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1991年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运动的历史原因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跃英(1970—),男,江西玉山人,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苏州 215009

原文出处: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发生在波罗的海三国的民族独立运动震惊世界。其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历史方面的,又有现实方面的;既存在国内因素,也存在国际因素。从历史角度上看,波罗的海地区三个民族与俄罗斯文化宗教上的格格不入,三国人民反抗外来统治的优良传统,对独立时期取得的成就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共产主义思潮和运动的清洗带来的三国人民对共产主义的不够信任和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协定所激起的民愤,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0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394X(2000)02—0047—06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委员会宣布立陶宛独立。1991 年莫斯科八·一九事件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宣布独立。10月,三国加入联合国。

      是什么原因导致波罗的海三国成为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反对苏联统治进而脱离苏联、争取主权和独立的急先锋的呢?各国学者们见仁见智,提出了许多理论。这些理论主要着眼于俄罗斯与三国民族传统与现代双边关系的研究,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零和策略理论[1]、 各民族综合作用理论[2]和《国际法理论》[3]等。这三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波罗的海独立运动的原因与发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历史是具体而复杂的,理论总是抽象和死板的,如果拘泥于某一种模式或角度,就难于洞察历史全貌。鉴于这三种理论各具特点又各有偏颇,而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我国学者足够的重视,因此笔者想从历史渊源方面做一粗浅的分析。

      一

      波罗的海三国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与俄罗斯的文化宗教互为异质,很难融合。

      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和爱沙尼亚人居住在波罗的海地区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500年左右, 波罗的海地区形成了两个各具特色的种族与文化。其中,爱沙尼亚属芬兰——乌果尔语族,立陶宛与拉脱维亚则属于印欧语系的波罗的海语族。

      13世纪左右,在反抗条顿骑士团侵略的过程中,立陶宛人接受了天主教,与波兰结成了联盟,并于1569年建立起波兰—立陶宛国家(即波兰共和国)。从此以后,立陶宛就深深受到波兰议会民主制度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同一时期, 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接受了新教中的路德宗。1721年北方战争后,俄国占领了这一地区。俄国初期的统治是通过日耳曼贵族进行的,很少直接干预该地区的事务,因而俄罗斯化程度很轻。这两个民族的日耳曼化程度却相当深。三国地区的文化均属拉丁文化圈,与拜占廷——俄罗斯文化迥然相异,没有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强大影响。

      在俄国统治的同时,日耳曼僧侣和传教士广泛地搜集和整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语的民间资料,在此基础上,规范了这两个民族的语言,出版了大量的语言研究方面的书籍,并用这两种语言进行传教和教授学生,这些措施填补了爱沙尼亚族和拉脱维亚族没有自己文字语言的空白,为以后两个民族发展各自的民族文化奠定了基础。[4]在18 世纪以前,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几乎没有自己的文学作品,他们的文化只存在于民间传说、民歌和谚语之中。到了19世纪中期,波罗的海地区的民族开始觉醒,民族运动开展起来。土生土长的波罗的海人认识到了自身文化的缺乏,纷纷开始文学创作。这一时期,三个民族的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优秀的作品纷纷涌现,如诗人佛里德里奇·克留兹沃尔德的《卡纳夫之子》、阿鲁纳斯的《Diesmonos》、 阿塔纳斯·布拉努斯卡斯的《森林之子》,分别被誉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民族史诗。在19世纪中期,爱沙尼亚还开展了“唤起创作民族文化”的新诗歌运动。此外,三国人民用自己本民族语言出版报纸和杂志,创办了歌唱民族歌谣的歌咏节。这一时期蓬勃发展的民族文化运动把各民族的口头文化转变为文字形式,创造出璀璨辉煌的各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虽然这些新形成的文化借鉴了西欧文明与邻近的北欧文明(如芬兰、丹麦、瑞典等国家的优秀文化与作品)中的精髓部分,比较偏向于西方文明,但是,波罗的海三个民族总算有了自己的文学,有了自己的文化归宿。这三种文化都排除了俄罗斯文化与宗教。从此以后,波罗的海三个民族就以这些文明与宗教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抵御俄罗斯文化与东正教的侵袭与影响。这种文化与宗教上的自立,增强了三个民族抵御外来侵略、反抗外来民族统治的信心与勇气。也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三国独立运动和申请加入北约的文化根基。

      二

      三国人民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经历,特别是长期反对俄罗斯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进一步凝聚了三个民族的民族感情,增强了他们反对外来统治的信心与勇气,培育了他们不屈不挠、百折不悔的民族精神。

      波罗的海一直是欧洲北部最为关键的地区,素有小地中海之称,贸易与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波罗的海是不冻航区,大部分海域一年有九个月的通航期,有的区域全年都可通航,在上古、中世纪时期,是欧洲南北贸易通道的重要枢纽之一,因而成为列强争夺的肥肉。经过多次战火洗礼的波罗的海三个民族,具有不畏强敌、反抗压迫的精神。

      在沦入俄罗斯统治之前,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人曾经抵抗过条顿骑士团、丹麦、瑞典与芬兰等外敌的入侵。在斗争中,三个民族得以形成。立陶宛在公元14世纪左右成为欧洲屈指可数的大国,其领土北至波罗的海,南抵里海,包括今天的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的一部分和摩拉维亚等地区。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波罗的海地区战乱频仍,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逐渐衰落下去。

      1721年后,俄罗斯占领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部分地区。1795年俄、普、奥第三次瓜分波兰后,波罗的海地区全部沦入了俄国的统治。三个民族的人民又开始了漫长的反抗俄罗斯统治的斗争。在斗争中,立陶宛人表现得最为坚决。

      1794年,在波兰古都克拉科夫爆发了抗俄起义,立陶宛首都维尔诺市奋起响应,但起义很快被俄军镇压,波兰——立陶宛国家灭亡。拿破仑战争期间,波兰人寄希望于拿破仑,立陶宛人也希望复国独立,他们派出军队配合拿破仑军队作战。1812年,拿破仑战败,立陶宛人复国独立的希望破灭。1830年11月29日,华沙爆发大起义,沙俄政府为防止起义蔓延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地区,遂在两地宣布实行战时状态,大批立陶宛爱国志士遭逮捕流放。尽管如此,仍有25,000——30,000立陶宛人参加了起义,[5](P216 )解放了除维尔诺地区和科夫诺地区之外的所有领土。1831年7月,起义被残酷镇压,沙皇政府进行了疯狂的报复。1832年,维尔诺大学被迫关闭。紧接着,大俄罗斯化政策被强行实施,严重时,连波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的名字也被禁止使用,而被改称为“维斯瓦区”和“西北边区”。立陶宛人坚持斗争,组织了秘密团体,但在1848——1849年间遭到俄国的破坏,大批立陶宛革命者被捕,被判刑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斗争转入低潮。1863年,波兰人民发动起义,立陶宛人迅速响应,起义者成立了立陶宛民族运动组织,推举卡里诺夫斯基为领导。另外,谢纳科夫斯基、马茨凯维奇等知名人士也参加了起义。在起义中成立了波兰临时政府, 由红党领导, 宣布废除农奴制。1863年夏,起义士兵达到了14万4千余人。[5](P210)这是1918 年立陶宛独立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民族起义。后来,由于地主和资产阶级组成的白党的背叛,起义失败了,大批起义者被残酷绞死。1864年2月9日,卡里诺夫斯基被捕,与247名起义者一起被绞死。[5](P222—223 )谢纳科夫斯基因伤被捕,后被绞死于维尔诺。马茨凯维奇阵亡。镇压起义后,沙皇政府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更加变本加厉地推行大俄罗斯化政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后,立陶宛人民为维护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展开了持久的斗争,直至1905年俄国革命的爆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