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模式化思考

作 者:
刘梅 

作者简介:
刘梅(1967-),女,湖北天门人,华南师范大学讲师,政治学硕士。华南师范大学 思想教育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理想模式本来是教育者——社会主导价值观——受教育者的线性模式,但由于三个要素之间矛盾和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则表现为一个由各阶段的线性模式组成的三角形模式。通过模式化分析得到如下启示:社会主导思想价值观的确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起点;教育者施教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影响性及其自我教育的启发性;教育者、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等主体性因素可能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实质上是社会主导价值观和教育者、受教育者个人价值观的矛盾。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0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26(2000)04-0073-05

      模式的定义在《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中有两个著名的观点:其一,伊奇学者在1952年指出,模式是一种结构,而这种结构应符合于实际存在的某结构或过程的有关各点。它由符号与使用规则所组成,是一种经选择和抽绎的形式,为了要了解比较复杂的运动,模式是不可少的。其二,两位知名的比较政治学者比尔与哈德格雷夫在1973年提出,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其结构与现实的或预料的现实的结构相同,但模式本身并非一种解释,只是在表述理论方面有十分重要的、直接的辅助作用,因为它的特点在于能够体现出各种关系,由于从模式到理论这个跳跃通常都非常迅速,所以,往往有人把模式看成为理论。模式往往比任何其他观念更易被人们看成是一种理论。

      模式的定义至少向我们展现了模式的如下特点和功能。

      1.模式具有概括性和简明性的特点。它通过选择和抽绎的方法用简略的语言有效地描述丰富的内容。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结构框架,我们可以据此来思考问题,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明了化。

      2.模式具有现实性的特点。恰当的模式是与实际存在的现实的结构或过程是相一致的,它是对现实的再现。

      3.模式具有预见性、启发性、创造性的功能。模式将有关资料按一定规则排列出来,显示出尚未被人觉察到的关连性,有助于发现新的关系、事实或方法。如果一个新模式解释了人们以前尚未明白的问题,那么它就近似于提供预见。这种预见如果由于缺乏测量的方法而暂不能加以检验,也可以启发人们去探知新的未知的事实与方法。即使最初的模式未必会引出成功的预见,给予有益的启发,它也能指出我们知识上尚未暴露的重要缺陷,指出需要加以研究的领域。

      模式作为一种理论,已在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教育学等许多领域受到普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模式作为一种理论,亦是一种方法,运用模式化方法,有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从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模式及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具体而又复杂的。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阶级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内化社会要求的过程。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传导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使受教育者的个体思想观念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过程。为此,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我们可以抽绎出三个基本因素:教育者(设A表示);社会主导价值观念(设S表示);受教育者(设B表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理想模式可用线性表示为:教育者——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受教育者,即:A——S——B。然而,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自己的主体性和个人背景,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并不是A传导S给B这样简单的线性关系模式,而是表现为A、S、B这三者之间矛盾和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相当于下图所示的一个三角形模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这个三角形模式,我们首先将过程分解为四个阶段,分别对各阶段的因素关系进行模式化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的前阶段(前奏)

      思想政治教育的前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之前的一种预备状态和准备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预备状态中,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作为一个社会的必然性历史选择,它以自在的方式存在,并影响还没有分化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体社会成员。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假定社会主导价值观念S是一个定量。思想教育者是从社会主导价值观影响下的社会主体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社会角色或职业。正如马克思所言,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社会的统治者必然要进行思想意识形态的统治。思想教育者正是顺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他们专门进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传导工作。教育者的身份和角色决定了他们从分化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要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保持一致,要以高于受教育者的姿态而存在并与受教育者相对立。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前阶段,社会主导价值观念S、教育者A、受教育者B三者的预备关系状态可模式化表示为:

      S影响A、B(注:社会主导价值观内含于社会文化中作为统治者的必然选择,影响全体人民)。

      A与S一致(注:教育者正是因为追求、理解、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才获得教育者的身份)。

      B与S不一致(注:受教育者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不能认识、理解甚至抗拒社会主导价值观)。

      A与B对立(注:教育者要求受教育者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受教育者力图保持自己原有的思想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前阶段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准备过程:

      (1)教育者主动对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学习、接受、认同的过程。教育者并非是天生的社会主导价观念的认同者,教育者所以能成为教导者的角色,与他们主动学习、探求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有关。教育者要先接受教育,因而,他们也存在对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学习、接受、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可模式化表示为:

      A——S——SA(设定为S1)

      教育者之所以成为教育者的角色,就在于他们具有的思想境界、能力和责任,能自觉主动地接纳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S,并形成自身关于S的见解SA(设定为S1)。S1与S具有极大的一致性,但是,S1是A个性化了的社会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S具有差异,即S1≠S。并且知识水平不同的个体A,其相应的S1与S的差距大小也不相同。教育者A不是用S而是用他掌握的S1去教导受教育者的。

相关文章: