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包括其前身捻党与后代)将士前仆后继,进行了近一个世纪的斗争,虽然避免不了最终失败的结局,但是仍有重要的意义。有的学者则认为,“捻军并未能对于近代中国社会起着积极作用”(注:傅衣凌:《明清时代阶级关系的新探索》,《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4期第73页。)。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现就管见所及,试作简单的论述,敬请大家教正。 一 从19世纪初年起,捻党就开始从事活动。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期酝酿,1853年,轰轰烈烈的捻军起义爆发,1868年,这场巨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失败。随后,捻军余部与后代的斗争断断续续,直至1899年才告终结。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北方地区上百万的贫苦农民及其他劳苦群众,集结在捻军的五色旗帜下,拿起长矛、刀枪、齐头鐥,同清军和团练展开殊死搏斗,攻克了64个府、州、县城,占领过广大农村和许多集镇,将抗争力量扩展至安徽、河南、湖北、山东、江苏、陕西、山西、直隶(今河北)等8省。他们抛头颅,洒热血, 以英勇的姿态跃登历史舞台,演出了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场面。 组成捻军主体的贫苦农民及其他劳苦群众,因为遭受国内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榨,极端困苦,所以对敌人怀有刻骨的仇恨,反抗斗争十分坚决。广大捻军将士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挫折失败,顽强坚持战斗。尤其是在斗争形势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披霜踏雪”,“万苦不辞”(注:《赖文光自述》,《钦差大臣湖广总督李鸿章奏搜捕余匪并收抚李允等情形折》(同治七年正月初一日)附件,军机处录副奏折。),充分表现出奋不顾身的刚强斗志。 捻军正是以这种英勇不屈的精神,同清朝兵勇进行长期斗争。初期主要进行野战,打败过清朝许多地方军队。1857年后,以城市攻防战术与圩寨战术为主,兼用流动战术,在北舞渡、马埠、野猪冈、羊山集、关李家庄、杨柳集等战役中重创清军。1864年后,形成以马队为主的作战部队,进一步运用流动战术,发挥马队能在平原旷野纵横驰骋的特长,弥补武器装备低劣的短处,使新捻军(指捻军与太平军余部组成的部队)在战略被动中取得了战役作战上的主动地位。因此,他们于高楼寨之战中歼灭了僧格林沁部。僧军是当时清廷所依靠的主要军事支柱,它的败亡,表明清朝畿辅重地的所谓“长城”倒塌了,也标志着清王朝往昔的军队建制根本瓦解。他们还在以后的罗家集、十里坡、杨家河、六神港及其附近等战役中高奏凯歌,给湘军和淮军造成重大损失。李鸿章后来说过:“仰仗国威歼平巨寇,而良将猛士锋镝疾疫死亡已多。”(注:《直隶总督李鸿章奏片》(光绪十四年),《光绪朝朱批奏折》第 117辑第611页。)捻军“杀得妖兵望风逃”(注:李东山等:《捻军歌谣》第63页。),消灭了数以万计的敌人,使清朝的军事力量大为受损。 捻军在东临山东海滨、西至陕甘边境、北及黄河两岸、南达长江岸边的辽阔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到处惩办贪官污吏,打击土豪劣绅,截断清朝兵力和粮饷的往来要道,夺取地方当局的粮食和财物,拒绝清朝政府的赋税征收,冲击地主阶级的租课剥削,打乱封建统治秩序。这一切都“闹的清廷安不了天”(注:李东山等:《捻军歌谣》第Ⅴ页。),对封建统治势力是有力打击。所以,清朝政府面对战后群众困顿、人口锐减的残破局面,不得不采取措施,如在捻军活动过的地区豁免、减少或者缓征钱粮,分别赈济贫民以免流离失所,设置垦务机构,清查田亩,以广为招垦开荒,还推广永佃制,保障佃农权益,使租佃制度出现新的变化,等等,力求缓解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生产。 捻军的长期斗争,还消耗了清朝政府的大量物力财力。从咸丰元年二月至同治七年十一月即1851年3月至1868年12月, 清廷在镇压捻军中支付军需的银为10797.2万多两,钱为849.1万余贯,钞为700.9 万余两,耗费巨大(注:朱学勤等:《剿平捻匪方略》第320卷第42页。)。这使清朝政府的国库更形空虚,财政状况愈加恶化。 清朝政府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和经济上均遭猛烈冲击,因而其统治地位受到强烈震动。《涡阳县志》写道:清朝“倘非元老壮猷,士卒用命,其不为有明甲申之续者几希”(注:黄佩兰等:《涡阳县志》,《捻军》资料丛刊第2册第108页。)。就是说,如果没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流及其所部湘军与淮军为之卖力,清朝政府很难逃避像明朝政府被农民起义风暴所推翻的同样命运。垮台的厄运固然避免了,可是清朝政府不能不对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由于所倚“长城”的倒塌,清朝政府主要是靠湘军和淮军挽救危机,这样,湘军与淮军集团的势力急速增长。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湘军和淮军集团产生了,其势力在长江南北地区;在攻剿捻军的过程中,湘军和淮军集团发展了,其势力由南向北推移,扩至华北与西北地区。为了平定捻军,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相继担任主帅,湘军与淮军一起上阵,其将帅的权势更大了。例如鲍超、黄翼升、刘松山、郭松林、刘铭传、周盛波、周盛传等都成了手握重兵的提督、总兵等统军大员,刘秉璋、张树声、潘鼎新、刘铭传等均相继是威势显赫的总督、巡抚等地方大吏,其中曾国藩、李鸿章先后任直隶总督,左宗棠为军机大臣。这些将帅又由贵而富,把在镇压太平军与捻军过程中掠夺或受奖得来的财富,于乡间广置田产,或仗势霸占土地,成为官僚地主。如郭松林“出军中资获,置田宅值十余万金”(注:王闿运等:《湘潭县志》,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第179页。),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唐殿魁等各有租稻2万石至5万石(注:郭汉鸣、洪瑞坚:《安徽省之土地分配与租佃制度》,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第183页。),李鸿章兄弟尤其富有,仅在他们家乡合肥东乡一隅的田地就“占全乡三分之二,为数约在五十万亩以上”(注:郭汉鸣、洪瑞坚:《安徽省之土地分配与租佃制度》,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第182页。),盘剥大批佃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