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0)03—0105—04 世纪之交,中国的世界史工作者们自然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应该怎样发展?一种答案是:同国际史学接轨、对话,像发达国家史学家那样从事世界史研究。另一种答案是:吸收国际史学研究的营养,根据中国的需要来发展世界史学科。 第一种答案无疑包含着合理的成份。只要是历史学学科,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都必须服从这个学科的一些固有规则。比如凭史料说话;尽可能多地占有第一手资料;凡史学研究成果,则必须或者观点新,或者材料新,或者方法新,或者观点材料方法都新。在实践这些规则方面,国际史学界早已有了一大批大师和名作,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要在总体上达到那样的高度,尚需艰苦的奋斗。在这些方面争取同国际史学接轨,对话,完全是应该的。这体现出学术研究超越国界的普遍特点。 但是,如果说学术研究的一些基本规则是超越国界的话,那么,学术研究的目的却往往受到研究者所在国家、社会的某些需要的影响。很多人都同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看法。这里的“当代”,既是整个人类同处的大时代,又是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的阶段。学术研究的目的,既受到整个人类的共同需要的影响,比如,今天整个人类都要和平与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就促使很多史学工作者研究这些问题;又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人类的特殊需要的影响。如正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史学工作者往往会注重对历史上的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正在追求民主法制的国家,史学工作者往往会注重对历史上的民主法制问题的研究。总之,不同的社会环境往往决定了不同的学术研究目的,不同的学术研究目的,决定了不同的研究重点。而研究重点的不同,则可能导致彼此间对话的困难。如专门搞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研究的人,就不太容易同专门搞古希腊妇女问题研究的人对话。专门研究妇女问题的人,就不太容易同专门研究海盗问题的人对话。 另外,历史学本身的发展也是有阶段的。这些阶段的差异由史料的挖掘和积累,史学队伍的延续和发展,不同史学流派的演变等等所决定。不同国家和地区史学发展阶段的差异,也导致彼此间对话的困难。而这种发展阶段的差异,往往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消除。起步较晚、研究条件较差的一方如果一味追求同起步较早、研究条件较好的一方在所有方面的对话,总体上恐怕既赶不上对方的步伐,又失去了自己的根基。到头来什么都不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有着同西方很不一样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她在现阶段有着同西方很不一样的发展目标。而这就必然要导致中国世界史研究的重点同西方史学研究重点的差异。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历史很短,较有成就的发展也才20来年,资料、语言的障碍很难在较短期间内消除。这也决定了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同西方史学的全面对话或接轨作为我们的基本发展目标。 第二种答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许是比较可行的。 了解中国世界史学科史的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个学科是同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联的。19世纪,救亡图存,开眼看世界的需要,让中国人真正开始了以研究的态度对外国历史的关注(这是同古代人对外国的关注不同的);本世纪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的需要使世界史形成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使我国世界史学科蓬勃发展。今天,当我们进入新世纪,展望学科的发展时,首先最深切感受到的仍然是:我们是站立在中国的土地上;满足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对世界史学科的需要,仍然是我们世界史工作者最基本的任务。 今天和未来的中国,为什么需要世界史学科呢?首先,就像对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的了解成为国民适应现代社会的必要前提一样,对世界历史基本知识的了解,也将成为同样必要的前提。因为只有了解世界的过去,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的现在,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并且改造这个世界。其次,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将比过去更加全方位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同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关系将加深入,这就要求我们对它们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现代化、国家治理等等方面的无数的经验教训,都应当而且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最后,同整个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一样,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当然离不开世界史学科。世界历史知识将为人们理性和情感的自由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提供精神食粮。 中国发展对世界史学科的上述需要,要求我们在新的世纪里向社会提供具有学术性、时代性和普及性的作品。 学术性是学术作品的生命。一篇世界史论文,一本世界史专著,必须或者向读者提供别人没有提出过的能自圆其说的观点,或者向读者提供别人没有挖掘出来的史料;总之,必须提供新的、有学术价值的信息。目前,我们有很多作品是有学术性的,有些学术性还很强,但没有学术性的东西也不少。尤其值得忧虑的是,抄袭剽窃之作,平庸乏味之作,大有泛滥之势。制约学术性提高的重要客观因素则是原始史料的匮乏。这是世界史学科发展的瓶颈。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应该以高尚的学德,严肃的学风,严谨的学问,全力维护世界史学科的学术生命。我们不但要在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确立坚实的学术地位,还要在国际世界史学界树立起有影响、有特色的学术地位。世界史学科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语言、材料、理论、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做更多的努力,以弥补目前的不足。在提高学术质量方面,国外丰富的史学资料,不同的史学流派,众多的大家名作,活跃的学术交流,都是供我们吸取的营养源泉。可以比较肯定地说,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只要割断了同国际史学界的联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