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使党的基本理论“进入思想进入工作”

作 者:

作者简介:
姜福堂 成都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原文出处:
国防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进入”官兵思想、“进入”部队工作,是把这一理论学习引向深入的关键。对此,应注意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一、“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的基础在于深化学习、加大学习力度

      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一大飞跃。实现这个飞跃的基础就是学习。首先,“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要有一个奠定理论基础和积累知识的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一个完整严谨的科学体系,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只有深化学习、加大学习力度,经过由少到多的积累,由浅入深的理解,才能将这一科学理论真正融会贯通,消化吸收变为自己头脑中的东西,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和知识结构,产生新的思想观念、新的工作思路,从而进入决策、进入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有效性。其次,“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要有一个逐步领悟理论真谛,掌握运用立场、观点、方法的过程。要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真正“进入思想、进入工作”,仅仅满足于记住几句条文、几个观点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学会运用邓小平同志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体会那些基本观点是怎么来的。唯有如此,才能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和决策能力,掌握“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的“钥匙”,而与“穿鞋戴帽”、“对号入座”等简单化、庸俗化的学风划清界限。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认真研读原著的过程中,悉心体会邓小平同志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是如何着眼全局,审时度势,准确而果断地推动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的;在国际国内大的动荡和风波面前,是如何洞察底里,处变不惊,牢牢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航向的;在改革遇到阻力、迈不开步伐的时候,是如何倡导和重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身体力行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在各种社会现象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情况下,是如何娴熟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如此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把所学的东西变为自己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使“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盲目变为自觉、由偶尔变为经常,逐步提高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再次,“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要有一个理论、知识向素质和能力的转化过程。领导干部学习理论,最突出的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政治思想素质,一是领导工作能力。理论、知识转化为素质和能力,是水到渠成、潜移默化的。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新的思想理论学习掌握的多,懂得的知识多,而又善于创造性地运用于领导工作,驾驭全局的能力就越强,看问题就越深刻,决策就越科学,工作成绩就越大;反之,则必然会目光短浅,举措不佳,即使成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也往往成效甚微。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有了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才能更加全面和自觉,才会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我们应深刻理解并切实贯彻这一重要思想,进一步在学懂学通党的基本理论上下功夫。

      二、“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的关键环节是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们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遇到的最大思想障碍是传统观念和僵化思想。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分不开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进入思想、进入工作”首先要牢牢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关键环节,使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永恒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永无止境;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有新的更大的转变。解放思想的问题又一次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一是要从旧的、过时的或被歪曲的思想理论观点中解放出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新的思想和观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使这一理论“进入思想、进入工作”,必然要求我们从那些旧的、过时的、被歪曲的思想理论观点中解放出来,用邓小平同志阐述的新思想、新观点看问题,努力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现在,有的同志的思想仍然被旧的思想理论观点所禁锢,对许多重大改革措施看法有偏颇,认识有误区。如认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会导致两极分化,劳动力成为商品会否定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股份制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等等。要解开这些思想扣子,就必须清除旧思想、旧观念,切实“换脑筋”,接受新的科学理论,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树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以“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来判断是非得失。只有这些新的思想理论观点真正在头脑中扎下了根子,认识上的误区才会消除,拥护、支持和参与改革才会有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要从在旧体制下形成的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中解放出来。我们过去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习和实践的都是计划经济那一套,不仅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形成了产生这些思想观念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现在,有些同志对建立新的体制感到不适应,对打破旧的利益格局感到心理不平衡,说到底,是思维方式、思想方法问题。体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机制和程序。对过去那种机制和程序习以为常,就看不惯新的机制和程序。因此,嘴上说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干的还是计划经济;口头上讲勤劳致富,实际上想吃“大锅饭”;对市场经济的双重社会效应,往往看消极因素多,看积极因素少,似乎搞市场经济就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产生消极腐败现象。这说明,一些同志的思想之所以滞后于改革实践,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没有从过去长期在旧体制下所形成的思想观点、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中解放出来。因此,要使党的基本理论“进入思想、进入工作”,就必须把“换脑筋”的工作落实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