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河南日报

内容提要:

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强加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党中央总结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鲜经验作出的一个重要判断。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兴起于80年代初期,一开始就是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出现的。体现在,一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二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三是加强群众工作的新方式。在当前,认真贯彻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载体作用,要在抓好基层、树立典型、兴办文化、严格管理、多办实事等工作环节上狠下功夫。还要强化教育意识,增强创建活动的思想道德含量,精心设计载体,把深刻的教育内容寓于多种生动的活动形式之中,同时发挥好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0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党中央总结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鲜经验作出的一个重要判断。深刻领会这一判断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载体作用,对于落实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和中央一系列指示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兴起于80年代初期,是由文明礼貌月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发展而来的。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具体形式,创建活动一开始就是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出现的。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是,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我国不仅国民经济到了全面崩溃的边缘,而且人们的思想道德、社会风气也出现空前的滑坡,社会风气特别是青少年风气问题,成为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1981 年2月25日,正是针对这种状况,全总等九家群众团体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倡议,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同年2月28日,中宣部等四部委发出通知, 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参与,由此拉开了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序幕。经过20年的发展,创建活动已经形成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创建为主体,多种形式蓬勃发展的工作格局,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5月, 中共中央关于转发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通知指出:“中央多次强调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中央所说的思想政治工作,决不是提倡在‘左’的指导思想下曾经出现过的某些简单化的做法,而是要求各级党的组织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阵地,对各种错误的、有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和行为,理直气壮地、有说服力地进行批评,结合群众的切身经验和切身利益,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打击邪气,扶植正气,使我们的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也是开展文明礼貌月等活动的目标。”1984年1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转发《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座谈会纪要》的通知,进一步指出,“建设文明村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发展。抓好文明村的建设,就能使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活跃起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辨别和抵制资产阶级以及其他剥削阶级思想影响的能力,带动整个精神文明的建设,从而促进物质文明的建设。”1999年9月,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这种载体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群众性,这种群众性不仅表现在其本身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产物,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而且表现在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贴近群众,根植于群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正是由于这种与群众的天然联系,使得我们找到了一个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刻内容,转化为一种简洁明快的群众语言,具体化为与群众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思想行为准则,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鲜明生动。通过开展活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具体事抓起,启发群众的觉悟,使之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比如,创建活动初期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就体现了这种鲜明特色。根据广大群众意愿,在心灵美中,要求注重思想、品德和情操的培养,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做到“爱国、正直、诚实”,不做有辱国格、人格的事,不损人利己,不弄虚作假。在语言美中,要求使用和推广礼貌语言,做到“和气、文雅、谦虚”,不讲粗语、脏话,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在行为美中,要求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做到“勤劳、友爱、守纪”,不损害集体利益,不破坏公物,不危害社会秩序。在环境美中,要求搞好个人、家庭和工作场地、公共场所的卫生,做到“卫生、整洁、绿化”,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破坏树木、花草等等。与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相比,这种做法摒弃了过去那种高高在上、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等简单生硬的做法,体现了群众的主体意识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相信和依靠群众。正如1982年 5月中央通知所指出的,“应当看到,‘五讲四美’活动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是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它以通俗、明白的群众语言把共产党人改造社会、移风易俗的根本要求同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风气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是在当前具体条件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化的一种创造。它使我们找到了一个在实践中教育、培养、训练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好办法。”

      二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综合性,从一开始就把两个文明建设的任务融为一体,把思想教育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找到了把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并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克服了以往思想政治工作搞“单打一”、“两张皮”,搞空头政治甚至是政治冲击一切的不正常现象。1983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座谈会,就总结各地经验,把文明村镇创建的基本内容概括为:抓思想教育,治旧变新;抓文化科学、治愚变智;抓环境卫生、治脏变净;抓社会秩序、治乱变安;抓生产发展、治穷变富。其中特别强调:“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生产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推动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开展,不断解放农业生产力,继续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巩固并发展已经开创的农业新局面。”正如当时中央转发座谈会纪要所评价的,“文明村的活动把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指导思想上、组织领导上、工作安排上,比较好地解决了长期未能解决的‘两张皮’的问题,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农村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中去。”“实践证明,建设文明村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发展,是在基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两个文明一起抓的一种好形式,是在农村把‘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的一项好措施,也是建设文明、民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型村镇的一条新路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