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人学的对象与方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志尚(1935—),男,江苏常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研究。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内容提要:

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人学,不同于人的科学、哲学和社会哲学,它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人学研究必面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原则,个体、群体和类的统合以及主客体统一的历史辩证法。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Q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1)02—0007—04

      什么是人学?现在有不同的解释。顾名思义,人学的研究对象当然是人,但不是有关人的一切问题都是人学的对象,也不是一切以人为对象的科学都是人学。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

      人学作为一门正在建设中的新兴学科,它在人类科学知识系统中占有特殊的、其他科学所不可替代的、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

      人学(hominology)不同于人的科学(the science of man)。人的科学是泛指一切以人为对象的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人学是从哲学这个思维的最高层次上对人自己的反思。它要求在概括和总结当代有关人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的基础上,阐明什么是人和如何做人的基本道理。其中至少包含有这样一系列重大课题,如:人类生存、发展的条件,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的关系,人的生存、发展的现代图景;人性和人的本质,包括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人的共性和个性,人的活动和主体性,人的理性和非理性,人的情感和意志,人的交往、竞争和合作,等等。又如,人的需要和利益,人的价值,人的平等、权利和责任,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等等。再如,人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如何改变、发展自己,这里涉及怎样确定正确的目的、信仰和理想,怎样处理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群体(从家庭、社团、阶级到民族、国家、社会以至整个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怎样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怎样实现人的价值,等等,一系列怎样做人的人生哲学问题。因此,人学与各门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技术相互交叉,但又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加以综合的基础理论。所以,人学需要广泛吸收与人有关的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作为自己研究的资料和立论的根据,而人的各门科学也需要人学为它们提供人的哲学理论指导。

      这里有必要专门说明人学和哲学的关系。对人学和哲学的关系人们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人是世界的主体,哲学应以人为本,以人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中心和目的,哲学就是人学。或者说,哲学经过古代的本体论哲学和近代的认识论哲学两个发展阶段,发展到人本学哲学阶段,而人本学哲学就是人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研究哲学和研究一切科学一样,都是为了人的需要。但不能因此就把哲学研究的对象归结为只是人。人学就是人对人自己认识的反思,即人的哲学,是哲学这个学科中相对独立的分支。如同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社会哲学、思维哲学(认识论)、方法论一样。笔者持后一种观点。

      笔者认为,以往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把哲学定义为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一般规律的学问,确有不足之处。由此导致哲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回答世界是什么,而没有专门回答人是什么,也忽视了世界对人的意义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思考,这是应该修正的。其实,自然界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又是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社会是人的集合,但是作为客观化了的社会存在,它既是人们生存的社会环境,也是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思想和意识则是人的精神世界。所以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哲学思考的中心和基本问题,当然也是人学的基本问题。因此,哲学应该定义为关于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自己的存在、本质、关系和普遍规律的学问。在哲学研究中应该突出人的主导地位,不能“见物不见人”。所以,完全有必要建立人学这门分支学科,把一系列有关人的哲学理论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但无论如何,强调人的问题的重要性的同时,又不能“见人不见物”。这是因为“物”在哲学上就是指“物质”范围,它的外延包括整个宇宙,即整个客观世界。所谓“物质本体论”就是哲学上的唯物论,主张世界本来就是物质世界。包括人在内,世界上实际存在着的一切事物都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同形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而物质就是客观实在。或者说物质的惟一特性和本质就是客观实在性。强调物质的客观性,是相对于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主观性而言的。对于作为主体的人来说,存在于人之外的一切事物都是客体(object),都是人的活动对象。对于人的主观精神(包括意识、感觉、理性、思维、情感、意志以及无意识等各种形式)来说,物质是客观存在,是人的主观精神的惟一本源。所以,不能因为强调研究人的问题的重要性及研究人学的意义而把哲学归结为就是人学。不能用强调“人本”而否定“物本”、用哲学是关于人的学问来反对和否定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那样,就会使人学因脱离它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而偏离正确的方向。

      对人的科学认识要以对整个世界的科学认识(即正确的世界观)为前提,而对人和人与世界关系的科学认识又转过来充实和加深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我们既要正确认识人性和人的本质,充分估计和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实现人的目的和价值,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归根到底,人的存在始终必需依赖外部世界;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受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制约;人的力量再大也永远不能改变物质即外部世界的优先的、基础的地位。因此,哲学应该包括但不能归结为人学。过去,由于对人自身认识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重视不够,导致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因此,加强人的哲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为了防止产生另一种夸大人学的地位和作用而忽视甚至排斥世界观研究的片面性,全面、正确认识人学与哲学的关系,给人学以正确的定位,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