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0-2677(2001)01-0018-05 2000年10月14~16日,第三届全国人学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研讨会由中国人学学会、西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与会学者60余人,提交论文40多篇。会议主题是“人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者们交流了最近一年多来人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着重探讨了进入新千年和新世纪的人学建设问题,特点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提交会议的论文和会上的发言,不是脱离现实的抽象议论,而是紧密结合当代实践提出了很多理论上的难点和新的见解,给人以启迪,对推进人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有积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中青年学者占了多数,他们朝气蓬勃,思想解放,进步迅速,说明老中青结合的中国人学科研队伍正在发展壮大,前景光明,令人鼓舞。 经过讨论,学者们认识到,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担负着建设和发展的双重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关键在于理论创新。为此,除了依靠人学家们辛勤劳动开展创造性的理论思维之外,研究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明确对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人学不同于人的科学,不同于人类学,也不等同于哲学,而是从哲学发展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分支,它的特点是在吸收各门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对人自己的反思。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和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二是思想方法正确。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自觉运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系统论等科学方法;三是抓准人学发展前沿的关键问题。要经过系统调研,筛选出一批结合当代实践和学术争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明确重点,分工协作,首先在基本原理的建设上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四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学术上百家争鸣的方针。 针对当代新科技革命,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等一系列新情况,学者们提出了有关人学研究的很多新问题。摘报如下: 一、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有的学者指出,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认识、改造和征服自然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反人类中心主义则认为,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不仅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非再生资源严重破坏等问题,而且出现了人类用科技毁灭自己的可能性,这是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因为它奴役、掠夺自然,在人和自然关系上,坚持主客二分、天人相分。所以反人类中心主义主张所有事物都有发展的权利,不仅有人权而且有物权。以此为基础的生态伦理学主张,不仅人与人之间有道德问题,而且人与自然之间也有道德问题。这个争论提示人们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反人类中心主义能否成立呢?人和自然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人类要生存和发展,不能不征服、改造自然。舍此,又如何认识、评价和从事实践呢?看来不应片面地而必须全面地总结人类实践经验,更加深入地探究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二、关于新科技革命与人的自我认识的深化 有的学者认为,近来生命科学技术有很大进展,最突出的成果就是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这个问题与人学关系密切,主要是提出了基因与人的本质的关系问题。有种观点认为,基因就是人的本质。这是不正确的。人是什么与基因有很大关系,但不能说基因就是人的本质,或者基因决定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应该是社会实践。因为人和社会的一切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当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对提高人的生产力有很大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的本质是实践,并且对人的发展前景有所了解、预测。从猿到人大约有500万年的演化历程,从基因来看,人与猿有98%相同,2%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差别和变异,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人类祖先自己的劳动,是人的历史活动。人之所以为人即由此而来。仅仅由于先天的基因还不能成为人,它只提供生理基础。婴儿要发展成为人必须经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从人类自身来看,所有的人99.9%的基因相同,只有0.1%相异。所以,人与人的差别有基因的因素,但主要是人后天的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基因只决定遗传过程,真正成为人取决于社会实践和文化的学习、创造过程,现在发现甚至有缺陷的基因也可能通过这个过程有所弥补和修复。 根据分子生物学,基因就是遗传密码。现在人类已经开始以基因为基础对动物进行复制。如果把人的基因图谱绘制出来,把基因的功能搞清楚,也将可以对人进行基因复制。这样,在以前人的自然进化的基础上,还会出现一种新的进化——人的人工进化。这就向我们提出:人类的前景是什么?不仅要思考人的现代本质,而且要思考人的未来可能本质,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有关人的问题。现代生物科学还在不断向前发展,究竟还会向人学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应该加以关注和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信息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互联网为人类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虚拟世界,按照波普尔的理论,虚拟世界应该属于“世界3”。虚拟世界对人的特殊意义在于:第一,它为人提供了新的中介系统,提供了一个符号世界——比特世界;第二,为发展人类知识,进而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三,增强了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预见和选择能力;第四,为人类更好的生存和享受创造了生活条件。“虚拟”本身有两层含义:一是对现实的模拟,他强调逼真的仿真效果;二是对现实事物的超越。实践思维方式的出发点是问题,而虚拟思维方式的出发点是目标。它的根本特点是创造性,运用符号化手段来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现在提出虚拟世界与人的关系问题,虽然很不成熟,但是对我们深化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