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朝代,同时又是美术上绽放异彩的时期。在前后不足30年的时间里,绘画上有杨子华、曹仲达这样彪炳画史的画家。雕塑上留下了天龙山,响堂山石窟艺术。书法上则有后代书家奉为“擘窠大字之极则”的泰山金刚经。(注:泰山金刚经刻于山东泰山经石峪花岗岩溪床,字大径尺,无撰书人姓名。其书体笔法与相邻的尖山、铁山、岗山、峄山及组徕山等处摩崖刻经相同,清代金石学家阮元《山左金石志》识作北齐天保年间的刻经。近年又在上述地区发现书经者“僧安道一”的题名,学术界据之推测,金石峪刻经可能也是僧安道一书写上石的。近人杨守敬《学书迩言》称泰山金刚经“擘窠大字,此为极则”。)20世纪50年代以来,北齐的美术作品不断有新的发现,而每一次的发现,都不同程度的推进了对北齐艺术成就的认识。重要的如1955年曲阳修德寺2200余件窑藏佛像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对北齐雕塑艺术的极大关注。(注:参见罗福颐《河北曲阳县出土石像清理工作简报》,《考古通讯》1955年第3期; 杨伯达《曲阳修德寺出土纪年造像的艺术风格与特征》,《故宫博物院院刊》总第2期,1960年; 范登《曲阳修德寺遗址石造像出土三十年有感》,《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四期。)1983年山西太原娄叡墓壁画和1989年河北磁县湾漳大墓壁画的出土,带动了对北齐绘画成就与画家杨子华风格的研究。(注:山西太原娄叡墓和河北磁县湾漳墓较完整地保存了墓室壁画,《文物》月刊分别在1983年第10期和1996年第9期刊载了两墓的清理简报, 同时发表了一组考古学家和美术史家的讨论文章;《美术研究》1983年也发表了娄叡墓壁画的研究文章,可参阅。)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的问世,再一次引发了对北齐造像样式成因的讨论。(注: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佛像清理出土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关报告和研究详见青州博物馆王华庆等《佛教艺术的奇葩——龙兴寺遗址及窖藏佛教造像》,《中华文化画报》1997年第2期;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清理简报》,《文物》1998年第2期; 杨泓《关于南北朝时青州考古的思考》,《文物》1998年第2期; 金维诺《南梁与北齐造像的成就与影响》,《艺术史研究》第1期, 中山大学出版社;李清泉《对北朝时期山东地区佛教造像的初步认识》,《艺术史研究》第1期,中山大学出版社; 宿白《青州龙兴寺窖藏所出佛像的几个问题》,《文物》1999年第10期。另外1999年9~11 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盛世重光》青州龙兴寺雕塑特展,出版大型展览图录,举办学术讨论会;青州市博物馆编辑出版《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由于青州北齐造像在风格样式上的新变因素,带有中替北魏流风的作用和开启隋唐新风范的特征,因此,青州佛教造像在北齐美术研究中的份量似又超出以往。本文即是以此学术背景作为讨论的基点。 一 青州地区北朝时期的佛教铜、石造像,50年代以来陆续就有发现,大规模的出土主要集中在80年代前后,据已公布的资料,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例: 1、1976~1984年,博兴县城东北发现龙华寺遗址,清理出土铜、石造像200余件。 2、1979~1981年,青州市城东兴国寺旧址采集到残石造像40 余件。 3、1988~1990年,诸城县兴修体育中心,发现古代佛寺废址, 出土造像残体300余件。 4、1996年,青州市发现龙兴寺遗址, 在寺址中轴线北部大殿后清理出土窖藏佛教石造像400余尊。 据文物部门的粗略估计,包括广饶,高青,无棣,临朐等地的先后发现以及流失台湾和海外的作品,青州地区的佛像总数已近千件,(注:参见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赵正强《山东广饶佛教石造像》,《文物》1996年第2期;常叙政等《山东省高青县出土佛教造像》,《文物》1987 年第4期;惠民地区文物管理组《山东棣出土北齐造像》, 《文物》1987年第7期;《山东临朐发掘出土北朝时代石佛像》, 《人民日报》1984年11月30日。)北齐造像在其中占有相当的数量。 青州地区的北齐造像以当地生产的石灰石为主要材料,雕像表面磨光,彩绘装金。北魏以来形体清隽,褒衣博带似的造像程式几乎消失不见,一种圆面螺发,薄衣贴体,类似印度笈多式的佛像成为造像中的主流。这种造型整体、简洁明快的造像新风在佛和菩萨像上表现得十分典型。青州龙兴寺出有北齐时期的立佛和坐佛像多件,佛像以低平螺发肉髻,面短而圆,薄衣贴体,隐现躯干为主要特征。单体立佛在衣纹刻画上另有几种变化,一种是衣褶舒叠贴体下垂,略有高低层次的变化。一种为贴体刻单线和双线衣纹,它的变体是隐起石面的装饰化衣纹。第三种则是周身不雕饰衣纹,仅于袖口裙摆等处略作交待,然后彩绘袈裟田相方格的做法。这些佛像衣纹的不同处理手法,在总体上均给人质薄透体的视觉效果。同样的造像风格也见于四川出土的梁朝单体立佛造像上,是较多保留了印度笈多式雕刻艺术的造像。 青州坐佛见有跏趺坐像和倚坐像两类,佛像胸前刻出
字。跏趺坐像中半跏坐像较普遍,均雕刻成袈裟裹足、露掌或不露掌的形式,雕刻手法与立佛相同。这类跏趺坐姿的佛像在河北邯郸南北响堂山石窟,河南南阳宝山大留圣窟及小南海石窟也是常见的样式,山西太原天龙山第8窟隋代的坐佛也取同样的姿势。 宝山大留圣窟为著名高僧道凭法师创建于东魏北齐之际,天龙山第8窟为隋代所建, 可知这类跏趺裹足的半跏坐佛像出现于东魏而流行于齐隋之际的邺城,晋阳和青州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