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与法国的反应

作 者:

作者简介:
梁占军,(1967—),男,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历史学博士,从事世界现代史、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系,北京 100037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新史学通讯)

内容提要: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魏玛共和国总理, 标志着德国纳粹化的开始。德国国内形势的恶化引起了法国的严重不安。但是,由于法国当时正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因此,在希特勒上台次日组阁的达拉第政府不得不将如何恢复财政平衡视为第一要务;同时法国国内相当一部分人对与希特勒新政权达成和解还抱有幻想,这最终促使法国政府在对德政策方面采取了“理智而冷静”的政策,没有作出过激的反应。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0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51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0)02—0078—06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是30 年代欧洲国际关系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之一。这一事件在当时的法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作为德国近邻,同时又是德国的夙敌的法国,其最初的反应不仅会直接左右两国关系的前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未来欧洲国际关系的走向。本文拟分析法国政府在希特勒上台之初的反应及其成因,借以分析德国纳粹化时期法国外交的基本脉络及其特点。

      一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魏玛共和国总理, 标志着德国纳粹化进程的开始。尽管从政府成员构成来看,希特勒领衔的内阁最初只是纳粹党和中央党组成的联合政府,而且纳粹党在政府内并不占优势:11名部长中有5名是前巴本内阁的成员,而纳粹党(除希特勒外)只拥有2个部长职位(注:五位前巴本内阁成员是副总理兼普鲁士专员巴本、司法部长居特纳、外交部长冯·牛赖特、财政部长施成林·冯·克罗西克伯爵、邮电交通部长埃尔茨·吕本赫男爵;另两位纳粹党员为内政部长弗里克和不管部部长兼普鲁士代理内政部长戈林。),因而严格地讲,希特勒的上台远非真正意义上的纳粹政权的建立。但是由于德国纳粹党极端仇视它的近邻法国,所以对于法国人来说,德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无疑是一个危险信号。

      在希特勒眼中,法国是“德国人民不可调和的死敌”(注:斯科特:《反希特勒联盟》( Scott, Allianceagainst Hitler),杜克大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78页。),是实现其扩张计划的首要障碍。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明确指出:“彻底消灭法国是保证德国人民最大限度地扩张的惟一途径。”(注:杰克逊:《法国情报部门与希特勒上台》(Jackson,French Intelligence

      and Hitler's Rise to Power),载《历史杂志 》( The Historical Journal)1998年第3期。)但是希特勒深知德国当时的军事实力远不如法国,因此,他在上任之初就把加紧扩充德国的军备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2月1日,即他上任第三天,希特勒便召集德国国防军高级将领开会,阐述其有关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同时,希特勒还强调在德国重整军备的过程中存在与法国作战的可能性,要求军方作好准备。他在讲话结束时指出:“重建军队的时期将是最危险的时期,它将表明法国是否存在真正的政治家,如果有,法国将不会给我们时间,而且会进攻我们。”(注:诺克司等编:《纳粹主义文件1919—1945》(Noakes,Documents on Nazism 1919—1945),伦敦1974年版,第509页。)此外, 为了将引起法国干预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希特勒还多次谈到在重整军备期间德国政府应该利用外交手段来麻痹法国人,他说:“当我们等待它(指重整军备)实现的时候,让我们安抚法国人,用友好的言辞、用谈判的条件、用裁军的建议来取悦他们。”(注:保罗·雷诺:《在酣战中1930 — 1945》(Paul Reynaud,In the Thick of the Fight 1930—1945),纽约1955年版,第28页。)

      毫无疑问,希特勒的上台对于一战后极为关注自身安全的法国人来说的确意味着新的、严重的威胁的出现,尽管这种威胁在当时还仅仅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二

      德国国内政局的变化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法国人的严重关注与不安。1月30日,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的当天, 法国驻德大使弗朗索瓦·庞塞在发往国内的报告中就指出:“对德国和欧洲来说,希特勒-巴本-胡森伯格内阁的建立不仅仅是一次冒险的尝试……无论如何,希特勒获任德国总理的事件是值得忧虑的。”(注:《法国外交文件1932—1939》(Documents Diplomatique Francais1932—1939),第1辑,第 2卷,巴黎1966年版,第543页。)1月31日,法国《劳动报》头版开篇提问:“(德国)新政权会实行一种暴力与毁灭的政策吗?”(注:迈克尔:《激进党人与纳粹德国》(Michael,The Radicals and Nazi Germany),华盛顿1982年版,第14页。)同日,《费加罗报》刊文指出:“从国际上看,希特勒上台是一个严重的危险,这是一颗能够引起火药桶爆炸的火星。”(注:维戈兹基等编:《外交史》,第3卷,下卷, 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799页。)2月12日,法国激进党领导人爱德华·赫里欧在《小普鲁旺斯报》上提醒公众:德国“对暴力的崇拜和对法律的蔑视将助长对外战争的发生”(注:迈克尔:《激进党人与纳粹德国》,第14页。)。一时间,“狼来了”的呼声不绝于耳,舆论普遍要求政府尽快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

      在呼吁政府重视德国纳粹化可能带来的危险方面,法国军方的努力尤为引人注意。事实上,法国军方对德国纳粹势力的发展一直心存疑惧。早在1931年4月2日,法国军方情报部门就曾在一份题为《德国对于法国的态度》的报告中预言过德国纳粹势力掌权后将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果目前的民主体系失败,它将肯定会被民族主义者的极权主义政权所取代,后者将背弃德国在国际大家庭中的义务,并开始尽快地重新武装。 ”(注:杰克逊:《法国情报部门与希特勒上台》(

      Jackson,French Intelligence and Hitler's Rise to Power),载《历史杂志》(The Historical Journal)1998年第3期。) 法国驻德武官勒农多说得更加明确:“如果希特勒成为总理,德国将会被变成一个巨大的兵营。 ”(注:杰克逊:《法国情报部门与希特勒上台》( Jackson,French Intelligence and Hitler's Rise to Power),载《历史杂志》(The Historical Journal)1998年第3期。)1932年5月4 日,法国情报部门又向国防部、外交部提出了警告,称:“希特勒分子的外交政策概念的基本核心是对法国的极端仇视,后者被视为德国世代相传的死敌。 ”(注:杰克逊:《法国情报部门与希特勒上台》( Jackson,French Intelligence and Hitler's Rise to Power),载《历史杂志》(The Historical Journal)1998年第3期。)希特勒上台后, 法国军方情报部门对德国政府的扩军政策做了相当准确的预报。3月7日,法国驻德武官勒农多向国内报告说:“目前控制着第三帝国的命运的政府毫不掩饰它夺权的首要任务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支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注:杰克逊:《法国情报部门与希特勒上台》。) 4月6日, 法国军事情报部门更深刻地指出:希特勒执政初期的对外政策将是“暂时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任何外部冒险”,因为“德国需要时间重建其军事力量”(注:杰克逊:《法国情报部门与希特勒上台》。)。为此,3月16日, 法军总司令魏刚向法国总理达拉第致信要求政府关注德国政局变化对法国存在的潜在威胁,反对德国有关军备平等的要求,要求政府采取措施确保法国在人力物力方面的对德优势(注:杰克逊:《法国情报部门与希特勒上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