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春天,沐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一个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极其陌生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在湖南湘潭悄悄诞生。1999年初冬,这个圈外人士仍然很少知晓的学术团体又一次不事声张地在江苏无锡举行了其成立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会上众多专家的精彩发言已呈现在本期《西亚非洲》上,我们更想让读者了解这个20年来一直默默耕耘的学术团体正在把累累硕果奉献给社会,于是记者走访了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现任会长陆庭恩,请他把这个在非洲学园地辛勤耕耘了20年的学术团体介绍给读者。 三路精干队伍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Chinese Society of African HistoricalStudies)成立于1980年4月,成立大会在湖南湘潭大学举行,主要发起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云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郑州大学等校参加了筹备工作,北京外国语大学纳忠教授担任第一任会长。成立这样一个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考虑到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多的一个大陆,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应对非洲国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研究会是由全国从事非洲史研究和教学的人员自愿结合组成的,目前有会员140多人, 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高等院校从事非洲史教学和研究的老师;二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从事非洲问题研究的学者;三是涉外机关如外交部、中联部、外经贸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国际广播电台等从事非洲工作的同志。 三方面主要工作 20年来,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为学科发展打基础 具体工作包括以下三项: 1.编写教材,开设非洲史方面的课程,培养人才: 80年代初,研究会组织10多个院校编著和出版了高校教材《非洲通史》(北师大出版社出版)。该书用了3年时间撰写完成。其间, 国外陆续出版了《剑桥非洲史》(八卷本)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洲通史》(八卷本)。这些书资料丰富,观点不乏创新。与此同时,我国学者非洲史方面的论著也陆续发表。这就使原《非洲通史》显得老化,需要更新。于是,研究会组织和帮助会员编著了新的《非洲史教程》,于1990年由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解决了全国25所曾经或正在开设非洲史或非洲史专题课程的高校教材缺乏的问题。目前,全国有8 所大学培养非洲史研究生(硕士、博士), 先后培养研究生73人。 研究会还先后召开过两次(1986、1993年)非洲史教学交流会,效果很好,推动了非洲史教学和研究的发展。 2.编写出版工具书和资料书: 包括《非洲大事年表》、《非洲历史词典》(250万字,原定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后因经费问题被搁置)、《非洲问题研究中文文献目录》 (1949~1981、1982~1989 、1990~1995)、北京、上海有关非洲史外文书目(英、俄、法、德)、《近代中非关系史资料》、《阿拉伯非洲史资料》、《泛非主义与非洲统一组织文选》、剑桥大学《非洲历史杂志》英文目录(1961~1989年)等。 3.翻译非洲史名著: 主要是协调和组织翻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八卷本《非洲通史》,现已翻译出版第一、二、三、四、六、七卷;第五、八卷也已译完,即将面世。该套书的出版由教科文组织委托中国图书翻译公司承担。 第二方面:加强课题研究 为了集中科研力量,研究会组织会员有计划地开展课题研究,一个时期集中一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发表论著,召开学术讨论会。先后研究和交流过以下课题:非洲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实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类型和特点、非洲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非洲国家的政治制度、非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非洲国家的政体改革、中非关系的发展等等。 研究会在加强课题研究的同时,先后组织了以下攻关项目:1、 组织三卷本非洲通史专著的撰写,即《非洲通史·古代卷》、《非洲通史·近代卷》和《非洲通史·现代卷》。该项目1985年立项,1995年全部结项出版,全套书共计175万字,出版后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获多项国家和部级奖励。2、组织申请国家教育部“八·五”、 “九·五”重点课题,先后获得9个项目。现已出版《非洲研究丛书》6本;《中非关系史》、《非洲民族主义政党和政党制度》、《南非种族关系探析》、《非洲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黑非洲文化研究》、《非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研究》,还有3本书正在撰写中。 第三方面:开展对外学术考察和交流 主要是组织国内学者前往非洲进行学术考察。经教育部安排,先后有16位长期从事非洲研究的学者前往非洲10个国家进行过考察研究。这些同志带着本人的研究课题前往非洲,搜集资料进行学术交流,回国后由学会安排,在学术交流会上作介绍。研究会还先后邀请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几内亚、苏丹、埃及、俄、英、法、美、日等国的著名学者来华作学术访问和学术报告,我会成员也先后有21人次应有关国家的邀请前往作学术交流。 七项学术成就 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非洲史研究取得了可喜进步,在学术方面大体有以下几项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