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能动性与规律制约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鲁献慧 洛阳师范学院政教系

原文出处:
《唯实》

内容提要:

人的活动受制于客观规律。但实践主体的能动选择和创造性活动,日益确证着客观世界的合目的性与属人的性质。尤其在社会领域,主体的价值目标及效应并不囿于历史的决定性或必然性。相反,主体能够不断突破或超越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摆脱行动的盲目性,敢于和善于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把握自身的方向,选择自由的空间,从而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众所周知,关于客观规律只能认识和利用而不能违背和创造的观点,早已成为理论界的定论。对这一观点的消极理解,导致了在实践中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压抑。近十几年来,哲学界关于人的主体性的研究,为我们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开辟了新思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进一步探讨主体能动性与规律制约性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充分认识和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

      “能动性”是人的活动区别于物的运动和一般动物的活动的一种本质性的特点,它反映和标志着实践活动的属人的特性。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类的一切活动,被马克思称之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又是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确证。忽视人的能动性,把人的活动等同于动物的活动乃至物的运动,是机械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夸大人的能动性,把人的活动视为可以不受任何客观条件和规律的限制,则是唯心主义的荒谬之处。这两种极端的主张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能动性的思想是水火不相容的。

      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本质上是有意识的、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突破或超越了动物的生存方式,不再满足于对现成自然物的直接索取与占有,而是力图按照人的内在尺度,在对客体的改造中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于是,人一方面必须依靠现成的外部物质世界,并以此作为自己生存和活动的先在前提;另一方面又必须通过自己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或价值选择活动,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创造出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存在,并通过自身对该存在方式的占有和享用,使其成为人的社会生活和活动的有机要素。换言之,人并非仅仅接受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而是力图依据自己的目的,利用客观规律去改变客观世界的现存状况,使它变成符合人的目的和要求的新的状态,即属人世界。

      正是基于实际存在的主体价值选择和创造,列宁指出:“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注: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00页。)这里的“改变世界”,蕴涵着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只有通过主体实际的感性物质活动,才能改变原有世界的面貌,创造出自然界不能自然生成的客观存在;二是为此目的,在主体的主观活动领域必须实现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微观变革,即经过对诸如意向、情感、思维等层次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加以选择认可、加工整合、重组创新,造就主体的精神面貌和实践过程的主观因素。这些改造世界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的主体素质,越来越引起富于主体意识的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主体改造世界的现实活动过程中,尽管时时受到外部环境或客观必然性的制约,但是,该过程若不以主体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去评价、统摄和超越外部世界的外在尺度,不以主体的能动选择和创造作用于并实际地改变外部世界,就不能实现人自身的需要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目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高度评价了人类自觉能动的实践的伟大意义。

      首先,劳动实践规定了主客体的相互生成。动物和“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依赖自然,“完全形成中的人”则宣告了人和自然的对立。这种人和自然分化的动力不是别的,正是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因为它一方面是对象世界确立的过程,实践所改造的对象由此获得了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又是人自我确证的过程,“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人由此而获得了改造对象世界的主体的意义。显然,主客体作为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两极,并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在创造性的劳动实践中生成和建构起来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不仅在客体方面,而且在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离开了劳动实践活动,主客体就失去了确立的基础。

      其次,由于主体的对象性实践活动,使主客体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促使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同时使主体日臻完善。实践不仅建构了主体和客体这一对象性关系的两极,而且形成了主体和客体双向运动的内在机制。马克思说:“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6页。)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辩证发展,表征着主体本质力量的凝结和升华,展示了主体能动的创造性功能。因此,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第三,主体创造性活动的结果,体现了主体的内在尺度和客体的外在尺度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明确地说明了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所具有的不同标准,更重要的是揭示出人的活动是自由而自觉的,人能够依据对客观规律和对自身的把握,从事对象性的活动。因而,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显然不是客体的被动的工具,不存在客观规律绝对地支配、摆布、压抑主体活动的关系。相反,倒是实践主体的选择性、创造性功能,构筑了人的内在尺度与物的外在尺度有机统一的现实的契合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