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伴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网络时代。这一历史进程无疑对人的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巨大的影响。本文试从哲学认识论的视角,探讨信息网络时代人的认识模式和特征及其演进过程。 一 历史地看,从1946年人类制造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开始,人类社会便拉开信息化进程的序幕。在随后的50多年时间里,以微电子学理论为基础,以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体,以全球信息互联网络的形成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把人类社会推向了信息网络时代。今天,以电脑、电视、无线电话、人造卫星、光子传输与印刷等现代通信手段为主体的传播网络,已把全球结合成一个紧密的信息网络整体。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信息网络技术开启了人类新的生活、新的实践。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展现的方式。”(注: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从文化层面审视,信息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物质文化,是在特定的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导引下,根据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并通过科技文化而被创造出来的。因此,与以往实践活动相比,信息网络的实践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信息网络的技术化。信息网络具有十分明显的高科技特征。以计算机技术为例,它是一种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在今天,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日新月异,能够掌握多少计算机知识,决定着人在网上获得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决定着人分析、利用和掌握信息的能力。由于所具有的计算机能力和网络能力的不同,将使网络的受众产生多层次的分化。 二是网络操作的个人化。众所周知,网络是冷战的产物。当年美国国防部曾设想设计一种地点分散而又能集中协调的指挥网络,一旦战时部分指挥点被破坏时其他各点仍能正常工作,这就是创造网络的最初构想。正是为了达到这种最初的战略目的,网络上的任何一部计算机在功能上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使用者在网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使得每一位使用者具有极大的自由。“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的名言正是对这一特点的诙谐的说法。 三是信息结构的多元化。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每个受众不仅可以接受信息,还可以反馈信息,甚至可以建立网站由自己充当信息的发布者,这种形式的信息传递具有个人化的特点。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整个网络就是一个超大容量的信息超市,受众对信息实施自选,不像以前那样必须接受传统媒体的信息套餐。在网上,信息消费也是“个人化”的。从信息内涵上分析,因特网信息结构是无中心的。这是一个信息高度离散化的国际文化网络。从它一开始具有公众服务功能时,这个网络就失去了信息专门化的特点,而向高度综合性、广泛性的方向发展。没有一个门类的信息可以用一种排斥性的方式对其他信息种类、其他自信库进行限制,5万个子网络的所有者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独立、平行地发布信息。在网上,大量的信息发布源传播着或真或假、来自各种立场的信息。 四是网络生存的虚拟化。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一项重大变革是虚拟现实系统。虚拟现实系统,又称为虚拟现实环境,是指由计算机生成的一个实时三维空间。用户在其中可以“自由地”运动,随意观察周围的景物,并通过一些特殊的设备与虚拟物体进行交互操作。在这样的环境中,用户看到的是全彩色主体景象,听到的是虚拟环境中的音响,手(或)脚可以感受到虚拟环境反馈给他的作用力,使用户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小型液晶显示和CRT 显示器技术、高速图形加速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跟踪系统等方面的进步,以及图形并行处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发展,虚拟现实的研究工作进展较快,并已在国防工业、医疗、训练、娱乐等领域得到初步应用。 上述特征表明,信息网络时代所展示的是一种全新的、富有理性的实践。人们的大部分实践活动从过去以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的活动平台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平台,也就是从物理空间转移到电子空间(cyberspace)。电子空间是一种“自由空间”,在这里时空压缩化,其障碍几乎完全消失。因此,无论是实践的内容、方式,还是实践的工具系统,都体现了人机共存的整合性的特点。人与智能机器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的融合体。人类通过智能机器加深了人类自身的联系,并凭借信息网络使单个或局部的实践活动纳入人类的整体实践框架中。同时,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实践决策的科学化、实践活动的程序化和实践内容的创新成为可能。可以这样说,信息网络时代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电脑、数据库、服务器和一系列的高新技术等等这些有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特殊的实践方式,和由这种实践方式所决定的人在不同层面的认知模式。 二 在微观层面,人的认识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在认知过程中,个体所惯用的方式,具体说就是在感知、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个体所偏爱、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便是认知模式。尚需提及的是,哲学意义上谈论的个体总是泛指构成类并体现着类本质、类特征性的一般个体。在任何一个特定时代里,个体的认知活动总是处于无形的网络般纵横交错的社会系统之中。也就是说,个体怎样看世界、怎样感觉、怎样判断,无一不受到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同样,当今人的认识模式也必然反映信息网络时代的特点。 信息网络时代体现了人类认知模式的演进,是科学技术的一次新的跃迁。因此,个体认知模式的演进也反映着历史的继承性和现实的创新性交互作用的过程。从个体认知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演进的轨迹上考察,个体与生俱来的认知“生性”,实际上是作为社会主体的认识的“习性”。《尚书》有云:“习与性成。”恩格斯对此格外重视,指出:由于现代自然科学“承认了获得性遗传,它便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历,这不再是必要的了;它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如果在我们中间,例如数学公理对每个八岁的小孩都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都无需用经验来证明,那末这只是‘积累起来的遗传’的结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10~611页。)现代神经科学揭示:脑的发育不完全受生物遗传控制,人脑有上千亿形态、位置、化学特性和连接各不相同的神经元,而基因组织只有100 亿比特的遗传信息,显然环境也起相当大的作用。机体刚出生时,神经通路基本形成但还不够牢固,还需要进行调整,在这段所谓的临界期内,脑的可塑性特别明显,脑的发育易受早期经验的影响,人为地剥夺感觉信息将严重影响脑的发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确认,从个体看上去是先天的东西,在人类的进化史上看则是由获得性遗传精约起来的,即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每个细胞内携带了历史祖先后天社会性的因素,个体基因里精约着人类主体的认识成果。这种基因的表达,不只是生物性的本能,更重要的是认识论范畴的“先入之见”。个体的认识禀赋、模式除了来自于精约在DNA密码链上的先前人类认识成果, 它们同样受制于个体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实践以及社会文化——意识系统。匈牙利学者克霍德提出一个假设,在具体的人的思维中,除了体现出思维主体自身的特点外,还体现出思维的全部特点,以及这个特定社会所固有的某些社会——心理学观点、模式,其中包括人所隶属的群体或阶层固有的“思维”公式。同样,对信息网络时代个体认知模式的考察,也必须基于上述的历史视角。人的认识模式的演进是一个不断扬弃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成果不断沉淀,认识结构逐步优化。这一切又根源于人类以往的社会实践。一如列宁所说:“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注:《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