发展,也必须怀疑反思和批判,怀疑、反思、批判是哲学的生命力所在,如果不怀疑、反思、批判,哲学就将丧失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二、更新哲学的话语 哲学源于现实,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但哲学的表述不能照搬现实生活的用语和具体科学的概念。哲学话语不同于日常生活词语或科学术语,具有独特的含义。像“主体”,在日常用语中通常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权利与义务的持有者,而作为哲学话语始终是指进行对象性活动的人。很多哲学话语源于日常语词,但其含义又不同于日常语词,如“物质”、“矛盾”、“时间”、“空间”等等。也有一些哲学话语来自科学术语,如“系统”、“结构”、“功能”、“信息”、“反馈”等等,但其含义也得到了丰富和升华。 当然,哲学话语的含义不是纯粹的虚构,而是通过对“历史生活本文”与“文化本文”的分析,来反映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就像卡西尔所认为的,这种反映,既使我们洞见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整体。 哲学的发展,需要在内容上不断更新,也需要在话语中不断突破。一部哲学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哲学及其话语上的更替史。当然哲学话语的更替决不是随意的,决不是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胡说”,也不是“游戏,概念的游戏”(注:马修斯:《哲学与幼童》,三联书店1989年版。)或话语的“自由嬉戏”(注:德里达:《结构、符号与人文科学话语中的嬉戏》,载《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而是哲学面向现实,从现实中提炼新的哲学话语的过程。 哲学要面向现实,包括面向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现实。现实亦既有经济的,又有政治的、文化的。哲学面向现实,但决不是像经济学、政治学那样去解决具体问题,而是站在现实的基础上,去探索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重大的且十分复杂的关系,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等,抽象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哲学话语。 强调哲学的发展需要话语的更新、突破,必须正确理解“哲学通俗化”的问题。这里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哲学的宣传、教学方面,一个是哲学的研究、发展方面。前者需要通俗化,要将抽象的哲学理论用通俗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影响受众;但后者即哲学作为一门系统性的、高度抽象化的学问却不可能整个地被通俗化。我们要超越哲学的经验化、常识化理解,根除哲学的简单化、庸俗化倾向。如果哲学失去它独特的话语,那它也就失去了它独特的魅力。因此,在哲学发展过程中,我们同样不能用日常语言和具体科学概念替代哲学话语,不能用常识的方式来理解和表达哲学观点,也就是说,不能把“非哲学”的常识当作哲学,把哲学变为某种冠以“哲学”名词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