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影响并不象文学那样直接,而是通过中国哲学家的论著对其提出问题的认可或对其走向的肯定而间接地表现出来的。我们研究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关系,并不是说当代中国已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而是说一些学者对哲学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已出现了与后现代主义明显雷同的倾向,但并不否认他们之间的差异。 一、否定本体论 本体论,是研究存在之为存在的根据,它是哲学的本根。自哲学产生后,哲学家们就在不断地探讨世界的本体,建构本体论理论。自本世纪初,西方哲学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倾向,许多哲学家一反以往的传统,纷纷批判、解构本体论。这股浪潮已持续近一个世纪,到后现代主义那里达到了高峰。 改革开放后,中国哲学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传统的教材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并有所创新。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学者把某些哲学中共同的问题当成特殊问题加以否定和抛弃,本体论就属其列。有的学者认为,本体论问题即精神和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旧有思维框架”、“僵化的思维模式”;本体论盛兴于科学与宗教争论的时代、它不代表哲学争论的永恒本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哲学主题发生了转换,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已被实践思维方式所代替。这种观点认为,以往的唯心论和唯物论都有局限。唯心论虽然强调了人的能动性,但它却否认了自然的客观实在性:而唯物论虽然肯定了自然的客观实在性,但它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才真正克服了唯心论和唯物论的局限,把自然的客观实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因为,实践按其本性来说,既是造成世界两重化矛盾性质的根源,又是解决这一矛盾实现它们统一性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既体现着自然物质的本原作用,又体现着人及其精神的能动创造作用。所以,在这种观点看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物质本体论,就不能反映出它的哲学变革意义,就必然退到旧唯物论中去。(注:参阅《哲学和主体自我意识》,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如果说上述观点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论之间关系的角度来反本体论的话,那么,另一种观点则是从本体论和唯心主义之间关系的角度来反本体论。这种观点认为,本体论与西方语言的形式密不可分,它有以下基本特点:其一,它是利用西方语言中的系词“是”和“是者”来表达的原理,本体论的本意就是关于“是”的学问;其二、本体论是对逻辑的运用,本体论讨论的是理念或通种之间的结合,结合就是逻格斯,逻辑是逻格斯词义的演变;其三、本体论所展示的是一片与经验世界相脱离的纯粹概念的领域。在这种观点看来,逻辑是本体论哲学的灵魂。因为,本体论既是从经验超越出去的独立存在的原理体系,那么,这种原理就只能依靠逻辑的方法构造,它的客观有效性或真理性只能依靠逻辑上的必然性。既然本体论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哲学家的逻辑构造,那么由此我们自然会理解作者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西方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的“中坚力量”的含义。(注:参阅《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中国社会科学》,1995(5)。) 我们认为哲学是发展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哲学,在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哲学的转型或哲学研究主题的转换是很正常的事,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哲学的转型或哲学研究主题的变化是否意味着哲学的对象、性质、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哲学的发展由古代重视本体论到近代重视认识论,再到现代重视实践论,这并不标志着哲学对象的变化,而是意味着哲学研究的深入。本体论是哲学的本根,没有了本体论,哲学体系也就失去了根基,哲学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但是,本体论的建立却离不开认识论,只有建立在科学认识论基础上的本体论,才是正确的本体论。而科学认识论的建立,又离不开对实践观点的分析。因此,哲学研究走向认识论和实践论,并不意味着哲学放弃了本体论,而是为了建立更科学的本体论。另外,在研究本体论时,必须把哲学中的本体论和具体哲学家所建立的本体论理论区别开来。本体论是由哲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就必须要研究存在的存在,本体论是哲学的永恒话题;而具体的哲学家则可能根据他们当时的历史条件去建构不同的本体论理论。如果把他们对“存在之存在”的理解赋之于现实,这实际上是把哲学家对本体的认识当成客观世界的本体。因此,任何哲学家所建构的本体论理论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不能把本体论问题的研究等同于对具体哲学家本体论理论的研究,也不能把具体哲学家本体论理论的局限错误地理解为本体论自身的局限。当然,当我们在看到哲学本体论与具体哲学家本体论的区别的时候,也应看到它们的联系。不可否认,在哲学史上也确实存在杜撰本体论的现象(如宗教神学便存在明显反科学的一面);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哲学的发展,本体论越来越增添了科学的内容。也就是说,随着本体论研究的深入,哲学家建立的本体论理论越来越接近客观世界本体自身,越来越符合常识和科学。面对这一客观事实,我们也不能轻率地否定哲学家们所建立的具体的本体论理论,说它们是虚构,而应该在看到其局限性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合理性。 二、走向生活世界 否定哲学本体论,却没有否定哲学自身,那么,否定了本体论以后的哲学又将何去何从呢?只能走近人们的现实,走向生活世界。在本世纪初否定本体论的一片呼声中,哲学家们纷纷选择了日常生活,如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列菲伏尔以及罗蒂等等纷纷研究生活世界。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许多学者也选择了同西方学者相同的道路。 首先,从哲学研究的广度上走向生活世界。哲学研究的世界应该是整个无限的世界,只有研究了无限的物质世界,抓住了其本质规律,才能了解过去、分析现实、推知未来。但是,由于任何哲学都是从有限世界开始的,是通过对有限世界的认识来推知无限世界的性质的,因而,就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当代一些学者正是抓住了这一问题,因而对哲学的对象进行质疑。有人认为哲学的对象应该是与人的实践相关的世界,不应对在人以外的无限世界说三道四。有人甚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就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历史唯物主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