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革命后英国帝国政策的调整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家宏(1965—),男(汉族),河南省济源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英联邦及欧洲近现代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系,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美国独立后,英国从美国革命中吸取教训,及时调整殖民政策,放弃了旧的重商主义殖民政策,加强了对殖民地政治上的控制,从而使印度、加拿大这两个殖民地得以巩固、扩大。英属北美殖民地和英属印度殖民地一起,构成了第二英帝国的核心。英国对这两个殖民地的政策实际上代表了这一时期英国的帝国政策。英国对印度统治政策的调整,为英国统治落后地区殖民地提供了蓝本和依据。而英国对加拿大的新政策则确立了英国对英裔和非英裔白人殖民地的统治机制。这一时期英国帝国政策的调整,否定了旧的重商主义殖民政策,开始了新的自由主义殖民政策,奠定了英帝国发展的基础。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0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56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00)03—0136—05

      1783年9月,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第一英帝国宣告解体。美国独立后英国及时调整其帝国政策,放弃了旧的重商主义殖民政策,加强了对殖民地政治上的控制,逐步将第一帝国时期名分各异、管理混乱的殖民地置于国家的控制之下。

      一、英国帝国政策调整的原因

      促使英国政府对帝国政策进行改革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美国革命吸取教训。

      美国革命对于英帝国的发展影响深远。美国革命之前,英国政府在政治上对殖民地的控制十分松驰,殖民地享有极大的自由。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在他们看来,美国革命最根本的原因是英国给了美国太多的自由。“我们曾经让旧的殖民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发展,结果却失去了他们。”[1]所以,美国革命之后, 英国帝国政策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是抑制殖民地的自由,以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灾难。英国政府认为,“正是因为美洲殖民地被无意中授予太多的自由,最终转变成了导致发生巨大灾难的许可证”,“平息骚动的殖民者的方法是少一点自由而不是多些。他们必须明白,服从国王的旨意是一个臣民的首要职责。”[2]当然这种自由实际上是殖民地议会的自由, 并非普通意义的自由。

      基于这种思想,英国政府在美国独立之后便开始全面调整帝国政策。他们认为,防止民主思潮的泛滥和激进主义势力加强的最好办法便是加强英国对殖民地的直接控制力,限制殖民地议会的权力,如果过多强调民主,必然会引起革命。这种思想成了美国独立之后,皮特政府调整其殖民政策的出发点。

      (二)美国革命引发的帝国效忠派问题迫使英国对其帝国政策进行调整。

      帝国效忠派问题起源于英美争吵。美国《独立宣言》发表之后,在美国那些希望通过渐进方法来解决帝国体制问题并仍对英王效忠的人就成了美国的叛徒,这些人在英国被称为“帝国效忠派”。他们在美国革命期间受到美国爱国者的围攻、迫害,其财产也被没收,受尽了屈辱。美国独立后为逃避迫害,大约有7万名效忠派分子逃离美国[3]。其中很大一部分逃到了加拿大。效忠派分子移居加拿大,使英属北美殖民地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引发了一个重要的政治矛盾。美国独立战争之前,加拿大仍是一个法裔居民占绝大多数的殖民地。在魁北克和蒙特利尔之间的圣·劳伦斯河谷,大约有10万名法裔居民。而新斯科舍和新不伦瑞克只有14000名英裔居民,魁北克省只有2000名英裔居民[4]。在魁北克省,由于效忠派移入,加强了英裔居民的力量,他们强烈要求取消1774年通过的《魁北克法案》,实行英国法律。提出了与法裔的魁北克省相分离,建立一个以英裔居民为主的新省的要求。

      英裔和非英裔欧洲居民混居在同一殖民地,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因而英国政府需要针对这一复杂的情况,制定出新的帝国政策,以适应帝国发展的需要。美国独立后,加拿大的重要性大大增强,英国希望它在帝国经济中代替美国[5],希望它作为一条走廊, 英国制造商可以通过它迅速扩张到密西西比河流域[6]。为了保住加拿大殖民地, 英国必须认真对待加拿大出现的新局势,为殖民地建立合适的政府,调整旧的帝国政策已成为必然。

      (三)帝国重心转向东方及日益严重的印度局势,迫使英国承担起对殖民地的管理。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英帝国的利益也由美洲转到了东方。在这种政策指导之下,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而非17世纪那样的殖民拓殖[7]。 英国尽量避免建立新的殖民地,对于建立新的殖民地也不感兴趣。“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8]实际上反映了这一时期英国政府所奉行的原则。 英帝国的重心转向东方,使得印度在英帝国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英国对印度的侵略是通过东印度公司来进行的,“七年战争”后,法国的势力被挤出了印度,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成了英国在印度的最高权力机构。东印度公司随之变成了压榨印度、征服印度的机器。美国革命期间英属印度大总督沃伦·黑斯廷斯发动了一系列战争,结果使公司的债务激增。到美国革命结束之时,公司的债务已高达2000万英镑,是当时英国国债的1/10,远远超过任何私人债务[9]。印度的重要性以及印度局势的紧迫性,迫使英国政府去认真考虑对印度的殖民政策。印度问题首次成了英国政治中最重要的话题[10]。

      (四)福音教派和人道主义运动的影响。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经济飞速发展之时,在宗教文化领域,兴起了福音教派以及随之而来的人道主义运动。这个运动受到中产阶级的大力支持,对于上层人物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许多政治领袖是该教派虔诚的信徒。福音教派特别强调个人拯救,强调个人的灵魂对上帝负责[11]。他们坚信所有的人在上帝眼里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人必须对那些不幸的兄弟同情、理解,而不论他们的种族、肤色,因为这些人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12]。

      福音教派的复兴,极大地刺激了人道主义活动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殖民地的态度,影响着英国政府的殖民政策。“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基督教那种“所有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的信念。开始于这时期的人道主义运动,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殖民地的态度。首先,由于人道主义运动的发展,英国掀起了废除奴隶贸易运动。其次,由于福音教派和人道主义运动的传播,使英国人开始考虑帝国责任问题。一种新的帝国道德感在英国产生。这种道德感发展成为伯克的“殖民地托管”理论。他们认为帝国应该对它所统治的人民负责,为殖民地建立一个好的政府是大不列颠道德上的责任[13]。这种新的帝国道德的产生,对于英国调整对土著殖民地政策起了很大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