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图内斯库是罗马尼亚历史上唯一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外交家,他在1932—1936年出任罗马尼亚外交部长期间,面对纳粹德国的出现给欧洲和世界带来的战争威胁,和法国外交部长巴尔都一起,全力以赴地开展强硬的集合安全外交,这在国际社会上引起广泛的注意。本文拟对底图内斯库的大联盟外交作一考察,以此来透视三十年代中期的国际关系,更全面地理解二次大战的起源。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罗马尼亚作为战胜国,获得了它所求的全部。它从匈牙利获取了特兰西瓦尼亚,从保加利亚得到了多布罗加,从俄国收回了比萨拉比亚。这一方面扩大了自己的版图,另一方面使自己与周边国家发生领土争端。匈、保、苏(俄)三国从不承认罗马尼亚对上述领土的主权,特别是苏(俄)作出了强烈的反应,立即断绝与罗马尼亚的外交关系。 罗马尼亚由于自身力量虚弱,为了保持独立的领土完整,把希望寄托在外交身上。二十年代,罗马尼亚为自己构筑起完整的同盟体系,它和有共同利益的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结成小协约国,一致对付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修约要求;和波兰结盟,防御苏联。更重要是,它和法国签署友好与同盟条约,寻得了欧陆最强国的保护。然而,到三十年代初,罗马尼亚的处境变得艰难起来。随着德国国内要求修改和约的右翼势力的膨胀,国际局势出现动荡。法国和波兰直接感受到德国的威胁,开始寻求和苏联合作,双方就互不侵犯条约进行谈判。在盟友的推动下,罗马尼亚也与苏联接触,但罗苏谈判因比萨拉比亚问题无法解决以失败告终,而法、波与苏联的谈判十分顺利。这样,罗马尼亚陷入孤立的地位。正是在这一时候,底图内斯库出任罗马尼亚外交部长。 底图内斯库生于1882年,早年在巴黎留学,后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国。他善于交际,口才雄辩,1919年作为罗马尼亚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开始崭露头色。他积极参与了实现大罗马尼亚梦想的各项谈判,在国内被视作维护民族利益的化身,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巴黎和会之后,他出任驻英公使兼罗马尼亚常驻国联代表。在日内瓦,他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他经常作为小国的代言人,为小国的利益进行辩护,因此得到各中小国家的推崇;他极力主张维持现存的欧洲秩序,因而也得到英法的欣赏。底图内斯库很快成为欧洲外交界的知名人士,1930—1931年他破例两度出任国联大会主席。 底图内斯库推崇国联,强调集体安全,但在二十年代,却是坚决的反苏派。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他认为比萨拉比亚属于罗马尼亚无可置疑,基于这一考虑,在法、波与苏联就互不侵犯条约进行谈判时,底图内斯库主张顶住各方压力,只要苏联不承认罗马尼亚对比萨拉比亚的主权,就不与苏联就互不侵犯条约进行谈判。由于他的影响力,他的反对直接导致了谈判的失败,然而,在出任外长一职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德国法西斯上台,欧洲局势剧烈动荡,作为一个现实的外交家,底图内斯库意识到对罗马尼亚最大的威胁来自德国,意识到苏联在维护欧洲安全问题上所能起的作用,从维护罗马尼亚的安全出发,底图内斯库的集体安全政策开始考虑苏联在其中的地位。 二 底图内斯库的集体安全政策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区域联盟外交;二是大联盟外交。这是底图内斯库为罗马尼亚设计的安全体系,在1930年12月出任外长以后的一年时间内,他迅速加强小协约国的团结,使小协约国采取一致的对外政策。他还通过努力,建立了由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希腊参加的巴尔干联盟。底图内斯库的区域外交取得成功,小协约国和巴尔干同盟成为其外交活动的主要依托。但是,底图内斯库清楚地意识到,区域联盟外交不可能保证罗马尼亚的安全,区域联盟必须与大国联系在一起。1934年4月巴尔都出任法国外长,推行联合中小盟国和苏联等大国的集体安全外交,防止德国的扩张,底图内斯库遂成为巴尔都外交最积极的支持者之一。 法国要把苏联纳入欧洲安全体系,底图内斯库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处理罗苏关系。罗要加入法国设想的大联盟,罗苏外交关系的建立是必要的一个前提。如果在苏联未承认罗对比萨拉比亚的主权的情况下,建立罗苏正常外交关系,底图内斯库的外交政策将受到国内许多人的反对。罗还有相当一些人担心共产主义对罗产生的威胁,只有苏作出大的让步方能消除这样的疑虑。而一定要苏联承认罗马尼亚对比萨拉比亚的主权,则有可能使两国关系无法正常化。那样,罗马尼亚将因不能加入法国倡导的欧洲安全体系而陷入孤立。 底图内斯库最初的考虑就是希望苏联作出比在伦敦会议时更大的让步。他期盼苏联为与法国结盟,会愿意付出比萨拉比亚作为代价,罗苏建交是大可利用的一张牌。但是,预料中的苏联变化并没有出现,相反,罗马尼亚本身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法国要求小协约国与苏联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为法苏的接近铺平道路。小协约国内部的捷克斯洛伐克越来越担心德国的威胁,迫切希望把苏联重新引入欧洲的政治舞台,以抵制德国,维持欧洲的力量平衡。小协约国的外交一体化促使捷克不断敦促罗马尼亚抓住时机与苏联恢复外交关系。 1934年4月,法国正式通知罗马尼亚, 法国准备与苏联缔结重要的政治协定,即东方公约和法苏双边援助协定(注:[罗]B ·兰格:《罗马尼亚与大国》(Dov B.Lungu,Romania and the Great Porwer),伦敦,1989年,第52页。)。东方公约是由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苏联和波罗的海诸国参加的互助协定;法苏互助条约则使东方公约和洛迦诺公约相挂钩,法国保证东方公约,苏联则成为洛迦诺公约的保证国。底图内斯库不得不反复考虑:在苏联不承认罗对比萨拉比亚主权的情况下,同苏建交的得与失——是因此与苏建交而使自己招致国内更多的批评,还是将苏联引入欧洲安全体系使罗有一个较为安全的大环境?底图内斯底作出让步,他向法国表示,希望小协约国作为整体加入拟议中的东方公约。他从以前的立场后退,不再要求苏联承认罗对比萨拉比亚的主权,而是试图让苏联保证绝不以武力夺回比萨拉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