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凡能够称得上是哲学家的人,都崇尚一种哲学的批判精神。有人认为,批判的精神,即是哲学的精神,这话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确有一些道理。哲学发展史上的许多哲学体系与学派的相互竞争与相互取代,都有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与不同的时代精神作底蕴,因为哲学在本质上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但任何哲学的产生都不是从零出发,都是对先前哲学的批判与扬弃。站在自己所处的时代的高度,对前人的哲学进行分析、批判、扬弃,这通常是哲学思维发展与哲学超越的主要形式。遗憾的是,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哲学的批判精神,好像是他们手里拿着的一只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哲学家们常常制造出一种悖论,即对前人与他人的哲学不乏批判与怀疑精神,对待自己的哲学则不容怀疑与批判,认为前人与他人的哲学的真理都是相对的,而自己的哲学的真理性则是绝对的。在哲学发展史上,黑格尔便是陷入这种悖论的典型代表。黑格尔这位辩证法的大师,当他对待前人与他人的哲学时,他确实很辩证、很冷静,不盲从,认为他们都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环节,但在对待自己的哲学体系时,则既不冷静,也不辩证,相反的却极端的绝对盲目,甚至于有些狂妄。认为他的哲学是哲学发展的顶峰。哲学发展史上的这种悖论现象虽然并没有阻挡住哲学的总体发展,恰恰相反,哲学正是在这不绝于耳的“顶峰论”的声中,即在哲学家们走不出的怪圈与悖论的现象中攀登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上述这种形而上学的“顶峰论”的思维,虽然不能也没有阻挡住哲学的总体发展,却堵死了哲学发展史上的许多哲学学派进一步发展的通道。哲学发展史上的许多哲学之树,为何鲜有,甚至没有是常青的?值得我们深思。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像黑格尔那样,封闭保守的体系,闷死了有生命力的辩证方法,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上,长期以来,我们也或多或少抱有一种黑格尔心态,或存在着一种黑格尔现象。过分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绝对化、神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通常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诠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争鸣大多表现为引经据典式的语录仗,在许多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潜意识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似乎就是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有的思想。而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在过去尤其是最近的20年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的来说成绩不够显著。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我们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虽有几百种之多,但不仅在体系上大同小异,缺乏个性与特色,而且在内容上较之于苏联在60、7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更不用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少新的内容。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在本质上即是一种浸透着批判精神与开放精神的哲学,因为人类实践的本性与使命就是使现存的世界不断地革命化。然而,哲学的批判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是一只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而是一种普照的光,既照别人,也照自己。也就是说,既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其它的哲学,辩证地对待其它的哲学,也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它哲学的本质区别之一。马克思本人一再声明,他并没有结束真理,而只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也曾明确强调,唯物主义要根据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 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应当倾听时代精神的呼唤,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任何哲学都不能将自己绝对化、神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一样。哲学绝对化、神圣化的必然结果是走向封闭,而封闭的结果必然是使哲学之树缺乏源源不断的养料而枯萎,这是哲学存在与发展的规律。任何哲学的存在和发展都不能抗拒这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能。哲学是需要信仰的,一个自己都不相信的哲学,是很难想象能够讲出来,并教人去相信,但哲学不是宗教,它更多的是需要清醒的理智,这是哲学的品格。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本性决定了它不需要将它神圣化,神圣化只能为它的存在与发展帮倒忙,它需要的是人们不断地为它提供新的养料,以保持它的哲学之树常青不衰。 二 最近几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有一种倾向逐渐得到发展,这就是提倡淡化体系意识,强化问题意识。这种倾向的发展,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针对我们过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重宏观上的体系建构,轻微观上的问题的研究,重经典文本的诠释,轻实践的发展而发的。不可否认,在最近的10年中,伴随着这种体系意识的淡化与问题意识的强化,我们在诸如发展问题、文化问题、价值问题、人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上确实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我认为,对所谓体系意识的淡化与问题意识的强化的倡导与强调不可过了头,不能推向极端,任何事情一旦极端就会犯片面性错误。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将研究的视线老是投向经典著作的文本诠释上,应当关注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唯物主义,关注实践既是这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但问题是,我们不能因为关注实践的重要性,而可以淡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研究,不能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研究毫无意义与价值。任何哲学都有一个内在的逻辑系统,因而有一个结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否就是长期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体系?即使退一步来说,假定我们过去建构的哲学原理教材体系是科学与合理的,那也有一个如何使之现代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的科学与否,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范畴、规律及原理的理解与阐发。例如,如果我们不是按照传统的思路去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而是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路去建构马克思主义体系,那么就会对诸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等范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作出新的理解与阐述。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人充其量是生产力中的一个要素,即物质力量中的一个构成部分,人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地位失落了。而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路去理解生产力,生产力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沉淀与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地位便会凸现出来。在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中,生产关系被理解成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关系,而在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路中,生产关系不仅是一种关系结构,同时也是人们实现自主活动的形式。在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仅仅被理解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似乎是社会结构的自我运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似乎是自发适应生产力的要求。如果循着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路,人们就会看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展开的,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实质上是实践活动与交往活动的发展的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本质上即是人们的本质力量与自主活动方式的矛盾,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人们之所以以极大的热情去变革生产关系,努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自己自主的活动的方式,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以此一斑,可见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