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实践哲学视界

作 者:

作者简介:
韩秋红 李百玲 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原文出处:
《长白学刊》

内容提要:

实践哲学是与当代中国实践相适应的哲学形态,是在突破前苏联哲学僵化体系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实践哲学以实践为基本观点,以实事求是为基本特征,充分重视人的自主选择和创造精神,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价值中心地位,解决自然物质世界与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世界的矛盾,这一矛盾只有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才能现实地得以统一。实践哲学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哲学基础,是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力量。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78(2001)03-46-04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哲学,其总体风格可以这样概括:以物质概念与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最根本的范畴,以完全决定论(即认为事物发展前途由客观规律完全地决定,而不存在多样可能性)为特色,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遵循与服从为人的活动的目的。整个自然与社会被理解为由客观规律所完全确定的机器。当然,这种哲学含有许多合理的、正确的因素,但它反对强调实践活动中主体因素,反对承认客观事物随机的、自由的非决定性的一面,忽视人的主体的价值目的在历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哲学强调物质与客观规律,贬抑人的实践与主体精神。这种总体风格,正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哲学缩影。

      一、当代中国与实践哲学

      与当代中国相适应的哲学,必将是与哲学流行形态完全不同的哲学形态,它正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哲学。实践哲学已经突破了前苏联体系的僵化性质,充分重视人的自主选择与创造精神,形成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总体风格:

      1.突破前苏联体系的“实物求真”的原则,以“实事求是”为最基本的原则。实践哲学所关注的客观物质事件,不是脱离人的外部自然界,而是作为“客观的物质活动”的人的实践行为本身,以及实践的改造对象与实践所创造的客观结果。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用“实事求是”来概括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这一特征。从词意上讲,“实事”中的“事”,是人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并非指与人无关的“物”;“实”,是客观实在性,也即物质性。因此,“实事”指的正是作为客观物质活动的人的实践活动。“实事”二字一起道出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出发点——作为客观物质活动的人的实践。而“实事求是”中的“是”,不仅指对人的实践活动所遵循的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而且包括对人和社会的发展有用的实践效果,也即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的实践效果。在作为“实事求是”原则的杰出体现的著名的“三条标准”中,邓小平同志以“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即在价值上的实践效果标准)来作为衡量改革开放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方向的尺度,作为“实事求是”所“求”之“是”。所以,“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已经突破了前苏联哲学体系的狭隘的“实物求真”范围,而拓展到了“求善”的价值论领域;人们不仅要遵循理论理性来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要遵循实践理性来改造客观世界,求得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的实践效果。这就是说,实践哲学的第一方面的特征,是把哲学的重心放在人类实践活动上,既强调认识实践对象、实践活动本身的客观规律,又强调包含在实践效果中的价值的意义,强调价值论在哲学中的地位。

      2.实践哲学强调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全面的实践关系,因此,它在承认人的精神被外部物质环境所决定的同时,承认实践主体的作用,承认人的自主性是进行真正的创造历史的活动的前提。当代中国是重视人的主体性的社会主义。这突出地表现在:首先,当代中国强调“解放思想”,认为主体处于“思想解放”的状态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求人的主体状态从因循守旧、不敢根据实践需要突破原有教条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主体处于积极发挥自身作用的状态。因此,主张解放思想的哲学,是重视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的哲学。人的主体性是人进行创造性的、能够实现自己价值目的的实践活动的前提。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而这也恰恰是实践哲学的基本观点。其次,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发挥人的主体性。因为市场经济要求确认各个经济主体的主体地位。即各个经济主体,从经济法人到各个就业者和消费者,必须在市场中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主选择。因此,主体目的和主体的自主活动将越来越对历史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人类历史的发展结果,不能仅仅由客观规律负责,而且也必须由主体的目的和行为负责。

      3.在认识——改造世界的理论上,当代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人们自主的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总和,它的规律不是某种摆在人们面前的、通过静态观察可以进行认识的客观事物,而是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创造的事物。邓小平反复强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不能在实践之前,先确定某事物姓社姓资,然后再实践,而是应当大胆试,大胆闯,在实践中,根据实践效果,来判断其姓社姓资。这是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这就是说,不是以实践之外的某种事物为出发点,而是从实践出发,研究事物在实践中的规律,最后在实践中加以检验。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市场经济的建设对哲学的根本性要求。

      4.当代中国的市场经济不仅强调事物的存在,更强调事物的价值,强调人类周围的世界是一个价值世界。因此,反映市场经济需要的哲学,强调客观物质世界不仅是物质本体世界,也是一个“价值世界”。反映物质本体世界的核心概念是“物质”,人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是这个世界的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价值世界的核心概念是“价值”,人是价值世界的中心,一切事物在价值世界中的地位,取决于它相对人的关系。人类通过其实践活动,不断按照自己的目的来改造世界,从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赋予事物以价值,不断将物质世界转变为价值世界。而这个过程,正是社会以经济为基础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哲学重视客观物质世界,但是更加重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世界,因为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产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