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罗马人对犹太教的误读

作 者:

作者简介:
宋立宏 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工作 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世界历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0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早在19 世纪, 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就指出:希腊主义(Hellenism)的指导原则是“意识的自由生发”, 强调“本着事物的真实面貌看待事物”,故重知,重学问;而希伯来主义的指导原则是“守良心的谨严”,强调“举止和顺从”,故重行,重道德。前者以世间极恶为蒙昧,因而关注人们清晰的思维,引导人们认知事物的本质与美;后者以世间极恶为罪,因而要人们不断意识到罪,以不断唤起人们的罪恶感。正因如此,前者产生了灿烂的哲学;后者诞生了虔诚的宗教(注: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混乱》(Matthew Amold, Culture

      andAnarchy), 纽黑文1994年版,第87—91页。)。自阿诺德以降,人们普遍视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为现代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

      那么,希腊罗马人对犹太教的特征有何见解和反应呢?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对犹太教—神信仰的误读

      在信奉多神教的希腊罗马世界中,犹太教最显著的特色是其一神信仰。这种一神信仰在公元前586年的巴比伦之囚以后, 已从信仰唯一主神但仍允许其他神祗存在的择一神教(henotheism),转变为否认其他神祗存在的彻底的一神教(monotheism)。第二以赛亚对此作了最清晰的表述:“我是耶和华,在我以外并没有别神;除了我以外再没有上帝。”(注:《旧约·以赛亚书》45:5。据现代圣经学者考证, 《以赛亚书》第40—55章的作者生活在巴比伦之囚以后,不是那位生活在公元前8世纪的以赛亚先知。故称之为“第二以赛亚”。)

      作为犹太人的上帝,耶和华具有一些与希腊罗马异教神灵迥然相异的特征,它们体现了犹太一神教的内在要求。首先,上帝是无形体的,因此,不能为耶和华造像。十诫中的第二条明文规定“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注:《旧约·出埃及记》20:4。)。其次,上帝是看不见的, “你不能看见我的面, 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注:《旧约·出埃及记》33:20。)。再次,从本质上看,希腊罗马的异教是自然宗教。 众神往往被视为众天体或自然界诸种力量的化身,他们的行为反映出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有规律但却一成不变的自然模式。所以,信奉异教的人们力图通过各种途径来解读这种模式,以求了解众神的意志。于是,与死者商议、审查动物牺牲的内脏、观察鸟之飞行等各种巫术仪式在希腊罗马社会大行其道。可耶和华与此类神祗截然不同。尽管他也能驾驭天体、操纵风暴、赐予丰产,但他既不是太阳神,也不是风神,更不是丰产神。他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不受人类好恶与自然变化的制约。事实上,他的力量主要不是和循环不休的自然规律相连,而是与难以揣测的历史事件相牵。在希伯来人出埃及的过程中,他运用他所掌握的一切自然力量——瘟疫、海水、地震和风暴等——来帮助其选民逃离苦海。这表明上帝的意志是在引导选民摆脱压迫、争取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展现出来的,人只能通过上帝已有的启示和作为试图去认识他,而无法洞察他的意志。“你不必知道那些主尚未揭示的事情”,“业已显示给你的事情早已超出了人类的理解力”(注:《圣经后典·便西拉智训》,张久宣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3:22—23。); “任何人都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描绘他所做的一切,任何人都不能完全探知他所做的一切”(注:《圣经后典·便西拉智训》18:4。)。这样, 广为流传的种种巫术仪式在希伯来圣经中遭到禁止(注:参见《旧约·申命记》18:9 —14。)。由此可见,在以多神教为准绳的时代里,“以色列人的一神教是彻底的,它通过使自己的神祗一般化,否定所有其它神祗的神圣性,而达到上帝的唯一性”(注:R.M.塞尔茨:《犹太的思想》,赵立行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7页。)。

      毋庸置疑,要那些认为人是万物尺度的异教徒领悟和接受这种唯一、超验的上帝观是十分困难的。公元前63年,好奇的庞培作为以征服者的身份踏入耶路撒冷圣殿的第一个罗马人,发现里面竟空空如也。打那以后,圣殿里没有任何神像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注:塔西佗:《历史》,王以铸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5:9。)。希腊罗马人对此猜测纷纷。斯特拉波认为犹太人的上帝是“用海洋和陆地将我们包围,我们称之为天空或宇宙或自然的东西”,并继而诘问道:“难道任何有理智的人会大胆到用任何已知东西的形象为模型去塑造该神的形象吗?”(注:莫莉·韦塔克:《犹太人和基督徒:希腊罗马观点》( Molly Whittaker,Jews and Christians:Graeco—Roman Views),剑桥1984年版,第50—51页。)同样,讽刺诗人尤维那尔也以为犹太人“除了云彩和天空的神性外,什么都不崇拜”(注:莫莉·韦塔克:《犹太人和基督徒:希腊罗马观点》,第34页。)。可见,对持神人同形同性观的希腊罗马人而言,一个不具形象的、看不见的上帝是不可理解的。把犹太人的上帝等同于天空和云彩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然宗教观的不自觉流露。它充分表明,当时的部分非犹太人在理解犹太人的上帝时依然没有跳出万物有灵论的窠臼。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希腊罗马人对耶和华做出另一种类型的反应。约公元1世纪初的历史学家马克西穆斯(Valerius Maximus)认为, 犹太人试图用酒神崇拜来玷污罗马的淳朴民风,是他们在公元前139 年被驱逐出罗马的原因(注:莫莉·韦塔克:《犹太人和基督徒:希腊罗马观点》,第85页。)。显然,他将耶和华与希腊罗马的酒神等同起来了。稍后的塔西佗也指出有人相信犹太人是崇拜酒神的(注:塔西佗:《历史》5:5。)。而被圣奥古斯丁誉为最伟大的罗马学者的瓦罗则认为耶和华就是朱庇特(注:莫莉·韦塔克:《犹太人和基督徒:希腊罗马观点》,第125页。)。 这类按照外来神灵的特性将其等同于罗马万神殿中某一神祗的做法在古代司空见惯,它是盛行于希腊罗马的宗教混合主义的典型反映。在该风气的熏染下,希腊罗马的宗教呈现出巨大的包容性。众所周知,奥林匹亚诸神在罗马的神谱中皆有对应物。众神间的折衷调和是这样普遍,以致于后来的基督徒阿诺比乌斯(Arnobius)嘲笑异教徒有3个朱庇特、5个太阳神、5个墨丘利、5个米涅娃(注:约翰·弗古森:《罗马帝国的宗教》(John Ferguson,The Religions ofRoman Empire),伦敦1970年版,第211页。)。 如果说宗教多元与政治一统构成罗马帝国的一对内在矛盾,那么,在一个普世宗教诞生前,宗教混合主义恰恰体现了政治一统的内在要求。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用一神教的视角来统一人们的宗教观。朱庇特在罗马人眼中是众神之王,瓦罗将耶和华等同于朱庇特表明,在他看来,犹太人崇拜最高的神。他认为:“只要理解了这是同一事物,不管它叫什么名字都没区别。”普鲁塔克在这个问题上表达得更清楚:“我们不把众神视为不同民族中的不同神祗,也不在他们之中做蛮族的或希腊的、南方的或北方的区分。如同太阳、月亮、天空、大地和海洋是人类共有的,但在不同的民族中有不同的称谓那样,对于那个将一切事物安排得井井有条的唯一理念,对于那个君临一切的唯一天意及相伴左右的众神而言,不同的民族按照各自的风习赋予他们不同的等级和称谓。”(注:莫莉·韦塔克:《犹太人和基督徒:希腊罗马观点》,第268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