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领土台湾,1894年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日本也充当了先锋,日本发动和参加的这些侵略战争每次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终。根据18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的关于战争的国际法准则,交战双方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主要条件之一是战败国必须向战胜国支付战争赔款。兹就中国近代对日本的三次战争赔款作一概述。 一 琉球事件赔款——日本初尝战争索赔甜头 琉球王国早在明朝洪武年间以来就与中国保持着较为密切和稳定的宗藩关系。日本在16世纪末也强迫琉球向其入贡,使琉球在事实上形成了对中国和日本的两属关系。1868年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将侵略扩张定为国策,1871年日本主动与清政府订立了《修好条规》和《通商章程》,建立了近代意义上的两国邦交,实际上也由此开始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时对中国和日本具有两属关系的琉球被列为第一个侵略目标,日本认定只有割断琉球对中国的藩属关系才能实现它吞并琉球的目的, 1872年日本得知上年在台湾发生了54名琉球人遇难事件,决定借机大作文章。 1873年3 月日本派外交官员来华向总理衙门以口头方式质问中国为何未惩处杀害琉球漂民的台湾高山族人,总理衙门大臣答复说:“二岛俱我属土,属土之人相杀,裁决固在于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预贵国事,而烦过问?”此外也说了“杀人者皆属生蕃,故且置之化外、未便穷治”等语(注: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一卷第64、65页。)。日本抓住总理衙门大臣答话中所讲的台湾东部“置之化外”,“未便穷治”等只言片语大加发挥,以为找到了清政府未在台湾东部行使统治的证据。1874年2月, 日本大臣参议会通过了《台湾蕃地征讨要略》,不顾中国与琉球长期以来所保持的宗藩关系事实,强词夺理地表示要以“报复杀害我藩属琉球人民之罪”为名出兵台湾。1874年5月,日本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兵3000侵犯台湾, 同时派出首任驻华公使柳原前光前往中国,就出兵台湾进行外交交涉。日本这次出兵台湾打出两个幌子:第一,琉球是它的属国,它的出兵是为琉球难民报仇;第二,台湾番地(东部)为无主地,出兵台湾不是侵略中国。 总理衙门在得到日军侵略台湾的消息后于5月11日照会日本外务省,明确表示:“台湾一隅,僻处海岛,其中生番人等,向未绳以法律,故未设立郡县,而地土实系中国所属。”(注: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一卷第72页。)5月28 日柳原到达上海后,江苏布政使应宝时和福建布政使钦差帮办潘霨也先后到上海与柳原展开交涉,6月中旬潘霨又到台湾与西乡进行谈判, 全面阐述了台湾高山族居住区为中国当然领土的立场,要求日本无条件从台湾撤兵。 日本此次侵台本来就名份不正,出兵理由经不起一驳,客观上日本的军事行动也受到了很大的挫折,当时正值台湾酷暑季节,侵台日军水土不服,肠炎、痢疾等病疫流行,军中士气低落,人心思归;另一方面国际上日本的处境也十分孤立,虽然美国部分外交官员积极支持日本侵台,但作为美国政府尚持谨慎态度,未予日本以外交支持,仍然承认台湾全岛为中国领土。日本看到侵占台湾并非易事,于是便力保琉球问题朝着有利于日本的方向解决,另外想设法从中国取得兵费补偿,以便能体面地回国。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涉中,中方虽在台湾问题上立场坚定,但对日方把琉球遇害难民称为“我民”这一关系日本出兵名份的重要问题未加理论,因此柳原认为中国已经承认了日本征台为“义举”(注:《处蕃提要》,转白藤井志津枝《近代中日关系史源起—1871—1874年台湾事件》,金禾出版社1992年版,第156页。)。6月26日西乡首次吐露要求兵费,说:“此事容易办理,惟我国兴兵来此,费用已多,请代我想以后如何是了。”(注:《甲戌公牍钞存》,第78、79页,藤井《近代中日关系史源起—1871—1874年台湾事件》,金禾出版社1992年版,第159页。) 7月16日,日本政府派外务省出仕田边太一前往北京, 向柳原传达谈判要领:向清政府表示可以赔款为补偿从台湾撤兵,同时借机会否定清政府对琉球的宗主权,消除琉球对日清两国的领属关系(注:(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53页。)。8月间日本又派出大久保利通出任全权办理大臣来华,10月14日,大久保约见英法两国公使,赤裸裸地表示:“我方因此次事件造成的死伤很重,所耗经费也很大,此后如与中国继续谈判,只要对我政府有所满足,对人民有所交代,则虽依照中国政府要求,就是撤兵,亦无不可。”(注:(日)东亚同文会编《对华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2页。)10月18日,大久保在与中方会谈中阐述了日本的意图:“日本初意,本以生番为无主野蛮,要一意办到底,因中国指为属地,欲行自办,日本若照前办法,非和好之道,拟将本国兵撤回,由中国自行办理,惟日本国民心兵心难以压服,须得有名目,方可退兵……不致空手而回。”(注: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一卷第94页。)21日,日方终于提出了索要兵费的具体数额“洋银五百万元,至少亦须二百万两,不能再减。”(注: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一卷第95页。)清政府觉得向日本支付兵费事关体面,拒不答应。10月20日,总理衙门向大久保提交了四条有关日本从台湾撤兵的条约草案,大久保看到条约草案没有承认琉球为日本属国,又没有提兵费,于是便以离京回国相威胁,逼清政府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