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收藏的15万件“盛宣怀档案”(以下简称为“盛档”)是一批极富研究价值的中国近代史史料,这一点已为大多数近代史研究者所肯定,中国社科院院长胡绳1996年曾对整理“盛档”发表过看法,他认为,盛宣怀是很重要的人物,他比李鸿章晚一辈,涉及面很广,他是实业家,与许多重要企业有关系。对“盛档”这样的资料,很难说什么有用什么没用,要紧的是赶紧整理出来。华东师大教授夏东元先生在潜心研究“盛档”多年后,盛概道:不认真研究盛宣怀,要写好洋务运动史,是不可思议的。足见“盛档”中新发现的史料对研究者的影响有何等巨大。 由于盛宣怀涉足了中国近代实业创建和发展的大部分领域和许多重要机构,过去一些研究者主要把着眼点集中在“盛档”中有关实业的这一部分,如汉冶萍公司、轮船招商局、中国电报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史料,已经整理出版的一些“盛宣怀档案”资料也主要以实业为主。事实上,“盛档”本身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举凡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外交、金融、经济、民俗,可谓无所不包。近两年来,上海图书馆在整理中发现“盛档”中有关灾赈的史料十分丰富和完整,估计有万件之多,这一部分原始史料过去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也从未认真整理发表过,以至近几年出版的所有有关研究盛宣怀的著作对他在近代灾赈史的活动和贡献都语焉不详,甚至毫不提及。《愚斋存稿·盛宣怀行述》一文有简要的描述,新近一些著作中有关盛宣怀生平中的赈灾活动记载皆以此为本。然《行述》多夸饰之词,且言之不详,并非十分可靠的史料。这不能不说是盛宣怀研究中的一大缺憾。 一、盛宣怀与赈灾工作 盛宣怀(1844—1916)所处的年代正处于晚清民国交替时期,是封建社会趋于没落衰亡的时代,政治腐败,战争连年,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内祸外患,可谓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天灾人祸,总是形影相随,由于种种原因,晚清时期的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几乎无年不灾,无灾不烈。如同治元年至三年(1862—1864),瘟疫在河南、江苏、浙江等地流行,重灾区“死亡甚多,至有全家无一生者”。同治六年(1867),豫、皖、鲁、苏、楚及京师与直隶地区旱情严重,李鸿章致曾国藩函称:“枯旱至此,数十年未有。”同治十年至十三年(1871—1874),直隶等地大水、永定河连年决口,《申报》称:“该处屡遭饥馑,百姓困苦流亡,不忍耳闻。”光绪三年至四年(1877—1878),发生中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大旱灾,以山西、河南为中心,波及近十个省份,太原地区因灾荒造成的死亡率高达95%,惨烈之状,无可比拟,史称为“丁戊奇荒”。光绪八年至十三年(1882—1887),连年大水,黄河几乎年年决口。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896—1898),直隶、河南、山东等地严重水灾。光绪二十六年(1900),陕西、甘肃等地大旱。光绪三十年(1904),西部青藏、甘肃、四川等地发生历史上罕见的跨流域特大洪水。宣统元年至民国八年(1909—1919),洪水频发,大面积水灾无年不有。 自然灾害加重了本已陷入战乱中的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社会更加动荡,如光绪三、四年间的大旱灾,贫苦农民几无活路,迫使大量饥民铤而走险,死里求生,在直隶武强县有千余灾民组成“砍刀会”,活动于景州、阜城、衡水一带,武装抢夺粮食。历史上,统治阶层和社会各等人士每逢大的灾荒发生后都会进行大规模的赈灾活动,不管他们的动机如何,赈灾活动本身确也对救济灾民,稳定民心,恢复生产,缓和社会矛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义举”,一项“善事”,那些功成名就的富绅名流,常常也愿意参加赈灾活动,借此博得社会上的好名声,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当然,借赈灾以敛财,贪污钱粮,中饱私囊的也并不罕见。 盛宣怀自同治十年(1871)开始参加赈灾活动。是年,畿辅大水,盛宣怀之父盛康倡捐棉衣赈米,盛宣怀随其父募集救济金,去上海采买赈米,并运往天津等地散发。(注:见《愚斋存稿·盛宣怀行述》。)自此以后的40多年中,他组织和参与了数十次的赈灾活动,几乎和赈灾结下不解之缘,社会影响十分巨大。《行述》一文中称:“平生最致力者实业之外,唯赈灾一事。”可见盛宣怀早已把此当作他的重要事业来看待。梳理现已整理出的部分“盛档”中的灾赈文献,我们可以列出比较详细的盛宣怀参与赈灾活动的系年表: (一)同治十三年~光绪十二年(1874~86):在天津直隶筹赈局从事赈务 1、同治十三年(1874):湖北水灾灾赈 2、光绪元年~三年(1875~77):江苏灾赈 3、光绪三年~四年(1877~78):山西旱灾赈济 4、光绪三年冬~四年初(1877~78):直隶河间府献县、 景州旱灾灾赈 5、光绪五年(1879): 天津水灾赈济, 劝募棉衣 6、光绪六年(1880): 苏北、山东灾赈 7、光绪八年~九年(1882~83):安徽灾赈 8、光绪十年(1884): 山东赈捐 9、光绪十一年(1885):江宁水灾赈济 10、光绪十二年(1886): 奉天辽河水灾赈济 (二)光绪十二年~十八年(1886~92): 登莱青兵备道任上参与山东赈抚总局烟台分局赈务 1、光绪十三年~十四年(1887~88): 郑州黄河决口(郑工捐输) 2、光绪十四年(1888): 奉天营口水灾赈济 3、同年: 山东济南府、武定府、青州府的高宛、东安、博兴县等地水灾赈济 4、光绪十五年(1889): 潍县海潮成灾赈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