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现实生活

——哲学视野的根本置换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文阁(1967-),男,山东宁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流动站,哲学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所,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学习与探索》

内容提要:

近代哲学是一种科学世界观,现代哲学则是一种生活世界观。从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即是从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从本质主义转向生成性思维。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现代西方哲学家们所理解的生活世界只是人的日常生活或日常的语言交往;而马克思认为生活世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1)01-0011-07

      一、科学世界观及其困境:生活世界观提出的历史背景

      近代文化的中心是自然科学,甚至哲学也沦为它的奴仆。在近代自然科学的视野中,自然界是某种外于人的、与人无关的、自在存在的物质性世界,是一个可数学化的、力学的、简单的世界,是一个人在其外、由人来认识、易于为人所把握和控制的世界。此一世界或自然观“丝毫不差地”成为一种宇宙观的后盾。整个近代哲学,不论是唯理论、经验论,还是法国启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均持此种自然科学的宇宙观。笛卡尔和黑格尔的哲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笛卡尔是从我思引出世界的存在的,但并不是说存在是我的创造。如经验论的经验相似,此处的我思只起保证作用,它确证着一个外于我的世界的存在。这个世界不仅与作为心灵的我彼此外在、互不相干,而且是一个物质世界,其存在物的本性“只在于它是一个具有长、宽、高三量向的实体”[1]。在黑格尔哲学中,不仅绝对理念的世界仍然是一个外于人的自在存在,而且作为绝对理念之演化物的自然也先于人、外于人。看来,近代哲学的世界观是一种科学主义世界观(简称为“科学世界观”),它是自然科学世界观的哲学化。

      所谓的世界观其实是“观世界”或“如何观世界”。换言之,任何世界观均是某种思维方式的体现。近代的科学世界观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此种思维方式的总体特征是二元论或主客二分,即把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或心灵与世界先在分开,认为它们处于彼此外在、互相封闭、各自独立的对立关系之中。此种主客二分式的思维又展示为以下几个方面:1.本质主义,即一种先在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用此种本质来解释对象的存在和发展的思维。科学世界观就是本质主义,即对人与世界或主客体及其关系本质的先在设定。本质主义不仅预设实体、事物的静态本质,而且先在设定事物的过程本质,以为任何事物在发展之先,发展的路径和结果便已预定。因此只要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初始状况和演化规律,便可以推演出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2.客观主义。科学世界观使主客分离,视世界为自在存在的物理世界,人是世界之外的旁观者,人只能认识这个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关于这个自在世界的客观真理。3.理性主义。客观主义是以对人和世界的理性本质的设定为前提的,因为只有绝对的理性主体才能做一面无遮蔽的镜子,不走样地映照出世界的本质;同时,只有世界是一个简单的、可数学化的存在,它才能为理性人所把握。4.实体主义。所谓实体是指独立自存、自我封闭、自我圆满的存在。当近代哲学家把人与自然置于彼此外在、互相封闭的二元对置关系中时,他们就把人和世界均实体化了。对于近代哲学家而言,世界是由无数个相互封闭的实体物组成的(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最充分地展示了这点);人类社会也是由一个个实体人所构成的,由此形成了近代实体主义的社会和政治学说;既然每个人是单子、实体,那么人是自由的,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既然人是单子,那么国家的形成便不是出于人的本性,而只能归于环境压迫下的契约。此种实体主义表面是在推崇个人,是个人主义,但却是抽象的个人主义,它和抽象的群体主义是两极相通的。可见,在主客二分,客观主义、理性主义、实体主义中都贯穿着本质主义,因此我们有理由把近代思维方式称之为本质主义。同时,若是从此种思维与人或生活的关系看,本质主义的本质其实是对生活的遗忘。因为,一旦在人所直观到的周围世界之上设定一个抽象的科学世界,并把那一世界看作周围世界的本质和本原,就势必导向还原主义,即对抽象的科学世界或本质世界的探寻,对先在本质和初始条件的追问。而此种探寻和追问意味着对现世、对当下人们的现实生活、对人置身于其中的生灭变换的生活世界的漠不关心。此种思维必导致对往昔的迷恋、对故人的崇拜和对传统的过分尊重。

      遗忘生活的理论不仅在理论上陷入困境,而且会扭曲生活。科学世界观的结局正是如此。首先,科学世界观将主客体先在二分,而自然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巨大成功说明主客体是统一的,以探究认识本性为职志的近代哲学必须理性地说明此种统一。但是,一个原本二分的东西如何能够内在统一呢?于是,经验主义陷入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最终否定了二者的统一;理性主义则堕入独断主义、神秘主义。而独断论和神秘主义与近代哲学所推崇的理性精神是根本不相容的。独断论与怀疑主义的二难抉择意味着近代哲学落入无力解脱的困境。其次,近代哲学是一种人本主义,其致思的趋向是使个体理性或我思主体从盲目信仰中解脱出来,将人从各种外在的监护、束缚和压抑下提升出来,使人成为主人。然而,一个外于自然的旁观的心灵在挣脱了自然的束缚的同时,也被解除了干预自然进程的权力,而一个肉体的自然人又只能做自然的仆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均无力推出人之主人地位。同时,与自然相对的人并非人之个体,而只能是群体,意欲成为自然之主人的哲学必走向群体主义,导致对个体和个性的压抑。再次,本质主义者深信社会命定是不断进步的,人类必将步入千年至福王国。然而,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期盼后,醒来的近代人却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充满了战争、吸毒、自杀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可怖世界,一个没有温情的、冷漠的机器世界,一个内心空虚、价值失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不仅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人的物化而变得日益紧张,而且人与人之间也重新堕入奴役与被奴役的境地[2]。而现代哲学正是那些不堪忍受现实的哲学家们致思的结果。

      二、回归生活世界:现代哲学的普遍趋向

      现代哲学是从马克思开始的。19世纪上半叶马克思哲学产生后不久,新康德主义和作为新康德主义之对应物的分析哲学相继问世,并由此逐渐形成了现代西方哲学中蔚为壮观的分析哲学和人文哲学之争。两大思潮分别从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开始”合流:分析哲学转向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人文哲学转向语言研究。特别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伴随着“语言的转向”和后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合流的趋向日益显著,合流的程度日益加深,以至于再也无法用分析哲学与人文哲学或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这样的名称将其分开。

      马克思是明确反对近代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不仅批判康德的浪漫理想主义、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唯心主义,而且摒弃了费尔巴哈的感性唯物主义。他认为,那种外在于人的自在之物、绝对理念或始终如一的自然界对人来说均是不存在的。他说,“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3](P178)。这里的“无”即无意义。马克思要回到的世界是可以通过经验确证的或可直观到的感性世界、生活世界。它与费尔巴哈的感性世界的不同在于,作为人的感性活动及其结果,它是一个无限生成的过程。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指出:“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3](P131)基于此种世界观,马克思批判以往的哲学是从外在于人的物质世界或绝对理念出发来考察人,而他的哲学则是从现实生活世界出发来说明以往哲学中的那个抽象世界的产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