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作 者:

作者简介:
韦吉锋,广西教育学院政治经济系

原文出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确立人才正确的政治方向、完善人才的人格、培养人才的精神生产力和培育人才新的思想观念几个方面,要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主要是要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0 年 11 期

字号: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项专门做人的工作,对塑造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里的教育,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概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确立人才成长的正确政治方向、培育人才新的思想观念、促进人才的智能开发等方面。

      1.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个体的政治社会化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属性。作为无产阶级有目的的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它特别强调培养和发展本阶级的后备力量,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上,这种规格要求是丰富的,其中政治方向居于主导地位。所谓政治方向,是指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品质等的综合表现,其中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起着支配作用,是思想和行为的精神支柱。

      人才的正确政治方向就是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它在我国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现阶段人才的政治方向主要表现为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和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同时,对人才的政治方向的要求又是有区别的,对于不同的人,政治方向的要求既有共同的基本点,又有具体的、有差别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在统一的政治方向下各种人才有具体的目标行为,在实现具体目标的工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人才的正确政治方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且习得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不断确立的。这些过程的统合,就是政治社会化。即通过政治社会化,才能培养成千上万有志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的社会角色和“政治人”。政治社会化,从个体学习过程来看,就是一个人通过社会各种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吸收政治信息,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信念的过程。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伴随着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终身过程。政治共同体总是要通过政治社会化实现政治文化的代际传递、社会传播,使同一社会前后相继的成员有大致相似的政治观、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方式。

      2.促进人才的人格完善

      如果说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人才的首要目的,那么,促进人才的人格完善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基本因素。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通俗地讲,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品格、品质、思想境界、情操格调、道德水平等等。人格不仅仅是心理学范畴,而且应该是政治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塑造个体健全的人格,使社会成员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境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格,高尚优秀的道德品质。在这种塑造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依据人的意识与活动相关联的规律,一方面通过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不断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确立相应的认知、态度、情感,产生相应的行为;另一方面,又通过组织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去形成和巩固受教育者的认知、态度、情感、行为等。坚持两者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知识传授教育相区别的重要特点。通过传导社会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使受教育者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心理因素、品德能力等。

      更具体地说,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措施促进受教育者的知行转化。这里所谓的知行转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先把外在的社会要求(价值准则、理论观点、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的个人意识,而后再由受教育者将个人意识、思想动机转化为外在行为和行为习惯。实现两个转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才的人格发展的具体表现。为了促进两个转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研究下列发展性课题:第一,社会要求与人格完善需要之间的协调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无疑要研究社会要求,并力图把社会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意志和信念。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研究人格完善的各种内在要求,因为人格完善是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要求与人格发展的需求并非完全一致。因此认真研究两者的矛盾性,有助于个体把社会要求内化为人格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不体现无数个体的人格发展需求的社会要求,是无法内化为个体意识的。第二,研究内化的具体条件。内化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个体不断积累教育的过程,而为了便于个体对教育信息捕捉和积累,教育信息的传导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如信息要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和迭加以期加深影响;教育信息要前后一致、协调,克服信息传导的矛盾现象;教育现象不要与受教育者所处的环境严重对立等等。第三,研究受教育者将内在意识外化成行为的条件,诸如,确立和提供良好的行为楷模,大力肯定良好的行为方式;提供相应的活动条件,进行富有意义的行为“操练”,帮助人们处理好建立意识与巩固良好行为之间的联系,使行为逐步变成行为操练,转而形成个性品质。人的知行转化是一个无限的联系过程,而每一个良性的知行转化则是人格发展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每一环节的知行转化,从而保证人才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日趋完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