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87(2000)04-0001-07 今年是义和团运动一百周年。一个世纪以前在中国大地上掀起的这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暴,不但在当时震动了世界,而且至今仍然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深思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义和团运动从开始到终结,正好经历了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人民正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送走十九世纪,跨入二十世纪的门槛的。 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民族危机极为严重的产物。这场运动被残酷地血腥镇压下去之后,中国又是面临着一种什么样的政治局面呢?中国人民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迎接二十世纪的曙光的?新的世纪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是新的灾难还是新的希望? 一个严峻的课题 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国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清政府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最后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二是戊戌变法,光绪皇帝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推行政治改革,但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镇压下惨遭夭折,谭嗣同等六君子血洒刑场,改革的一线生机被痛心地扼杀。三就是义和团运动,北方地区的广大下层群众,自发地拿起原始武器,起来抗击列强侵略。但他们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缺乏理性的认识,也无力识破封建顽固势力的愚弄和出卖,最后只能悲惨地倒在八国联军的罪恶炮火之下。 这三个历史事件,内容不同,性质不同,社会影响也各异。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每一次事件过去后,总是导致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再一是与此相伴的,是民族觉醒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救亡意识的进一步加强。 甲午战败后,人们就用“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譬如地雷四伏,药线交通,一处火燃,四面皆应”(注: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戊戌变法资料丛刊》,第二册,第189页。)一类的语言形容祖国的危急情状。连一位守旧官僚也说,当时人们“私居偶语”,也动辄要发出“国亡国亡,可何奈”的慨叹。戊戌以后,不但内政鼎革无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瓜分狂潮更是波涛凶险。人们大声疾呼:“今日之中国,国势濒危,内部之患,如肉腐烂,日见消溃;外交之迫,如水煎膏,日渐憔悴”(注:《东方杂志》,第1年,第11期。)。任何一个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人,普遍认为自己祖国“精华已竭,膏血俱尽”,因而充满了忧伤、焦虑、失望和悲愤之情。 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列强强迫清政府于1901年9月签定了《辛丑条约》。这个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又一付沉重枷锁。超过10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对一系列国家主权的严重破坏,使中国进一步向半殖民地的深渊沉沦。在这种情势之下,人们会以何种心情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自然是可想而知。下面的这段话,实在是颇具典型意义的: “俄虎、英豹、德法貔、美狼、日豺,眈眈逐逐,露爪张牙,环伺于四千余年病狮之傍。割要地,租军港,以扼其咽喉;开矿山,筑铁路,以断其筋络;借债索款,推广工商,以朘其膏血;开放门户,划势力圈,搏肥而食,无所顾忌。官兵黜陟,听其指使;政府机关,使司转捩。呜呼!望中国之前途,如风前烛,水中泡耳,几何不随十九世纪之影俱逝也。”(注:《学生之竞争》,《湖北学生界》第2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第452-453页。) 的确,在新的世纪,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究竟怎样?具有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会不会随着十九世纪的逝去而一起消亡?这正是摆在每个中国人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问题。 “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 历史永远是丰富多彩的、千姿百态的。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并非只有沮丧和失望。否则,我们也就无法理解本世纪后来的历史发展进程,无法作出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二十世纪的一百年,是中国人民从逆境中顽强奋斗,最终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走上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的一百年”的科学论断了。(注:江泽民:《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0年1月2日。) 与危机感和紧迫感不断增强的同时,志士仁人们对于救国道路的探索也取得了新的发展,新的突破。 二十世纪的头一年,21岁的青年鲁迅写下了他的著名诗作《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小诗,既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忧虑,又抒发了献身民族振兴事业的豪情壮志,很能反映出当时有志青年的共同心声。 用鲜血和生命奉献于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在当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投身于推翻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清王朝的革命运动。如果要问,中国进入二十世纪之初政治生活最鲜明、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正是革命思潮的迅速传播和革命活动的蓬勃兴起。 从十九世纪末叶就倡导推翻清朝政权的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切身感受到世纪交替前后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他在《革命缘起》中说,当他早期从事革命活动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余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漫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注:《孙中山选集》,第199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特别是“八国联军之破北京,清帝后之出走,议和赔款九万万两而后,则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遗,而人民之生计,从此日蹙,国事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至此萌芽矣”(注:《国父全集》,第1卷,第252-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