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廷学于16世纪前半叶产生于德国,19世纪至 20 世纪前半叶的150年间,拜占廷学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它已逐渐成为一门真正的国际科学,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及美洲、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建立了研究拜占廷学的中心。1927年以来定期举行的拜占廷学世界大会,充分说明了各国学者从事拜占廷学研究的国际意义。大会上提出的报告和进行的讨论标志着拜占廷学的不断发展。(注:张联芳,马细谱编译:《世界各国对拜占廷学的研究状况》,《世界历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期。) 中国对于拜占廷学的研究则起步较晚,直到5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译作和论文发表。中国学者对拜占廷史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期至今。本文将就这两个阶段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作一评述。 第一阶段从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共刊出关于拜占廷史的各类文章35篇,其中译作6篇,我国学者的学术论文11篇, 包括转译在内的通讯和综述12篇,常识性文章6篇。从中外学者的17篇论文来看, 讨论的问题如下:关于拜占廷封建化问题9篇,关于拜占廷灭亡及其原因3篇,有关考古及中国与拜占廷关系3篇,关于拜占廷文化与生活1篇,关于查士丁尼1篇。此外出版了一本译自俄文的中文本简史, 列夫臣柯的《拜占廷》。 从以上统计,我们可以将这一时期我国的拜占廷研究总结为以下两个特点。(1)虽然历时30年,但以引进国外, 特别是苏联等东欧国家的研究成果,并介绍国外关于拜占廷学的研究动态为主,而我们自己的研究则刚刚起步。(2)不论从研究课题,还是从理论观点来说, 我国学者都受到苏联的影响。苏联学术界认为拜占廷“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拜占廷封建制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注:齐思和:《苏联历史学家对拜占廷研究的卓越贡献》,《历史研究》1957年第11期,第98页。),于是中国学者象苏联学者一样,把主要精力投入于此,11篇论文中有7 篇是对拜占廷封建制度的讨论。但从研究成果来讲,却不能说有何建树,基本照搬了苏联的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论为指导,分析拜占廷封建化过程和拜占廷封建社会。仅有个别学者从中国与拜占廷关系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研究。 这一阶段,主要讨论了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拜占廷封建化,即拜占廷社会何时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以及封建制度何时最终确立。对此有以下4种观点。(1)4世纪说。我国学者没有就论证4世纪说发表专门文章, 但由于这是最早从苏联介绍到中国的一个观点,对我国学术界一度产生很大影响。这一观点认为:“无论是关于自由人的逐渐形成着的封建依附关系(科洛尼佃农的劳役租和代役租)发展过程的材料,无论是大批奴隶之拥有彼库里的这一转变和拥有私有财产的奴隶的出现,无论是释放奴隶的事实,都是证明封建主义的因素已经出现了。从4世纪起, 这些新的形式开始被当作主要的形式来利用了。”(注:E· 里普什茨:《论拜占廷奴隶制占有制度崩溃和封建制度发生的问题》,《史学译丛》 1956 年第3期,第151~152页。)(2)“拜占廷封建化的过程,自6 世纪开始,到11世纪基本上完成。”(注:许宏杰:《拜占廷封建化过程的几个问题》,《新史学通讯》1956年第2期,第14页。 )该观点认为查士丁尼重建罗马帝国,加重农民负担,导致人民破产,爆发起义,是“加强瓦解奴隶制本身的因素;同时也是替封建化过程准备了前提条件。”(注:许宏杰:前引文,第14页。)所以自查士丁尼统治结束,斯拉夫人入侵,拜占廷封建化即已开始。随着公社瓦解,大地产形成,形成了势力越来越大的封建主阶级,他们于1057年推出贵族科穆宁做皇帝,实行分封,使自由农民变为农奴,拜占廷封建制度从而确立。(3)7世纪说。这一观点认为:“七世纪拜占廷帝国自由农民公社占优势的时期才揭开了拜占廷帝国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成为拜占廷帝国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转折点。”(注:陈兆璋:《试论拜占廷帝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几个问题》,《厦门大学学报》1964年第1 期,第91页。)因为“在自由农民公社里才做到了彼库里奴隶制和科洛尼佃农制所做不到的事,就是彻底改变了直接生产者的地位,实现了小生产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联系,他们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拥有自己的经济,并关心自己的劳动,至此,即公元七世纪,拜占廷帝国的所有权关系和直接生产者地位才发生了根本不同于前此的变化。”(注:陈兆璋:前引文,第91页。)另外,7世纪时,作为奴隶制经济中心的城市崩溃, “封建化的各省显贵的傀儡希拉克略于610年取得国家政权”( 注:陈兆璋:前引文,第92页。),实质上是“正在形成的军事封建主阶层的代表者”(注:陈兆璋:前引文,第93页。)军区将军出现,“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标志着拜占廷帝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质变’过程。”(注:陈兆璋:前引文,第93页。)(4)717年说。这一观点认为:“希拉克略(610~614)虽然曾被地方封建化贵族所拥戴去夺取国家政权,但他的后继人仍无法战胜奴隶主贵族和元老院的反动势力。并和奴隶主贵族又重新妥协,致使帝国仍然积弱不振,奄奄一息。只是到了立奥三世(717~740)推翻了和奴隶主贵族妥协的希拉克略王朝的统治,才是东罗马封建制帝国历史的开端。”(注:郑如霖:前引文,第121页。) 学者们在论述拜占廷封建化问题时所使用的史料基本一致,造成分歧的主要原因是,衡量拜占廷封建化开始和完成的标准不同,对于“封建化”、“封建制”、“封建制度”等概念赋予不同的内涵以及对马克思著作某些论述的不同理解。(1 )究竟应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拜占廷封建化过程。在确定封建化开始时间时,造成分歧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看待在奴隶制剥削方式占主导时已发生的封建剥削方式,即如何看待封建因素。4 世纪开始说认为彼库里奴隶制和科洛尼佃农制具有封建因素,可看作封建化的开始;但有人强调这两种制度“完全不是封建制度,它仍然是奴隶占有制社会瓦解时期的制度”,(注:杨连山:前引文,第27页。)它们虽是封建因素,却不能看作封建化的开始,直至斯拉夫人迁入,“蛮族”“利用大量土地来剥削小农,与过去不同,它是一种新的剥削形式,是属于封建的剥削形式。于是封建制便开始了。”(注:杨连山:前引文,第28页。)这就把封建化的开始推后了三个世纪。在确定封建化完成时,依据拜占廷隶农、自由小农和农村公社成员完全沦为农奴为标准的学者,将这一时期定在11世纪;而以大地产主夺取公共权力为标准的学者则提出7世纪说,8世纪说和11世纪说。(2 )关于概念的内涵。学者们在讨论时,往往出现对于同一表述理解不同和对同一内涵使用不同表述的情况,因而使讨论显得混乱,有时甚至是无谓的争论。例如,许宏杰提出拜占廷“一直到了11世纪才踏进封建的阶段。”(注:许宏杰:前引文,第9页。 )杨连山在与许宏杰商榷时指出:“拜占廷到11世纪封建化不但完成了,而且已经形成为封建制社会。”(注:杨连山:前引文,第26页。)同时还说科穆宁王朝时“封建制度最后在拜占廷确立了。”(注:杨连山:前引文,第29页。)另外从文章来看,许宏杰所谓“11世纪才踏进封建的阶段”(注:许宏杰:前引文,第9页。)是指他认为11世纪封建制确立, 而没有否定拜占廷封建化过程,他在文中明确指出“拜占廷封建化的过程,自6世纪开始,到11 世纪基本上完成。”(注:许宏杰:前引文,第14页。)因此,许宏杰和杨连山两位同志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对“封建的阶段”,“封建化完成”,“封建社会”等概念有不同解释。再者,杨连山说:“拜占廷到7 世纪中叶以后,不但踏进了封建制,而且开始了封建化的过程。”(注:杨连山:前引文,第29页。)笔者想请教,这是否意味着“踏进封建制”和“开始了封建化”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这其实仍是一个概念问题。(3)对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某些论述的不同理解。 争论的焦点是,“随着君士坦丁堡的兴起和罗马的陷落,古代便完结了。”(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55~156页。)4 世纪说者以此作为拜占廷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开始的论据。但有学者提出“恩格斯正是以这两大事件概括了罗马帝国从衰微到灭亡的整个过程的。因此象征古代的终结和中世纪开始的事件,是‘罗马的陷落’而非‘君士坦丁堡的兴起’,‘君士坦丁堡的兴起’只是揭示了帝国的历史进入危机深重的年代,但古代的历史尚未‘终结’,新的中世纪社会亦尚未开端。”(注:陈兆璋:《试论拜占廷帝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几个问题》,《厦门大学学报》1964年第1期,第89 页。)所以, 恩格斯此语并不能给4世纪说提供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