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文化背景中哲学理性的位移

作 者:

作者简介:
衣俊卿,哲学博士,现任黑龙江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历史与乌托邦》、《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等。

原文出处:
《开放时代》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人类精神生产领域中,哲学几乎是最古老的学科门类。然而,在研究域界上,哲学却往往比其他具体的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更难厘定,哲学研究常常一次又一次地回到研究对象、基本定位、研究范式、基本形态等元问题。但这决不是哲学的弱点或不成熟性,而是哲学特有的存在方式,它深刻地揭示了哲学与人本身的本质性关联。因为唯有哲学从本质上或总体上解读着人的存在本身,或者说,每一时代真正的哲学都是人的生存的意义的自我澄明。因此,哲学不可能固守不变的域界和不变的定位,而是与人的生存一同自觉地扩展和显现存在的意义。

      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可以较好地解释过去20年中国哲学研究中颇具矛盾性的一个现象:一方面,哲学研究的具体对象和领域呈现出发散和多元的发展趋势,从八十年代关于哲学观念的更新和哲学体系的改革到九十年代哲学新生点的不断涌现,价值哲学、发展理论、文化哲学、交往理论、人学、经济哲学、社会哲学、公共哲学等的出现,使哲学研究在具体的对象和主题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但是,另一方面,关于哲学的“受冷落”、“贫困化”、“边缘化”,以及哲学的“重新定位”的话题却被人们一再提起。问题主要在于,当人们不断推出新的哲学主题和对象时,往往没有从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文化景观入手去重新定位我们的哲学研究,而是依旧从原有的哲学观念、哲学范式和哲学定位去研究新问题,因此,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哲学研究同我们所处的时代之间似乎有某种“隔膜”。

      1、关于传统哲学定位与哲学范式的分析

      这里所说的“传统哲学”的含义比较宽泛,包括到黑格尔为止的旧哲学,也包括过去几十年我国哲学研究的主要情形。这些哲学研究虽然在观点和思想上有各种差异,但是,从哲学的定位上来说,它们均与马克思所分析的特定时代的分工状况密切相关。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独立的意识形态的产生与精神生产的独立化及其职业精神生产者,即思想家的出现直接相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分工的发展,其中,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分工,是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分工。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真实地这样想象:它是某种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够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出版,第36页。)

      应当说,传统哲学的定位大多与这种深刻的社会分工状况直接相关,不仅哲学研究本身表现为超越一般社会生活的抽象的、思辩的理性活动,而且哲学理性的关注点或聚焦点也往往是现实的生活世界之外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传统哲学定位和哲学范式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特点:(1)外在性特征。传统哲学理性主要表现为生活世界的一种外在的教化,是普通民众的“立言人”和“代言人”,而不是生活世界内在的文化启蒙;(2)专断性特征。由于定位于社会结构的最顶端的抽象的和思辩的理性王国,因此哲学往往成为真理和理性的垄断者,它虽然也关心人的行为的善恶是非,但其着眼点不是人的生存的觉醒与展开,而往往是对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的理性统治与约束,在这种意义上,传统哲学偏重于体系和理性教条;(3)“非人本”特征。由于上述定位,传统哲学往往没有把历史理解为人的生存活动的展开与生成,而是视作非人本的、无主体的“神律”或“他律”的自然进程,由此构造了以绝对物质、绝对精神、绝对理性、绝对神性等为核心的“实体形而上学”。

      我们如此概括传统哲学的特征,并不是一般地不加限定地对传统哲学否定的态度。实际上,每一时代哲学的发展状况是那一时代人的生存状况的写照,传统哲学的上述定位和基本特征是同传统社会中人的个性和主体性不发达的状况相适应的。

      然而,必须看到,正因为传统哲学的定位是同传统社会人的生存状态相适应的,因此,它也就带有自身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因此,当世界的理性化和个性化的进程成为历史主流时,以外在性、专断性和“非人本性”的实体形而上学为基本定位的传统哲学就在黑格尔的泛逻辑化的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中走向终结。在历史本体由“他律”或“神律”的外在实体向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本身回归的同时,哲学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学、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卢卡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向生活世界回归。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活动依旧由专业的哲学家们从事,但是它不再满足于“高处不胜寒”的思辩的理性“阴影王国”的定位,而是把目光专注于人在其中现实地交往与生存、现实地创造价值和意义的生活世界;哲学不再以外在的和超越性的理性实体的化身自居,而是向人的生存的本质性文化精神回归;哲学不再是少数独断的权威哲学家关于绝对真理的“独白”,而是丰富多彩、充满个性的哲学理性活动的“对话”;哲学不再热衷于颁布最终的体系和普遍适用的教条,而是回归到本真的哲学形态,即反思的、批判性的理性活动和文化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