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则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超级大国。中美两国间双边关系的平等互利、健康和稳定发展直接关系到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美两国间的交往关系,从1784年算起,迄今已有215年历史了。在20世纪前的近代时期, 经历了早期中美两国基本上平等和友好的交往时期,以及1844年《望厦条约》以来到19世纪末的不平等交往时期。尽管中美两国政府间的关系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中美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和相互尊重与理解,要求平等发展和扩大美中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却一直是美中关系中的主流。(注:1998年6 月29日克林顿对北京大学师生的讲话时:“在你们建设新中国的同时,美国希望同你们建立新关系。我们要看到一个成就非凡、安全开放的中国,和我们携手为一个和平繁荣的世界而努力。我们知道,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有人怀疑两国之间的紧密关系是否是好事。但是,世界在变化,我们面临着种种挑战,我们了解的这一切告诉我们,我们两国携手合作比分道扬镳要有利得多。”“我们铭记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国的牢固伙伴关系。”“美国人民对中国总是怀有非常浓厚的感情,每当我们遇到问题,这种感情会不时受到干扰。但是,如果你们回顾我国的历史,我国人民始终感到,我们应当同中国人民具有密切的关系。我认为,如果21世纪时对美国人民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与中国保持伙伴关系,而不是由于对在我们的国界意外发生的事情持不同意见,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试图遏制中国,那就要好得多。因此我不希望那样做,我希望建立伙伴关系。”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1998年7 月2日。)美中关系的曲折变化,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它也不能被人们忘却或者误导。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重温20世纪前中美关系令人难忘的历史瞬间,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和启迪。 早期六十年的平等交往关系 在历史上,有关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前,中国人是否曾经到达过包括现今美国版图在内的美洲一直是个谜(注:罗荣渠著:《中国人发现美洲之谜——中国与美洲历史联系论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罗荣渠:《论所谓中国人发现美洲》、《扶桑国猜想与美洲的发现》、《为什么不会有中国的哥伦布》,载《美洲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这个谜底的最终解开,无疑需要依赖中美两国和美洲国家研究工作者考古学、历史学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求实创新探溯,以及进一步的跨国界、跨学科的研究和考证。不过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即使中国人早在哥伦布前曾经到达过美洲,这种文化交往也是没有连续性的。(注:黄安年著:《美国的崛起》,第37—3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据我国美国史研究者的研究,中国人到达北美的实践要早于现今美国版图中的美利坚人来到中国的活动。中国人来到北美最早可以追溯到1571年,在加利福尼亚北部发现了有个别中国造船工人的活动;1599年广州人和南京人已经有了利玛窦绘制的加利福尼亚地图。1781年和1785年也有中国船工和船员先后在洛杉矶和北美大西洋沿岸的巴尔的摩活动,虽然这些人还不能算是美国的移民,也不是中美关系的正确开始。(注:邓蜀生著:《美国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第208,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陈依范著:《美国华人史》,第10—14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但是个别非连续性的民间联系已见端倪。 1776年7月4日,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中诞生了,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朝清朝乾隆41年。18年后的1784年2月22日至8月28日,一艘载重360吨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由纽约启航,渡过大西洋,绕过好望角,通过印度洋,驶抵澳门并到达广州黄埔港,成功开启了纽约——广州的航线。1784年12月28日该船又满载中国货物启程回国,并于1875年5月11日回到纽约港, (注:梁碧莹:《茶叶贸易与早期中美关系》,载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史论文集(1981—1983)》,三联书店,1983年版。汪熙、邹明德:《鸦片战争前的中美贸易》,载汪熙主编:《中美关系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参见[美]周西亚、昆西编:《山茂召少校日记》,波士顿,1947年英文版。并见[美]马士著:《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牛津大学1926年英文版。)从而架构了太平洋两岸一个最古老的大国和另一个最年轻的最具活力的美洲国家联系的桥梁,开始了早期中美两国的友好交往时期,这一时期大体上一直延续到19世纪40年代初。(注:蒋相泽、吴机鹏主编:《简明中美关系史》,第2—6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中美两国在这一时期的交往以通商贸易为主,基本上是平等和友好的双边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民间交往的性质。这时的美国正值一个年轻的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近代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并迅速成长为美洲地区的经济大国。这时发展平等互利的美中贸易无疑有利于美中两国经济的发展。从1784—1840年,仅美国驶向广州的商船每年平均就有22艘以上。美国输华主要商品以人参、毛皮、棉花和棉毛织品为大宗;而中国输美主要商品以茶叶、生丝、瓷器和土布为大宗。这种贸易关系基本上是平等互利、和平相处的。(注:宋子海:《试论早期中美关系》,载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版。罗荣渠:《关于中美关系史和美国史研究的一些问题》,载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史论文集》, 三联书店,1980年版。)由于美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需要加强对华的平等贸易关系,美国政府同时还及时利用了有利于美国对华贸易的大好时机,凭借优质的造船技术,并采取了促进对华贸易发展的保护对华贸易政策,从而迅速使美国在中国的对外贸易排行榜上高踞第二位。 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在他的1831年12月的年度咨文中,还专门谈到了对华贸易对于的美国的至关重要。(注:[美]詹姆斯·理查森编:《美国总统咨文和文件汇编(1789—1902)》,第2卷, 1903年英文版。[美]肯尼思·斯科特·赖德烈著:《早期中美关系史》,第78—79页,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该书被认为是“本世纪分析美国早期贸易的优秀著作。”载[美]欧内斯特·梅、小詹姆斯·汤姆逊编:《美中关系史论——兼论美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第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事实上早期的中美贸易在更大程度上是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著名学者泰勒·丹涅特称:“早期对华贸易提供了一个积累资金的手段”,“供迅速发展中的各州的迫切需要之用”。(注:[美]泰勒·丹涅特著:《美国人在东亚》,第16页,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该书被认为“是美国人所写的早期美国与东亚关系的杰作,称誉史坛近50年。”载[美]欧内斯特·梅、小詹姆斯·汤姆逊编:《美中关系史论——兼论美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第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早期中美贸易对于推动美国近代史影响深远的“西进运动”,和向太平洋沿岸的扩张成为横跨两大洋的泱泱大国,和美国日后与太平洋地区的联系和交往,起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研究早期中美关系史的中国学者认为,“早期中美贸易,是促成美国向太平洋岸拓殖的唯一因素。美国从偏居北美大西洋之一隅,于短短数十年间,便俨然成为横跨北美大陆,雄踞两大洋岸,更进而发展成为太平洋上的大帝国(1898年)。分析造成美国这种局面的原因,如果说它主要是受中美贸易之赐,亦非过分。”(注:李定一著:《中美早期外交史》,第23—3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克林顿总统自首次访问中国的国宴上致词时说,中美“两国之间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初期的商业关系的悠久历史。我们双方在美国宪法制定以前就有了贸易往来,甚至1773年我们的建国先驱为反抗英国征税而倒入波士顿港的茶叶都是从中国来的。在美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一直把中国看作是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朋友。”(注:《人民日报》1998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