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59 (2001)02—0064—06 一、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个命题、一个口号很走红,这就是“以人为本”,它在一些著作、文章、讲话甚至广告中的使用频率极高:“发展经济要以人为本”、“科学技术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以人为本”、“文艺要以人为本”、“体育要以人为本”、“管理要以人为本”、“经营要以人为本”、“哲学要以人为本”等等,总之,我们所想、所做都要“以人为本”。 这是一个很动听的口号,但也是一个很可疑的命题。动听,是因为它把人抬得很高,视人为本,人人听了都高兴,都乐于接受。可疑,是因为它意义不明,歧义丛生。人们赋予“以人本为”以各种不同的意义,传达不同的思想,或者人们对“以人为本”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因此,我认为对这一口号、命题有加以辨析的必要,以便确定,在什么意义上讲“以人为本”是正确的,在什么意义上讲“以人为本”是不正确的。 二、“以人为本”的一种含义是:对人来说,人是最宝贵的,人是人自己的最高目的,人之所想、所做,都是为了人自己,不是为了人之外的东西,例如不是为了自然、不是为了上帝。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以人为本”的命题是正确的,具有进步意义。 人们所想、所做,不是为了上帝,不是为了回到天堂,不是为了来世,而是为了人的现实的利益,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就提出的思想,当时叫人文主义,后来也叫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今天也可以叫“以人为本”。这是反对宗教神学的,也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在宗教神学中,总是贬低人而抬高神,贬低现世的生活而抬高天堂的或来世的生活。神学家安瑟伦说:“轻视自己的人,在上帝那里就受到尊重。不顺从自己的人,便顺从了上帝。可见,你应当把自己看得很微小,这样,在上帝眼中,你就是大的,因为你愈是为人间所蔑视,你就愈是得到上帝的珍视。”(注:转引自《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3页。)封建君主借神以抬高自己,把自己看作是神在人间的代表,所谓“君权神授”。与此相反,人文主义者则抬高人而贬低神,抬高现世的生活而贬低天堂的生活。但丁说:“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注:《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第3页。)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 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们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注:《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第11页。)在政治上,人文主义主张民主,主张人的自然权利,反对专制。后来的人道主义一直继承了这一思想。 人文主义抬高人而贬低神的思想,以及主张民主反对专制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即使在今天还没有失去它的进步意义。在今天,我们仍然存在着反对封建专制流毒争取民主的任务,仍然存在着反对宗教神学的任务,也存在着反对各种邪教的任务。因此,在反对宗教神学、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的意义上讲“以人为本”仍然是正确的。 在今天的西方和中国,存在着一种思潮,叫作“反人类中心主义”,也可以叫作反“以人为本”。在他们看来,我们所想、所做,不能只从人的利益出发,而是同样要尊重自然、尊重动物,它们不应成为我们改造的客体,它们是和我们平等的主体,我们要和自然和睦相处,不要和自然相对立。据说,这样就可以克服今天存在的严重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思想,其实在费尔巴哈那里就有了。费尔巴哈虽然是一位人本主义者,但他理解的人是一种自然存在,回到自然是人的最好的状态,因此他反对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改造自然,他说:“理论之立场,就意味着与世界和睦相处,……与此相反,如果人仅仅立足于实践的立场,并由此出发来观察世界,而使实践的立场成为理论的立场时,那他就跟自然不睦,使自然成为他的自私自利、他的实践利己主义之最顺从的仆人。”(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45页。) 我不同意“反人类中心主义”的这种观点。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在于它通过改造自然创造自己的生活。人是通过改造自然而使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的,而且通过不断改造自然而发展自己。人只要想做人,就必须改造自然,要人放弃改造自然,就是放弃做人。把生态环境的恶化完全归之于对自然的改造,客观上掩盖了生态环境恶化的社会根源。人对自然的改造并不必然地产生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生产力的相对发展和相对不发展,二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制度,个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对立,三是认识的限度。在很长的一个时期中,在生产力较低的水平上,人对自然的改造并未产生生态环境问题。人对自然改造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它一方面与生产力的相当高度的发展而又没有更高度的发展有关,更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这种社会制度就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在这种制度下,存在着个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分裂,人们在改造自然时追求个别利益而不顾社会公共利益,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要克服生态环境的恶化,一方面要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在更高的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消灭利益的对立。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由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定方式产生的,同时又要由对自然改造的方式的变革来克服,而不是不要从人的利益出发来改造自然。其实,人们之所以关注生态环境的恶化,之所以要“尊重自然”、“尊重生物”等等,仍然是出于对人自身利益的考虑,这不正是“以人为本”吗?所以我认为,在人所想、所做不是为了自然而是为了人的意义上,今天仍有提倡以人为本以反对“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